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29792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抬升翻转工作性能稳定、装料时重心低、料斗翻转时重心低、并且装料操控方便、结构简单、容量大、节能环保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的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它包括车体机架、装料斗、动力装置、并排设置在车体机架中部的若干个喷浆机以及用于推动装料斗向上翻转的液压油缸,装料斗铰接在车体机架上,液压油缸的顶端铰接在装料斗上,装料斗靠近车体机架一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根螺旋输送杆或刮板链,动力装置用于驱动螺旋输送杆或刮板链的转动以及液压油缸的伸缩活动;当装料斗向上翻转时,所述螺旋输送杆或刮板链的顶端出料口正对喷浆机的进料斗。
【专利说明】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用于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喷射灌注用喷浆机,一般采用人工上料或利用液压油缸抬升料斗上料(指对喷浆机装料)两种方式。其中采用人工上料工作强度大,混凝土材料洒漏严重,还因为上料速度慢而影响整个建设工期。
[0003]专利CN201220262466.5公开了一种行走式上料喷浆机装置,该喷浆机包括车体机架、装料斗、喷浆机以及用于上料的液压油缸,装料斗铰接于车体后部处的铰接点上,在装料斗的上方依次通过相铰接的一对拉杆和一对连杆与靠近车体头部处的铰接点相铰接,液压油缸安装在装料斗的前面,液压油缸的缸体与靠近车体中部处的铰接点相铰接,液压油缸的推杆与所述拉杆和连杆的铰接点相铰接,并以此构成由车体机架、连杆、液压油缸、拉杆及装料斗组成的五连杆装料机构进行上料。该专利所提供的喷浆机装置已可以实现自动上料喷浆,但是由油压油缸、拉杆和连杆所组成的上料动作装置结构设计过于复杂,材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射混凝土用的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该喷浆机具有抬升翻转工作性能稳定、装料时重心低、料斗翻转时重心低、并且装料操控方便、结构简单、容量大、节能环保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它包括车体机架、装料斗、动力装置、并排设置在车体机架中部的若干个喷浆机以及用于推动装料斗向上翻转的液压油缸,所述装料斗铰接在车体机架上,所述液压油缸的顶端铰接在装料斗上,所述装料斗靠近车体机架一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根螺旋输送杆或刮板链,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螺旋输送杆或刮板链的转动以及液压油缸的伸缩活动;若干根螺旋输送杆或刮板链与设置在车体机架上的若干个喷浆机一一对应;当装料斗向上翻转时,所述螺旋输送杆或刮板链的顶端出料口正对喷浆机的进料斗。
[0006]改变原有的通过抬升装料斗直接加料方式,改由螺旋输送杆或刮板链将装料斗内的浆料输送至喷浆机进料斗中,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在对装料斗进行装料时,由于装料斗的重心低,卸料车卸料非常方便。在对喷浆机进行加料时,只需由液压油缸将装料斗向上抬升一小高度即可,相比现有其它通过装料斗抬升加料方式更加节能环保。
[0007]所述液压油缸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液压油缸分别设置在装料斗的两侧壁上。两根液压油缸设置在装料斗的侧边,使装料斗的抬升过程更加平稳。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车体机架上设置有插销固定孔,所述装料斗靠近车体机架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插销孔,当装料斗由液压油缸向上抬起时,插销孔与插销固定孔刚好处于相配合固定位置;所述液压油缸的底端铰接有一个支撑脚,该支撑脚上连接有一根活动杆,该活动杆远离支撑脚的一端铰接在车体机架的尾部上。在需要移动喷浆机装置时,先由液压油缸将装料斗抬起,当装料斗上的插销孔与车体机架上的插销固定孔位于同一轴线上时,用插销插入以将装料斗固定住,再将液压油缸向上回收,使液压油缸底部的支撑脚抬高离地,喷浆机装置就可轻便移动。
[0009]所述喷浆机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螺旋输送杆或刮板链的数量为两个。
[0010]所述装料斗的内侧底面呈朝向车体机架方向倾斜的斜斗面。在喷浆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装料斗的底部倾斜度不够,导致装料斗后侧的浆料无法自己滑落至料斗斗前侧的螺旋输送杆或刮板链底端输送位置,因此在设计时将装料斗的底部增加了个斜斗面,便于后侧浆料向前流动。
[001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施工时,先将浆料卸载在装料斗上,再由液压油缸的推杆直接推动装料斗向上抬升一定高度,使装料斗装螺旋输送杆或刮板链的出料口对准喷浆机的进料口,再启动螺旋输送杆运转,即可将装料斗内的浆料输送至喷浆机上,最后由喷浆机进行喷射作业。螺旋输送杆或刮板链输送浆料平衡稳定,有时还可调节螺旋输送杆或刮板链的输送速度,以对喷浆机的喷浆量进行有效控制。
[0012]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喷浆机具有抬升翻转工作性能稳定、装料时重心低、料斗翻转时重心低、并且装料操控方便、结构简单、容量大、节能环保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装料斗抬升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车体行走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标号说明:1、车体机架;2、装料斗3、喷浆机;4、液压油缸;5、螺旋输送杆;6、插销固定孔;7、插销孔;8、斜斗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它包括车体机架1、装料斗2、动力装置、并排设置在车体机架I中部的若干个喷浆机3、用于推动装料斗2向上翻转的液压油缸4,所述装料斗2靠近车体机架I的一端铰接在车体机架I尾部上,所述液压油缸4的顶端铰接在装料斗2上,所述装料斗2靠近车体机架I 一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根螺旋输送杆5,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螺旋输送杆5的转动和液压油缸4的伸缩活动;若干根螺旋输送杆5与设置在车体机架I上的若干个喷浆机3 —一对应;当装料斗2向上翻转时,所述螺旋输送杆5的顶端出料口正对喷浆机3的进料斗。
[0021]动力装置可选用电机减速器,由电机减速器分别驱动螺旋输送杆5和液压油缸的伸缩活动,当然螺旋输送杆5和液压油缸也可分由两台电机减速器分别驱动。[0022]为了方便车体机架I的行走,在车体机架I的尾端部设置有插销固定孔6,装料斗
2靠近车体机架I 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插销孔7,当装料斗2由液压油缸4向上抬起时,插销孔7与插销固定孔6刚好处于相配合固定位置;此时只需在插销孔7内插入一根插销以将两个孔相对固定住就可。为了方便将液压油缸4向上抬升收回,在液压油缸4的底端铰接有一个支撑脚,该支撑脚上连接有一根活动杆,该活动杆远离支撑脚的一端铰接在车体机架I的尾部上,在插销孔7与插销固定孔6相对固定住后,将液压油缸4回收,就可将支撑脚沿活动杆转动向上抬升固定。装料斗2与油压油缸都向上抬起固定后,车体机架I就可根据工地的需要进行行走。
[0023]如图1和2所示,浆料属于密度较高的物质,而装料斗2由工程的需要,其容量都会较大,为了在抬升装料斗2时能够平稳,将液压油缸4的数量设置为两根,两根液压油缸4分别设置在装料斗2的两侧壁上。
[0024]实施例2、
[0025]实施例2与实施例1喷浆装置的结构大部分相同,其区别特征仅在于:在装料斗2位于地表面时就将螺旋输送杆5的出料口对准喷浆机3的进料口,这样在进行喷浆工作时,不需要对装料斗2进行抬升,可由螺旋输送杆5直接进行喷浆加料。并且为了使装料斗2后侧的浆料可自动流至螺旋输送杆5的输送位置,将装料斗2的内侧底面设置成朝向车体机架I方向倾斜的斜斗面8,而且斜斗面8的斜度相对于实施例1来说相对会更高点。
[0026]还有,上述实施例1和2的螺旋输送杆5可以替换成刮板链,如果输送的斜度够低的话,也可直接使用输送带。
【权利要求】
1.一种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体机架(I)、装料斗(2)、动力装置、并排设置在车体机架(I)中部的若干个喷浆机(3)以及用于推动装料斗(2)向上翻转的液压油缸(4),所述装料斗(2)铰接在车体机架(I)上,所述液压油缸(4)的顶端铰接在装料斗(2 )上,所述装料斗(2 )靠近车体机架(I) 一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根螺旋输送杆(5)或刮板链,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螺旋输送杆(5)或刮板链的转动以及液压油缸(4)的伸缩活动;若干根螺旋输送杆(5 )或刮板链与设置在车体机架(I)上的若干个喷浆机(3 )一一对应;当装料斗(2)向上翻转时,所述螺旋输送杆(5)或刮板链的顶端出料口正对喷浆机(3)的进料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机架(I)上设置有插销固定孔(6 ),所述装料斗(2 )靠近车体机架(I) 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插销孔(7 ),当装料斗(2)由液压油缸(4)向上抬起时,插销孔(7)与插销固定孔(6)刚好处于相配合固定位置;所述液压油缸(4)的底端铰接有一个支撑脚,该支撑脚上连接有一根活动杆,该活动杆远离支撑脚的一端铰接在车体机架(I)的尾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4)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液压油缸(4)分别设置在装料斗(2)的两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浆机(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螺旋输送杆(5)或刮板链的数量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斗(2 )的内侧底面呈朝向车体机架(I)方向倾斜的斜斗面(8 )。
【文档编号】E21D11/10GK203441112SQ201320573687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林文建, 谢可兴, 丁达兴, 王孝雄 申请人:林文建, 谢可兴, 丁达兴, 王孝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