丰水超厚砂层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053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丰水超厚砂层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涉及建筑工程领域中使用的围护结构,具体的说,是公开了一种丰水超厚砂层深基坑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发达的一线城市的轨道交通和地下空间建设发展较快,部分发达的二线城市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应用正在逐步推进,尤其是在有大江或河流附近的发展中的城市,如长沙、武汉、南昌等地都属于冲积平原阶地,其地质的形成都属于丰水超厚砂层地质结构,其中砂层一般厚度在10—14米,最厚处达约18米。因此,针对这一的地质结构,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深基坑围护结构,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丰水超厚砂层深基坑围护结构。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丰水超厚砂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包括一排间隔设置的钻孔灌注桩,所述钻孔灌注桩外围设置一排水泥土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所述钻孔灌注桩与水泥土搅拌桩之间设有双液注浆层。所述各水泥土搅拌桩之间套叠在一起,即相邻的两根水泥土搅拌桩之间具有公共部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实用新型的围护结构,是由普通钻孔灌注桩和水泥土三轴搅拌桩有机组合的支护截水体系,兼备止水帷幕、围护等性能;2.将钻孔灌注桩和水泥土三轴搅拌桩有机结合起来使用,达到优势互补,克服了钻孔灌注桩在地下水位高的厚砂层不能单独使用的缺点;3.节能与环保效果良好,比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现场用钢量和混凝土量小,产生的环境污染少,并且施工过程中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得环保效益更为显著。由于施工现场水泥用量的减少,其所投入的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少、原材料少、能源消耗低,符合绿色施工的节能要求。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I。一种丰水超厚砂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包括一排间隔设置的钻孔灌注桩1,所述钻孔灌注桩I外围设置一排水泥土搅拌桩2作为止水帷幕,所述钻孔灌注桩I与水泥土搅拌桩2之间设有双液注浆层。所述各水泥土搅拌桩2之间套叠在一起,即相邻的两根水泥土搅拌桩2之间具有公共部分。水泥土 搅拌桩采用三轴搅拌机进行施工,材料采用P42. 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三轴搅拌桩采用跳槽重复套打的方式施工,保证墙体的连续性和接头的施工质量,水泥土搅拌桩的搭接以及施工设备的垂直度修正是依靠重复套钻来保证,从而达到止水的作用。通过先施工钻孔灌注桩,再施工水泥土搅拌桩,使钻孔灌注桩和水泥土搅拌桩结合成一个整体,钻孔灌注桩作为围护结构,水泥土搅拌桩搭接排列组成的桩墙形成了止水帷幕,起到了隔水和挡土作用。双液注浆是利用水玻璃和水泥浆溶液,通过注浆管均匀地注入地层,浆液赶走砂粒间或岩土裂隙中的水分和空气,并将土体胶结成一个整体,形成强度较大,防水性能好的胶结体,从而达到桩间止水的作用。每两个钻孔灌注桩I之间均设一个双液注浆管3,使得钻孔灌注桩I与水泥土搅拌桩2之间形成双液注浆层,将二者组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的围护结构,是由普通钻孔灌注桩和水泥土三轴搅拌桩有机组合的支护截水体系,兼备止水帷幕、围护等性能,将钻孔灌注桩和水泥土三轴搅拌桩有机结合起来使用,达到优势互补,克服了钻孔灌注桩在地下水位高的厚砂层不能单独使用的缺点。
权利要求1.一种丰水超厚砂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排间隔设置的钻孔灌注桩,所述钻孔灌注桩外围设置一排水泥土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所述钻孔灌注桩与水泥土搅拌桩之间设有双液注浆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丰水超厚砂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水泥土搅拌桩之间套叠在一起,即相邻的两根水泥土搅拌桩之间具有公共部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中使用的围护结构,具体的说,是公开了一种丰水超厚砂层深基坑围护结构。一种丰水超厚砂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包括一排间隔设置的钻孔灌注桩,所述钻孔灌注桩外围设置一排水泥土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所述钻孔灌注桩与水泥土搅拌桩之间设有双液注浆层。本实用新型的围护结构,是由普通钻孔灌注桩和水泥土三轴搅拌桩有机组合的支护截水体系,兼备止水帷幕、围护等性能;将钻孔灌注桩和水泥土三轴搅拌桩有机结合起来使用,达到优势互补,克服了钻孔灌注桩在地下水位高的厚砂层不能单独使用的缺点。
文档编号E02D17/04GK202787274SQ20122046176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2日
发明者王朝华, 周越, 贾世鹏, 王义军, 黄昌建, 张鲁 申请人: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江西中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