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支护用防护网以及支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6547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巷道支护用防护网以及支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巷道支护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巷道支护用防护网以及一种支护系统。其中,该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包括:横筋,所述横筋为金属横筋,所述横筋包括有多个,全部的所述横筋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纵筋,所述纵筋为金属纵筋,所述纵筋包括有多个,全部的所述纵筋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纵筋与所述横筋相连接并形成有网状结构的防护网主体,所述防护网主体沿所述纵筋的延伸方向采用弯折结构设计。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巷道支护用防护网由横筋以及纵筋构成,横筋以及纵筋采用金属制成并形成有网状结构,其具有较高的弹性以及结构强度。
【专利说明】巷道支护用防护网以及支护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巷道支护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巷道支护用防护网以及一种支护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无煤柱开采是国内外大力研究和极力推广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其优点是可以提高煤炭回收率,减少巷道掘进率,降低吨煤成本,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缓解采掘接替紧张矛盾,防止因留设煤柱引起的井下灾害等。
[0003]目前无煤柱技术在薄煤层中已研究成功,而对于大倾角中厚煤层柔性护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尚未取得成功。一直以来开采大倾角中厚煤层均采用下端头留设煤柱进行开采,造成煤炭资源损失严重。
[0004]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具有防止矸石窜落的装置,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巷道支护用防护网以及一种支护系统,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包括:横筋,横筋为金属横筋,横筋包括有多个,全部的横筋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纵筋,纵筋为金属纵筋,纵筋包括有多个,全部的纵筋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纵筋与横筋相连接并形成有网状结构的防护网主体,防护网主体沿纵筋的延伸方向采用弯折结构设计。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护系统,用于巷道的支护,包括有用于安装在巷道内的安装托盘,还包括有如上所述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
[0008]所述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包括有横筋,所述横筋与所述安装托盘连接。
[0009]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巷道支护用防护网由横筋以及纵筋构成,横筋以及纵筋采用金属制成并形成有网状结构,其具有较高的弹性以及结构强度。并且,由横筋以及纵筋构成的防护网主体还采用了:沿纵筋的延伸方向采用弯折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在矸石窜落时,对矸石的缓冲能力。通过上述结构设计,通过采用金属制的横筋以及纵筋构成网状结构的防护网主体。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护网主体采用弯折设计,形成L型结构,能够有效防止矸石窜落至巷道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巷道支护用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巷道支护用防护网之间相互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支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6]请参考图1至图5,其中,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巷道支护用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巷道支护用防护网之间相互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支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巷道支护用防护网,用于巷道的支护,尤其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用于防止矸石的窜落。
[0018]在本实施例中,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包括:横筋1,横筋I为金属横筋,横筋I包括有多个,全部的横筋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纵筋2,纵筋2为金属纵筋,纵筋2包括有多个,全部的纵筋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纵筋2与横筋I相连接并形成有网状结构的防护网主体a,防护网主体a沿纵筋2的延伸方向采用弯折结构设计。
[0019]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巷道支护用防护网(为了便于描述,下面简称为防护网)由横筋I以及纵筋2构成,横筋I以及纵筋2采用金属制成并形成有网状结构,其具有较高的弹性以及结构强度。并且,由横筋I以及纵筋2构成的防护网主体a还采用了:沿纵筋2的延伸方向采用弯折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在矸石窜落时,对矸石的缓冲能力。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通过上述结构设计,通过采用金属制的横筋I以及纵筋2构成网状结构的防护网主体a。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护网主体a采用弯折设计,形成L型结构,能够防止矸石窜落至巷道内,并且还能够对矸石窜落时产生的较大的冲击力提供缓冲,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防窜落效果。
[0021]在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网主体a呈L型结构设计,防护网主体a通过采用IOmm直径的钢筋焊接编制而成,如此结构设计:第一、可结合现场工作面采高调整“L”型钢筋网的长度;第二、可以根据工作面采空区垮落的矸石块度来控制焊接网孔的密度。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其宽度可以结合采面压力的不同,所带来工作面锚杆、锚索加强支护间排距的不同,来调整“L”型钢筋网的宽度,具有现场分解组装方便,操作简单,实现了快捷、安全、可靠的特点。
[0023]在大倾角中厚煤层柔性护巷无煤柱开采技术中,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并配合工作面下端头及平巷顶板的加强支护,从而取代了工作面下端头留设大煤柱这一显著特点。
[0024]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025]1、防护网主体a采用直径为IOmm的钢筋焊接编制而成,其强度远大于采空区垮落的矸石冲至钢筋网处的冲力,通过“L”型钢筋网将采空区垮落的矸石全部控制在钢筋网以上,实现无煤柱开采,同时保证了柔性护巷。若按留设煤柱开采,每一个工作面(按走向500米,采高1.7米计算)可多回收煤炭8000余吨,按照煤炭市价可以创效240余万元。
[0026]2、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在安装时,将每张钢筋网纵向连接,具有组装方便、快捷的特点,且职工安装强度较低。[0027]3、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十分明显,取缔了工作面下端头煤柱留设,提高了煤炭回收率,保证了柔性护巷效果,取得了较好的安全、经济、社会效益的效果。
[0028]在煤矿开采中,为了防止采空区的矸石窜入巷道内,采取的技术措施是采用直径IOmm的钢筋编制而成的“L”型柔性钢筋网沿工作面走向布置在下端,用于阻挡采空区的矸石,“L”型钢筋网的另一好处是,因编制而成的钢筋网具有柔性的特点,能很好的缓解采空区垮落的矸石的冲击力。
[0029]采用“L”型钢筋网和必要的加强支护替代了大倾角中厚煤层开采时留设煤柱起到支撑顶板和阻挡采空区矸石冲入巷道的技术难题。同时在无煤柱开采时采用“L”型钢筋网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提高采面煤炭资源回收率,减少资源损失;另一方面“L”型钢筋网具有现场组装方便,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可靠的特点。
[0030]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纵筋2为波浪形结构设计。采用波浪形结构设计,能够提高纵筋2的变形能力,如此能够使得防护网吸收较多的冲击力,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抗冲击能力。
[0031]在本实施例中,横筋I包括有设置于防护网主体a端部的主横筋和设置于主横筋之间的辅助横筋;纵筋2的端部设置有环状的连接环21,主横筋套入至连接环21中,并通过焊接与连接环21连接。连接环21直接成型于纵筋2上,从而提高纵筋2的结构强度。主横筋套入至连接环21中,并通过焊接工艺焊接于连接环21中,能够提高主横筋与纵筋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防护网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提高其使用时的可靠性。
[0032]主横筋的端部为用于防护网主体a之间连接的弯折结构。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在安装于巷道内时,防护网包括有多片,多片之间相互连接。其安装要求为:尽量避免相互连接的防护网之间出现缝隙。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设计,防护网之间通过主横筋端部的弯折结构相连接,其连接面积较大,不仅便于防护网之间的连接,其连接强度也较高。
[003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横筋与纵筋2之间相互抵接,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00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横筋I为直径IOmm至12mm的钢筋横筋I。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横筋I采用IOmm钢筋制成。
[003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纵筋2为直径IOmm至12mm的钢筋纵筋。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纵筋2采用IOmm钢筋制成。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支护系统,用于巷道的支护,包括有用于安装在巷道内的安装托盘3。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护系统还包括有如上述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包括有横筋1,横筋I与安装托盘3连接。
[00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支护系统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通过该巷道支护用防护网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使得防支护系统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还能够使得防支护系统具有较高的使用可靠性。
[0037]具体地,横筋I的端部设置有安装环11,安装环11通过螺栓设置于安装托盘3上。
[003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横筋I还可以通过焊接与安装托盘3相连接。
[003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 包括:横筋,所述横筋为金属横筋,所述横筋包括有多个,全部的所述横筋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纵筋,所述纵筋为金属纵筋,所述纵筋包括有多个,全部的所述纵筋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 所述纵筋与所述横筋相连接并形成有网状结构的防护网主体,所述防护网主体沿所述纵筋的延伸方向采用弯折结构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筋为波浪形结构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包括有设置于所述防护网主体端部的主横筋和设置于所述主横筋之间的辅助横筋;所述纵筋的端部设置有环状的连接环,所述主横筋套入至所述连接环中,并通过焊接与所述连接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筋的端部为用于所述防护网主体之间连接的弯折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横筋与所述纵筋之间相互抵接,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为直径IOmm至12mm的钢筋横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筋为直径IOmm至12mm的钢筋纵筋。
8.一种支护系统,用于巷道的支护,包括有用于安装在巷道内的安装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 所述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包括有横筋,所述横筋与所述安装托盘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的端部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通过螺栓设置于所述安装托盘上。
【文档编号】E21D19/02GK203394552SQ201320490209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2日
【发明者】覃旭东, 唐建新, 刘万春, 曹建辉, 任贞平, 赵小彦, 王福民, 邹勇, 孙超 申请人:四川广旺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家河煤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