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29796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包括来液管、缓冲罐、燃烧筒,缓冲罐的上端开口,缓冲罐的下端设置有取样口和排液口,在取样口和排液口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门,来液管固定在缓冲罐上,来液管的一端位于缓冲罐的内部,来液管位于缓冲罐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燃烧筒。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返排液先进入缓冲罐,然后通过缓冲罐上的排液口进入污水池,点火火焰在缓冲罐内燃烧,而非直接伸进污水池燃烧,有效保护了污水池防渗布,使得火焰不受外部风向的影响;压裂液取样时,只需打开取样口上的阀门,即可快捷地取样,降低了工作人员被烧伤和跌入污水池的风险;缓冲罐内剧烈燃烧产生的热量蒸发了少许返排液,减少了废液量。
【专利说明】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水力压裂是目前各气田运用最为成熟的储层改造技术,但是,在现阶段压裂施工后的放喷返排及点火阶段,仍存在如下问题:点火筒直接位于污水池旁边,火焰长度和高度较大时,产生的巨大热量直接将污水池的防渗布烧毁损坏,易对地表造成巨大的二次污染;没有设立专门的返排液取样口,工作人员取样时直接站在污水池边,面对剧烈的火焰和不定向的风时,有被烧伤的危险,同时,有滑跌落入污水池的危险。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阶段压裂施工后的放喷返排及点火阶段存在的防渗布易被烧毁损坏、工作人员取样时存在被烧伤和滑跌落入污水池的风险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包括来液管、缓冲罐、燃烧筒,缓冲罐的上端开口,缓冲罐的下端设置有取样口和排液口,在取样口和排液口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门,来液管固定在缓冲罐上,来液管的一端位于缓冲罐的内部,来液管位于缓冲罐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燃烧筒。
[000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6]上述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还包括起重吊扣,起重吊扣安装在缓冲罐的上端边沿。
[0007]上述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还包括安装在缓冲罐侧面的扶梯,扶梯由缓冲罐的底部延伸至缓冲罐的上端开口处。
[0008]上述缓冲罐上固定有两个来液管,缓冲罐的下端设置有两个排液口。
[0009]上述取样口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门。
[0010]上述缓冲罐的形状为长方体。
[001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返排液先进入缓冲罐,然后通过缓冲罐上的排液口进入污水池,点火火焰在缓冲罐内燃烧,而不是直接伸进污水池燃烧,有效保护了污水池防渗布,同时使得火焰不受外部风向的影响;压裂液取样时,只需打开取样口上的阀门,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取样,极大地方便了工作人员取样,降低了工作人员被烧伤和跌入污水池的风险;缓冲罐内剧烈燃烧产生的巨大热量蒸发了少许返排液,减少了废液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14]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来液管,2为缓冲罐,3为燃烧筒,4为起重吊扣,5为扶梯,6为取样口,7为排液口,8为控制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8]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0]如附图1、2、3、4所示,该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包括来液管1、缓冲罐2、燃烧筒3,缓冲罐2的上端开口,缓冲罐2的下端设置有取样口 6和排液口 7,在取样口 6和排液口 7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门8,来液管I固定在缓冲罐2上,来液管I的一端位于缓冲罐2的内部,来液管I位于缓冲罐2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燃烧筒3。这样,来液管I的外端与井口出来的放喷管线连接,返排液先进入缓冲罐2,再通过排液口 7进入污水池,点火火焰在缓冲罐2内燃烧,而不是直接伸入污水池燃烧,有效保护了污水池防渗布;压裂液取样时,可通过取样口 6快捷地取样,降低了工作人员被火焰烫伤或者跌落污水池的风险;缓冲罐内火焰剧烈燃烧产生的巨大热量蒸发了少许返排液,减少了废液量。
[0021]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2]如附图1、2、3、4所示,该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还包括起重吊扣4,起重吊扣4安装在缓冲罐2的上端边沿。这样,可以方便地对缓冲罐2进行转移吊运,提高转运效率。
[0023]如附图1、2、3、4所示,该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还包括安装在缓冲罐2侧面的扶梯5,扶梯5由缓冲罐2的底部延伸至缓冲罐2的上端开口处。这样,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扶梯上下缓冲罐2,对缓冲罐2内的燃烧筒3进行点火作业,方便工作人员施工。
[0024]如附图2、3、4所示,缓冲罐2上固定有两个来液管I,缓冲罐2的下端设置有两个排液口 7。这样,可以提高缓冲罐2进液和排液的效率,提高作业效率。
[0025]如附图1、2、3、4所示,缓冲罐2的形状为长方体。长方体的缓冲罐便于制造,降低加工难度,同时长方体的缓冲罐也便于吊装转运。
[0026]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0027]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首先,当一次压裂施工作业结束后,将该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通过起重机吊运至污水池旁边,让排液口 7对着污水池排污口方向,来液管I对着放喷管线方向。进行放喷、返排及点火时,将来液管I与井口出来的两道放喷管线连接牢固后,即开始正常的放喷返排及后续的点火作业。接着,返排液通过来液管I进入缓冲罐2内部,工作人员通过扶梯5爬到缓冲罐2的顶端开口处,对燃烧筒3进行点火,返排液中的天然气等可燃气体剧烈燃烧,产生巨大的热量,蒸发了少许返排液,减少了返排量;返排液中的液体流入缓冲罐2内部,并通过排液口 7排入污水池。点火火焰在缓冲罐2内部燃烧,而不是直接伸进污水池燃烧,有效保护了污水池防渗布,防止二次污染,保护了地表。最后,工作人员对压裂液进行取样时,只需打开取样口 6上的控制阀门即可取样,方便快捷,降低了工作人员被火焰烫伤或者跌落污水池的风险,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来液管、缓冲罐、燃烧筒,缓冲罐的上端开口,缓冲罐的下端设置有取样口和排液口,在取样口和排液口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门,来液管固定在缓冲罐上,来液管的一端位于缓冲罐的内部,来液管位于缓冲罐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燃烧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重吊扣,起重吊扣安装在缓冲罐的上端边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缓冲罐侧面的扶梯,扶梯由缓冲罐的底部延伸至缓冲罐的上端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罐上固定有两个来液管,缓冲罐的下端设置有两个排液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罐上固定有两个来液管,缓冲罐的下端设置有两个排液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罐的形状为长方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罐的形状为长方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罐的形状为长方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井压裂液放喷返排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罐的形状为长方体。
【文档编号】E21B43/26GK203515537SQ201320575997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发明者】冉照辉, 李伦, 周琳, 郑克祥, 魏云, 池崇荣, 王肃凯, 宋会光, 尹书争, 戴顺荣, 张贵仪, 魏建新, 王岩, 谢鹏程, 杜旭斌, 任鹏飞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