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655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定位接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接头【技术领域】,是一种定位接头,其包括筒体、循环套定位座和开口卡环;在筒体上部内有内凸台,在筒体的下部内壁上有环形的卡槽,在卡槽内安装有开口卡环,在开口卡环的顶部座有循环套定位座,在循环套定位座的中部有通孔,在通孔外侧的循环套定位座上有循环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开口卡环、循环套定位座和至少两个的径向螺纹孔能将循环套定位在筒体内并降低因定位螺孔被冲蚀造成的安全隐患。
【专利说明】定位接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接头【技术领域】,是一种定位接头。
【背景技术】
[0002]在石油钻井定向井施工中,定向作业前先将循环套固定在定位接头中,由于仪器引鞋与循环套之间有高速钻井液流过,易造成循环套冲蚀,因此,循环套需要经常更换,以往使用的定位接头本体上有一个定位螺孔,通过定位螺丝固定循环套,但是受高压钻井液的影响,定位螺孔易冲蚀,一旦螺孔刺穿会造成钻井液短路,引起井下钻具事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接头,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循环套定位难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定位接头,包括筒体、循环套定位座和开口卡环;在筒体上部内有内凸台,在筒体的下部内壁上有环形的卡槽,在卡槽内安装有开口卡环,在开口卡环的顶部座有循环套定位座,在循环套定位座的中部有通孔,在通孔外侧的循环套定位座上有循环孔。
[0005]上述内凸台下方的筒体的上部有至少两个的径向螺纹孔。
[0006]上述内凸台下方的筒体的上部有四个对称分布的径向螺纹孔。
[0007]上述与循环套定位座对应的筒体内有凹台,循环套定位座的外侧位于凹台内。
[0008]上述筒体的上端有内螺纹或外螺纹,筒体的下端有内螺纹或外螺纹。
[0009]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开口卡环、循环套定位座和至少两个的径向螺纹孔能将循环套定位在筒体内并降低因定位螺孔被冲蚀造成的安全隐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的编码分别为为筒体,2为循环套定位座,3为开口卡环,4为内凸台,5为通孔,6为循环孔,7为径向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本定位接头包括筒体1、循环套定位座2和开口卡环3 ;在筒体I上部内有内凸台4,在筒体I的下部内壁上有环形的卡槽,在卡槽内安装有开口卡环3,在开口卡环3的顶部座有循环套定位座2,在循环套定位座2的中部有通孔5,在通孔5外侧的循环套定位座I上有循环孔6。这样,通过开口卡环3、循环套定位座2能将循环套定位在筒体I内。
[0013]如图1所示,内凸台4下方的筒体I的上部有至少两个的径向螺纹孔7。这样,通过至少两个径向螺纹孔7能增加循环套的定位,防止其转动。[0014]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内凸台4下方的筒体I的上部有四个对称分布的径向螺纹孔7。
[0015]如图1所示,与循环套定位座2对应的筒体I内有凹台,循环套定位座2的外侧位于凹台内。这样能增加循环套定位座2的稳定性。
[0016]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与其他工具的安装和拆卸,筒体I的上端有内螺纹或外螺纹,筒体I的下端有内螺纹或外螺纹。
【权利要求】
1.一种定位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I)、循环套定位座(2)和开口卡环(3);在筒体(I)上部内有内凸台(4),在筒体(I)的下部内壁上有环形的卡槽,在卡槽内安装有开口卡环(3),在开口卡环(3)的顶部座有循环套定位座(2),在循环套定位座(2)的中部有通孔(5),在通孔(5)外侧的循环套定位座上(2)有循环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接头,其特征在于内凸台(4)下方的筒体(I)的上部有至少两个的径向螺纹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接头,其特征在于内凸台(4)下方的筒体(I)的上部有四个对称分布的径向螺纹孔(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定位接头,其特征在于与循环套定位座(2)对应的筒体(I)内有凹台,循环套定位座(2)的外侧位于凹台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定位接头,其特征在于筒体(I)的上端有内螺纹或外螺纹,筒体(I)的下端有内螺纹或外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接头,其特征在于筒体(I)的上端有内螺纹或外螺纹,筒体(I)的下端有内螺纹或外螺纹。
【文档编号】E21B17/02GK203476227SQ201320490282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8日
【发明者】俞俊越 申请人:俞俊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