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井分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161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井分灰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井施工混凝土浇筑工装,尤其是一种立井分灰系统。它应用在立井施工浇筑混凝土环节中,通过立井分灰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施工质量,缩短环节时间。
背景技术
在立井掘进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注环节必定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如果此环节控制不好,不但影响与其它环节的衔接,延长正规循环的时间,更可能影响施工质量,为以下施工带来安全隐患。以前立井施工混凝土浇注只有一个流槽,因此,涉及一种立井分灰系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立井分灰系统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立井分灰系统能够通过与其连接的6个分灰溜槽同时向6个方向溜放灰料,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环节时间,同时分料均匀又可提升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井分灰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立井分灰系统,由底卸式吊桶、上接灰溜槽、分灰桶、分灰溜槽、导向料斗和下接溜灰槽组成,分灰桶设在上吊盘处且其中心线与立井的中心线重合,分灰溜槽为分布于分灰桶周围的多个,分灰溜槽与分灰桶的下部连通,分灰溜槽从上往下向井壁方向倾斜,每个分灰溜槽的下口处均设有一个导向料斗,每个导向料斗的下方均设有下接溜灰槽;灰料由底卸式吊桶运送至上接灰溜槽上方,下放灰料通过上接灰溜槽流向分灰桶,再通过分灰溜槽、导向料斗和下接溜灰槽至下方模板打灰处。优选地,所述的底卸式吊桶为两个,其中心线分别与主提中心线和副提中心线重
口 ο优选地,所述的分灰溜槽和下接溜灰槽全部采用多节溜槽,每节的两端设计有方便安装的挂钩。优点是在吊桶通过喇叭口时方便拆卸、折起,同时多节溜槽能小范围调整角度,避免与其它设备相互影响。优选地,接灰溜槽、分灰桶、分灰溜槽、导向料斗、溜灰槽的具体位置全部根据现场吊盘实际情况设计制作,以与其它设备互不影响为目的。优选地,分灰桶中设有方便中线通过的中空圆桶,在中空圆桶上设有活动锥形帽。打灰时将锥形帽覆盖于圆桶上,即可挡住中线桶又可起到均匀分料的作用。优选地,分灰溜槽、导向料斗和下溜灰槽均为6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与其连接的6个分灰溜槽同时向6个方向溜放灰料,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环节时间,同时分料均匀又可提
升施工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立井分灰系统,由底卸式吊桶1、上接灰溜槽2、分灰桶3、分灰溜槽4、导向料斗5和下接溜灰槽6组成,分灰桶3设在上吊盘处且其中心线与立井的中心线重合,分灰溜槽4为分布于分灰桶3周围的多个,分灰溜槽4与分灰桶3的下部连通,分灰溜槽4从上往下向井壁方向倾斜,每个分灰溜槽4的下口处均设有一个导向料斗5,每个导向料斗5的下方均设有下接溜灰槽6 ;灰料由底卸式吊桶I运送至上接灰溜槽2上方,下放灰料通过上接灰溜槽2流向分灰桶3,再通过分灰溜槽4、导向料斗5和下接溜灰槽6至下方模板打灰处。所述的底卸式吊桶I为两个,其中心线分别与主提中心线和副提中心线重合。所述的分灰溜槽4和下接溜灰槽6全部采用多节溜槽,每节的两端设计有方便安装的挂钩。接灰溜槽、分灰桶、分灰溜槽、导向料斗、溜灰槽的具体位置全部根据现场吊盘实际情况设计制作,以与其它设备互不影响为目的。分灰桶3中设有方便中线通过的中空圆桶7,在中空圆桶7上设有活动锥形帽8。分灰溜槽、导向料斗和下溜灰槽均为6个。
权利要求1.立井分灰系统,由底卸式吊桶(I)、上接灰溜槽(2)、分灰桶(3)、分灰溜槽(4)、导向料斗(5)和下接溜灰槽(6)组成,其特征在于,分灰桶(3)设在上吊盘处且其中心线与立井的中心线重合,分灰溜槽(4)为分布于分灰桶(3)周围的多个,分灰溜槽(4)与分灰桶(3) 的下部连通,分灰溜槽(4)从上往下向井壁方向倾斜,每个分灰溜槽(4)的下口处均设有一个导向料斗(5),每个导向料斗(5)的下方均设有下接溜灰槽(6);灰料由底卸式吊桶(I)运送至上接灰溜槽(2)上方,下放灰料通过上接灰溜槽(2)流向分灰桶(3),再通过分灰溜槽(4)、导向料斗(5 )和下接溜灰槽(6 )至下方模板打灰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井分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卸式吊桶(I)为两个, 其中心线分别与主提中心线和副提中心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井分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灰溜槽(4)和下接溜灰槽(6)全部采用多节溜槽,每节的两端设计有方便安装的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井分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分灰桶(3)中设有方便中线通过的中空圆桶(7),在中空圆桶(7)上设有活动锥形帽(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井分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分灰溜槽、导向料斗和下溜灰槽均为6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立井分灰系统,由底卸式吊桶、上接灰溜槽、分灰桶、分灰溜槽、导向料斗和下接溜灰槽组成,分灰桶设在上吊盘处且其中心线与立井的中心线重合,分灰溜槽为分布于分灰桶周围的多个,分灰溜槽与分灰桶的下部连通,分灰溜槽从上往下向井壁方向倾斜,每个分灰溜槽的下口处均设有一个导向料斗,每个导向料斗的下方均设有下接溜灰槽;灰料由底卸式吊桶运送至上接灰溜槽上方,下放灰料通过上接灰溜槽流向分灰桶,再通过分灰溜槽、导向料斗和下接溜灰槽至下方模板打灰处。
文档编号E21D5/12GK202882929SQ20122051206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8日
发明者乔志, 苏永, 瞿武, 许辉 申请人: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