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凿岩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279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凿岩台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凿岩台车,应用于井下窄小巷道的掘进和钻孔。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在矿山巷道、道路施工、引水渠道和地质勘探等作业的施工中多采用钻孔爆破施工方案。90年代前采用人工手持风枪配简易支架钻孔的施工方法。成本较低,但工人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恶劣,施工效率极低;当前大型凿岩台车具有钻孔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施工安全,高质高效等优点。当前大型凿岩台车不仅价格昂贵而只适用于大型工程的掘进和钻孔。然而国内地下矿藏形式多样,采矿方式多有不同,巷道及采掘面大小因矿而异,而较薄的矿层大都以小断面巷道掘进开采为主,目前的大型凿岩台车不适合小工作面、薄岩层工作,移动不便、能耗高,采掘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且使用效果好的凿岩台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凿岩台车,其包括车架、行走机构、钻臂系统、凿岩机、推进系统以及滑架,所述滑架的下滑道与补偿装置相连,所述滑架的上滑道上安装有推进系统,所述凿岩机固定于推进系统上,在所述凿岩机的前端固定有钻具;其关键技术在于所述推进系统包括前滑轮托架、后滑轮托架、凿岩机托架、张紧装置、推进油缸、油缸支架以及钢丝绳,所述张紧装置以及油缸支架固定于滑架上,所述前滑轮托架、后滑轮托架和凿岩机托架滑动安装于滑架的上滑道上,所述推进油缸的缸筒前后端分别与前、后滑轮托架固定,其活塞杆端部固定于油缸支架上,所述钢丝绳由两股钢丝绳构成,两股钢丝绳的一端分别与凿岩机托架固定,另一端绕过位于前、后滑轮托架上的滑轮后分别与张紧装置固定且张紧。所述钻臂系统包括钻臂回转装置,所述钻臂回转装置包括回转架、安装于回转架上的配套设置的蜗轮、蜗杆以及与蜗轮通过键连接的钻臂,所述蜗杆经马达驱动后可使所述钻臂正负180度旋转。所述所述凿岩机为气动凿岩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推进系统设计了液压油缸推进,配合钢丝绳可实现成倍数推进,从而使滑架长度大大减小,也就使整体台车的整体体积减小,增加了作业的灵活性。2、本钻臂回转系统可实现钻臂±180°回转,解决了打四面靠帮孔的作业难题。原来的凿岩台车钻臂没有这个功能,其只能上下、左右旋转,使用起来不太方便。3、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动凿岩机取代冲击器,使台车结构更加紧凑,耗风量大大降低,提高了钻孔效率,达到了节能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推进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不意图;图4是钻臂回转装置示意图;其中,1、滑架;2、钻具;3、补偿装置;4、钻臂回转装置,4-1、蜗轮,4-2、轴承,4-3、蜗杆,4-4、蜗轮,4-5、回转架;5、推进系统,5-1、 前滑轮托架,5-2、钢丝绳,5-3、张紧装置,5-4、推进油缸,5-5、凿岩机托架,5-6、后滑轮托架,5-7、油缸支架,5-8、滑轮;6、柴油机;7、钻臂摆动装置;8、车架;9、行走机构;10、凿岩机;11、钻臂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附图1-4,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凿岩台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其整体体积缩小,其包括车架8、行走机构9、钻臂系统11、凿岩机10、推进系统5、补偿装置3、钻臂摆动装置7以及滑架I等,所述滑架I的下滑道与补偿装置3相连,所述滑架I的上滑道上安装推进系统5,所述凿岩机10固定于推进系统5上,在所述凿岩机10的前端固定有钻具2 ;行走机构9固定于车架8两侧,车架8上安装有柴油机6、钻臂摆动装置7、驾驶室等;参见附图2和附图3,其改进点在于所述推进系统5包括前滑轮托架5-1、后滑轮托架5-6、凿岩机托架5-5、张紧装置5-3、推进油缸5-4、油缸支架5-7以及钢丝绳5_2,在所述前滑轮托架5-1和后滑轮托架5-6上均设有滑轮5-8,所述张紧装置5-3以及油缸支架5_7固定于滑架I上,所述前滑轮托架5-1、后滑轮托架5-6和凿岩机托架5-5可沿滑架I的上滑道移动,所述推进油缸5-4缸筒前、后端分别与前、后滑轮托架固定,其活塞杆的端部固定于油缸支架5-7上,所述钢丝绳5-2由两股绳构成,两股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凿岩机托架5-5固定,两者绕过位于前、后滑轮托架上的滑轮后分别与张紧装置5-3固定且张紧。当推进油缸5-4的缸筒移动时,与之相固定的前滑轮托架5-1、后滑轮托架5-6可在滑架I上一起移动,由于张紧装置5-3不动,所以凿岩机托架5-5以两倍速度与缸筒同向移动。进而使本推进系统配合钢丝绳5-2实现了倍数推进,使滑架I长度可大大减小,增加了作业的灵活性。参见附图4,所述钻臂系统11包括钻臂回转装置4,所述钻臂回转装置4包括回转架4-5、安装于回转架4-5上的配套设置的蜗轮4-4、蜗杆4-3以及与蜗轮4_4通过键连接的钻臂4-1,在所述蜗杆4-3 —端设有马达,马达驱动蜗杆4-4旋转,蜗轮4-4带动钻臂4_1可实现正负180度旋转。所述凿岩机10为气动凿岩机;本行走机构采用整体液压行走减速机,即大扭矩液压马达驱动的行走变速机构。柴油机6带动油泵,通过行走机构实现整机的行走,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一部分带动风马达实现钻臂4-1、滑架I的各种动作,另一部分进入凿岩机10实现钻具2的冲击与回转。通过摆动油缸、举臂油缸实现钻具2的摆动与升降,通过补偿油缸、俯仰油缸和摆角油缸实现滑架I的摆动俯仰与移动。本实用新型钻孔可实现钻孔直径为Φ 38 — Φ 55,钻孔深度9米的作业,其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可整体下井且回转扭枢大、爬坡能力强,操作方便,动作灵活可靠,适用于 巷道掘进钻孔。
权利要求1.一种凿岩台车,其包括车架(8)、行走机构(9)、钻臂系统(11)、凿岩机(10)、推进系统(5)以及滑架(I),所述滑架(I)的下滑道与补偿装置(3)相连,所述滑架(I)的上滑道上安装有推进系统(5),所述凿岩机(10)固定于推进系统(5)上,在所述凿岩机(10)的前端固定有钻具(2);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进系统(5)包括前滑轮托架(5-1)、后滑轮托架(5-6)、凿岩机托架(5-5)、张紧装置(5-3)、推进油缸(5-4)、油缸支架(5-7)以及钢丝绳(5-2),所述张紧装置(5-3)以及油缸支架(5-7)固定于滑架(I)上,所述前滑轮托架(5-1)、后滑轮托架(5-6)和凿岩机托架(5-5)滑动安装于滑架(I)的上滑道上,所述推进油缸(5-4)的缸筒前后端分别与前、后滑轮托架固定,其活塞杆端部固定于油缸支架(5-7)上,所述钢丝绳(5-2)由两股钢丝绳构成,两股钢丝绳的一端分别与凿岩机托架(5-5)固定,两股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位于前、后滑轮托架上的滑轮后分别与张紧装置(5-3)固定且张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凿岩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钻臂系统(11)包括钻臂回转装置(4),所述钻臂回转装置(4)包括回转架(4-5)、安装于回转架(4-5)上的配套设置的蜗轮(4-4)、蜗杆(4-3)以及与蜗轮(4-4)通过键连接的钻臂(4-1),所述蜗杆(4-3)经马达驱动后可使所述钻臂(4-1)正负180度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凿岩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凿岩机(10)为气动凿岩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凿岩台车,其包括钻臂系统、凿岩机、推进系统以及滑架,滑架的上滑道上安装有推进系统;推进系统包括前、后滑轮托架、凿岩机托架、张紧装置、推进油缸、油缸支架以及钢丝绳,张紧装置以及油缸支架固定于滑架上,前、后滑轮托架和凿岩机托架滑动安装于滑架的上滑道上,推进油缸的缸筒前后端分别与前、后滑轮托架固定,其活塞杆端部固定于油缸支架上,钢丝绳由两股绳构成,两股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凿岩机托架固定,两者绕过位于前、后滑轮托架上的滑轮后分别与张紧装置固定且张紧。本推进系统设计了液压油缸推进,配合钢丝绳可实现成倍数推进,使滑架长度大大减小,也就使整体台车的整体体积减小,增加了作业的灵活性。
文档编号E21B7/02GK202866652SQ20122056255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李生智, 栗永福 申请人:张家口维克特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