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压斗轮挖掘、破碎、转载联合采煤机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全液压斗轮挖掘、破碎、转载联合采煤机组,包括斗轮挖掘机构(2)、受料输送机(3)、L梁(4)、排料输送机(9)、驱动总成(12)、中心回转机构(13)和行走机构(14),其特征在于在L梁(4)上和受料输送机(3)尾部与排料输送机(9)机头衔接部之间装有破碎筛选机(5);在排料输送机(9)尾部装有转载装置(10)。该发明具有造价低,驱动力大,适应范围广泛,可在环境差的湿地或水中作业;特别适合于露天煤矿采煤使用,生产效率高。
【专利说明】全液压斗轮挖掘、破碎、转载联合采煤机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重型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全液压斗轮挖掘、破碎、转载联合采煤机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世界各国生产和应用的挖掘机械都是通过电动机驱动,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这种形式是一种常规的传统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它将受到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如果没电源,或者相距电源很远的荒郊野外,恶劣的工况条件,就无法得到先进机械效益的发挥,只能采用原始的作业方式,诸如使用单斗挖掘机,挖掘出物料再用汽车、火车等方式运输,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耗能高,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
[0003]在露天煤矿生产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工艺方法也有了很大提高,改变了以往开边坡采用电机车的运输方式,工程量和维护量很大。由于重载汽车的出现,现在的露天矿,已不在选择电机车的运输方式,改用汽车开到工作面,由电铲挖煤直接装车运往地面。虽然进步很大,但是仍然存着不足,比如对煤层要打眼放炮,先把煤崩散,在进行挖掘;由于挖掘机装载距离很短,汽车必须开到工作面,需要不断的修路,生产环节同样多而复杂,供电也要跟进,工序照样多,人工多,煤的成本很高。
[0004]我们申请的一种“斗轮挖掘机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1110033782.7和“斗轮挖掘机液压系统”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1120229523.5,解决了上述的技术不足,但是还不能适应不同条件的需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对煤质硬的煤层在采掘时,煤的块度太大,不利于转载机的输送,必须增加破碎加工环节,产品不能一步到位;另外在向汽车装载环节中,汽车站位只能在一个固定地方,一台车装,这样严重的影响整机生产效率的发挥。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充分发挥挖掘机快速高效优势,减少专门破碎生产环节,可连续快速装载的全液压斗轮挖掘、破碎、转载联合采煤机组。
[0006]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液压斗轮挖掘、破碎、转载联合采煤机组,包括斗轮挖掘机构、受料输送机、L梁、排料输送机、驱动总成、中心回转机构和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在L梁上和受料输送机尾部与排料输送机机头衔接部之间装有破碎筛选机;在排料输送机尾部装有转载装置。
[0007]所述破碎筛选机的漏斗装在L梁的中间漏斗下端装有漏斗底,漏头底的上部装筛子,筛子与漏斗之间装连接胶皮;筛子的筛箅子固定在轴上,轴活动地装在轴套中,轴套用螺栓、M16螺母和弹簧垫固定在底座一上,筛箅子下部用横梁连接;横梁上装有两个耳座;耳座上用销轴一、平垫圈和开口销连接有拉杆;拉杆穿过漏斗和耐磨衬板,耐磨衬板上固定有底座二,底座二上装有绞轴,拉杆穿过绞轴后用螺母连接在一起;漏斗与底座二之间装有加强板;破碎筛选机,装在L梁的中间,其内部下方装有破碎装置。
[0008]所述破碎装置的破碎轴右端装有马达,左端用带孔螺栓,弹簧垫圈和端盖固定一个飞轮;马达用连接套与破碎轴外部连接,中心处用内六角螺栓、内螺纹圆柱销固定的花键套与破碎轴连接;破碎轴的两侧装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装有止动垫圈和圆螺母;在破碎轴的中部装有隔环、套一、套二、套三、套五、套六和套四,套四与轴承座之间装有隔环,在各个套上用销轴二装有锤头和垫圈,销轴二的另一端设有开口。
[0009]所述装载装置的锥形的漏斗体装在排料输送机的尾部卸载辊筒下方,漏斗体下面两侧装有油槽,油槽之间内装有连接板,在连接板的下面装有转轴支座,连接板上用螺栓、M20螺母一和M20X40螺钉固定有橡胶板一;在连接板的端头用螺钉和M20螺母二固定有弧形橡胶板二 ;连接板的下面装有隔环和橡胶防尘密封圈;在隔环下面装有圆锥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外面固定有回转支架,圆锥滚子轴承的下面固定一个小齿轮,小齿轮下面螺纹连接一个圆螺母;小齿轮与半齿摆杆相啮合,半齿摆杆上端与油缸铰连接,油缸下端与油缸支座连接;油缸支座用螺栓固定在油缸头上,油缸头上装有轴二,轴二装在轴套内,轴套装在半齿轮摆杆上,半齿轮摆杆上装有套,套内装有轴一,轴一上端与M36螺母螺纹连接,下端装有垫;轴二上端螺纹连接一个薄螺母。
[0010]该发明具有已有的斗轮挖掘机采用全液压作为驱动动力的优越性,造价低,驱动力大,适应范围广泛,可在环境差的湿地或水中作业;特别适合于露天煤矿采煤使用,不用放炮,生产环节简单,一次即可产出成品煤,生产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0012]图1是全液压斗轮挖掘、破碎、转载联合采煤机组的主视图;
[0013]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4]图3是图1中的破碎筛选机的主视图;
[0015]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16]图5是图3的后视图;
[0017]图6是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18]图7是图3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19]图8是图4的C处局部放大图;
[0020]图9是图1中的破碎筛选机的部件主视图;
[0021]图10是图9的A-A剖视图;
[0022]图11是图9的筛箅子的部件图;
[0023]图12是图11的A向视图;
[0024]图13是图3中的破碎筛选机的破碎部件图;
[0025]图14是图1中的装载装置的主视图;
[0026]图15是图14中的D处局部放大图;
[0027]图16是图15的B-B剖视图。
[0028]图中:1_铲斗;2_斗轮挖掘机构;3_受料输送机;4_L梁;5_破碎筛选机;5_1_破碎装置;5-2_侧法兰座;5-3-中间破碎梁;5-4_漏斗;5-5_连接管;5_6_漏斗底;5_7_筛子;5-8_连接胶皮;5-9_连接板一 ;5-10_挡帘;5-11_连接板二 ;5_12_螺栓;5_13_弹簧垫;5-14_螺母;5-15_螺栓;5-16_弹簧垫圈一 ;5_17_螺母;5_18_六角头螺栓;5_19_弹簧垫圈;5-20-M24六角螺母;5-21_盖板;5_22_螺杆;5_23_飞轮罩;5~24~轴;5_25轴套;5-26-筛箅子;5-27-耐磨衬板;5-28-耳座;5_29_拉杆;5-30_销轴一 ;5_31_平垫圈;5-32_开口销;5-33_横梁;5-34_底座一 ;5_35_螺栓;5_36_弹簧垫;5_37_螺母;5-38-铰轴;5-39_底座二 ;5-40_加强板;5_41_螺母;5_42_飞轮罩座;5_43_上破碎梁;5-1-1 -马达;5-1-2_花键套;5-1-3_连接套;5_1_4-轴承座;5_1_5-隔环;5_1_6-套一 ;5-1-7-套二 ;5-1-8-套三;5-1-9-飞轮;5-1-10_ 端盖;5-1_11-弹簧垫圈;5-1_12-带孔螺栓;5-1-13-开槽螺母;5-1-14-开口 ;5-1-15_垫圈「1-16-垫片;5-1_17-销轴二;5-1-18-锤头;5-1-19_破碎轴;5-1-20_内螺纹圆柱销;5_1_21-内六角螺栓;5_1_22-隔套;5-1-23_止动垫圈;5-1-24_圆螺母;5-1_25-套四;5-1_26-套五;5-1_27-套六;5-1-28-键;6-液压缸一 ;7-撑杆;8_拉紧杆;9_排料输送机;10_转载装置;10_1_漏斗体;10-2_油槽;10-3_连接板;10-4_转轴支座;10-5_螺栓;10_6_螺母一 ;10_7_橡胶板
一;10-8-M20X40 螺钉;10-9-橡胶板二 ;10-10_ 螺钉;10-11-M20 螺母二 ;10-12_ 油缸;10-13-半齿摆杆;10-14-油缸支座;10-15_橡胶防尘密封圈;10-16_隔环;10-17_圆锥滚子轴承;10-18-回转支架;10-19-圆螺母;10-20-小齿轮;10-21-圆螺母;10-22_M36螺母;10-23-轴 一 ;10-24-垫;10-25-套;10-26-薄螺母;10-27-轴套;10-28-轴 二 ;10-29-油缸头;10-30-螺检;10-31-螺检;10-32-端盖;11-排料臂;12-驱动总成;13_中心回转机构;14-行走机构;15-驾驶室;16-液压缸二 ; 17-受料臂;18_马达;19-圆弧挡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参照附图,一种全液压斗轮挖掘、破碎、转载联合采煤机组,包括斗轮挖掘机构2、受料输送机3、L梁4、排料输送机9、驱动总成12、中心回转机构13和行走机构14,其特征在于在L梁4上和受料输送机3尾部与排料输送机9机头衔接部之间装有破碎筛选机5 ;在排料输送机9尾部装有转载装置10。
[0030]所述破碎筛选机5的漏斗5-4装在L梁4的中间(见附图3 )漏斗5_4下端装有漏斗底5-6,漏头底5-6的上部装筛子5-7,筛子5-7与漏斗5_4之间装有连接胶皮5_8 ;筛子5-7的筛箅子5-26固定在轴5-24上,轴5_24活动地装在轴套5_25中,轴套5_25用螺栓5-35、M16螺母5-37和弹簧垫5_36固定在底座一 5_34上,筛箅子5_26下部用横梁5_33连接;横梁5-33上装有两个耳座5-28 ;耳座5-28上用销轴一 5_30、平垫圈5_31和开口销5-32连接有拉杆5-29 ;拉杆5-29穿过漏斗5_4和耐磨衬板5_27,耐磨衬板5_27上固定有底座二 5-39,底座二 5-39上装有绞轴5-38,拉杆5_29穿过绞轴5_38后用螺母5_4连接在一起;漏斗5-4与底座二 5-39之间装有加强板5-40 ;破碎筛选机5装在L梁4的中间,其内部下方装有破碎装置5-1。
[0031]所述破碎装置5-1 (见附图12)的破碎轴5-1-19右端装有马达5_1_1,左端用带孔螺栓5-1-12、弹簧垫圈5-1-11和端盖5-1-10固定一个飞轮5_1_9 ;马达5_1_1用连接套5-1-3与破碎轴5-1-19外部连接,中心处用内六角螺栓5-1-21、内螺纹圆柱销5_1_20固定的花键套5-1-2与破碎轴5-1-19连接;破碎轴5-1-19的两侧装有轴承座5_1_4,轴承座5-1-4上装有止动垫圈5-1-23和圆螺母5-1-24 ;在破碎轴5_1_19的中部装有隔环5_1_5、套一 5-1-6、套二 5-1-7、套三 5-1-8、套五 5-1-26、套六 5-1-27 和套四 5-1-25,套四 5-1-25与轴承座5-1-4之间装有隔环5-1-5,在各个套上用销轴二 5-1-17装有锤头5_1_18和垫圈5-1-15,销轴二 5-1-17的另一端设有开口 5-1-14。
[0032]所述装载装置10(见附图13、14、15)的锥形的漏斗体10_1装在排料输送机9的尾部卸载辊筒下方,漏斗体10-1下面两侧装有油槽10-2,油槽10-2之间内装有连接板10-3,在连接板10-3的下面装有转轴支座10-4,连接板10-3上用螺栓10-5、M20螺母一 10_6和M20X40螺钉10-8固定有橡胶板一 10-7 ;在连接板10_3的端头用螺钉10-10和M20螺母
二10-11固定有弧形橡胶板二 10-9 ;连接板10-3的下面装有隔环10-16和橡胶防尘密封圈10-15 ;在隔环10-16下面装有圆锥滚子轴承10-17,圆锥滚子轴承10-17外面固定有回转支架10-18,圆锥滚子轴承10-17的下面固定一个小齿轮10-20,小齿轮10-20下面螺纹连接一个圆螺母10-21 ;小齿轮10-20与半齿摆杆10-13相啮合,半齿摆杆10-13上端与油缸10-12铰连接,油缸10-12下端与油缸支座10-14连接;油缸支座10-14用螺栓10-30固定在油缸头10-29上,油缸头10-29上装有轴二 10-28,轴二 10-28装在轴套10-27内,轴套10-27装在半齿轮摆杆10-13上,半齿轮摆杆10-13上装有套10-25,套10-25内装有轴一 10-23,轴一 10-23上端与M36螺母10-22螺纹连接,下端装有垫10-24 ;轴二 10-28上端螺纹连接一个薄螺母10-26。L梁4装在中心回转机构13上,中心回转机构13装在行走机构14上,L梁4的下面前端装有驾驶室15,液压缸二 16 —端连接L梁4上,另一端与斗轮挖掘机构2连接,斗轮挖掘机构2圆周装有12个铲斗1,铲斗I用马达18带动;斗轮挖掘机构2上装有圆弧挡料板19,L梁4下部右端装有驱动总成12 ;斗轮挖掘机构2与L梁4之间装有受料输送机3,受料输送机3下面装有受料臂17 ;L梁4上端与液压缸一 6左端连接,液压缸一 6右端与撑杆7上端连接,撑杆7上端还于拉紧杆8左端连接,拉紧杆8右端固定在排料输送机9上,排料输送机9装在排料臂11上面,排料臂11装在L梁4与转载装置10之间。破碎筛选机5 (见附图3-8)—侧装有连接管5-5、盖板5-21和螺杆5_22 ;在L梁4下部之间装有中间破碎梁5-3,中间破碎梁5-3的左侧装有飞轮罩5-23,两端装有侧法兰座5-2 ;在侧法兰座5-2与飞轮罩5-23之间用六角头螺栓5_18、弹簧垫圈二 5_19和M24六角螺母5-20固定连接飞轮罩座5-42 ;在破碎筛选机5左上部装有连接板一 5-9和挡帘5-10 ;用螺栓5-15、螺母5-17和弹簧垫圈一 5_16将漏斗5_4与L梁4固定在一起;在破碎筛选机5的上部(见附图6)用三个螺栓5-12、弹簧垫5-13和螺母5_14将连接板二 5_11与上破碎梁5-43连接在一起。L梁4是挖掘机的主要承重部件之一,它的主体正面成“L”型,上部为“门”字形,L梁4的下部的中心回转机构13内装有液压马达及减速器,尾部是驱动总成12及其配重块。驱动总成12是本设备的核心部件。它分为液压动力部分和电气控制部分。全液压斗轮挖掘机由泵、马达、油缸、电液比例阀组成的全液压执行系统,和二级网络组成的控制系统。本机设有先进的彩色显示屏,通过网络可与PLC(可编程序控制器)进行人机对话,实现各种功能设定,并通过设备所带的各种先进检测元件(编码器、双轴倾角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及摄像机实现各种控制、监控及报警功能。该设备可由驾驶室15内的比例手柄,也可以室外远距离由遥控器(无线遥控)通过网络发出各种指令,对设备各功能进行控制及无级调速,以达到最佳工作状态,设备操作可实现手动及半自动形式。控制系统的软件采用Codesys形式编写,控制器与其它CAN器件通过CAN总线连接。
[0033]该发明应用广泛,用在露天矿采煤是我们的首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它还可应用于农业的挖沟渠。水利农业的清理河道,建筑业的挖沟等等。在农业、水利、建筑业使用时要折掉破碎筛选机5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全液压斗轮挖掘、破碎、转载联合采煤机组,包括斗轮挖掘机构(2)、受料输送机(3 )、L梁(4 )、排料输送机(9 )、驱动总成(12 )、中心回转机构(13 )和行走机构(14 ),其特征在于在L梁(4)上和受料输送机尾部(3)与排料输送机(9)机头衔接部之间装有破碎筛选机(5 );在排料输送机(9 )尾部装有转载装置(1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压斗轮挖掘、破碎、转载联合采煤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筛选机(5)的漏斗(5-4)装在L梁(4)的中间漏斗(5-4)下端装有漏斗底(5-6),漏头底(5-6)的上部装筛子(5-7),筛子(5-7)与漏斗(5-4)之间装有连接胶皮(5-8);筛子(5-7)的筛箅子(5-26 )固定在轴(5-24)上,轴(5-24)活动地装在轴套(5-25 )中,轴套(5-25 )用螺栓(5-35 )、M16螺母(5-37 )和弹簧垫(5-36 )固定在底座一(5-34 )上,筛箅子(5-26 )下部用横梁(5-33 )连接;横梁(5-33 )上装有两个耳座(5-28 );耳座(5-28 )上用销轴一(5-30 )、平垫圈(5-31)和开口销(5-32)连接有拉杆(5-29);拉杆(5-29)穿过漏斗(5-4)和耐磨衬板(5-27 ),耐磨衬板(5-27 )上固定有底座二( 5-39 ),底座二( 5-39 )上装有绞轴(5-38 ),拉杆(5-29)穿过绞轴(5-38)后用螺母(5-4)连接在一起;漏斗(5_4)与底座二(5_39)之间装有加强板(5-40 );破碎筛选机(5 ),装在L梁(4 )的中间,其内部下方装有破碎装置(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液压斗轮挖掘、破碎、转载联合采煤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5-1)的破碎轴(5-1-19)右端装有马达(5-1-1 ),左端用带孔螺栓(5-1-12)、弹簧垫圈(5-1-11)和端盖(5-1-10)固定一个飞轮(5-1-9);马达(5-1-1)用连接套(5-1-3)与破碎轴(5-1-19)外部连接,中心处用内六角螺栓(5-1-21)、内螺纹圆柱销(5-1-20)固定的花键套(5-1-2)与破碎轴(5-1-19)连接;破碎轴(5-1-19)的两侧装有轴承座(5_1_4),轴承座(5-1-4)上装有止动垫圈(5-1-23)和圆螺母(5-1-24);在破碎轴(5_1_19)的中部装有隔环(5-1-5)、套一(5-1-6)、套二(5-1-7)、套三(5-1-8)、套五(5-1-26)、套六(5-1-27)和套四(5-1-25),套四(5-1-25)与轴承座(5_1_4)之间装有隔环(5_1_5),在各个套上用销轴二(5-1-17)装有锤头(5-1-18)和垫圈(5-1-15),销轴二(5-1-17)的另一端设有开口(5-1-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压斗轮挖掘、破碎、转载联合采煤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装置(10)的锥形的漏斗体(10-1)装在排料输送机(9)的尾部卸载辊筒下方,漏斗体(10-1)下面两侧装有油槽(10-2),油槽(10-2)之间内装有连接板(10-3),在连接板(10-3)的下面装有转轴支座(10-4),连接板(10-3)上用螺栓(10-5)、M20螺母一(10_6)和M20 X 40螺钉(10-8)固定有橡胶板一(10-7);在连接板(10_3)的端头用螺钉(10-10)和M20螺母二(10-11)固定有弧形橡胶板二(10-9);连接板(10-3)的下面装有隔环(10-16)和橡胶防尘密封圈(10-15);在隔环(10-16)下面装有圆锥滚子轴承(10-17),圆锥滚子轴承(10-17)外面固定有回转支架(10-18),圆锥滚子轴承(10-17)的下面固定一个小齿轮(10-20),小齿轮(10-20)下面螺纹连接一个圆螺母(10-21);小齿轮(10-20)与半齿摆杆(10-13)相啮合,半齿摆杆(10-13)上端与油缸(10-12)铰连接,油缸(10-12)下端与油缸支座(10-14)连接;油缸支座(10-14)用螺栓(10-30)固定在油缸头(10-29)上,油缸头(10-29 )上装有轴二( 10-28 ),轴二( 10-28 )装在轴套(10-27 )内,轴套(10-27 )装在半齿轮摆杆(10-13)上,半齿轮摆杆(10-13)上装有套(10-25),套(10-25)内装有轴一(10-23),轴一(10-23)上端与M36螺母(10-22)螺纹连接,下端装有垫(10-24);轴二(10-28)上端螺纹连接一个薄螺母(10-26)。
【文档编号】E21C47/02GK203430518SQ201320524871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7日
【发明者】刘本兴, 付海滨, 杨伦, 侯晓云, 刘震 申请人:大连重工通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