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7356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稠油开采领域,涉及一种稠油热采水平井均匀注汽的管柱。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水平井开采技术日渐成熟,利用水平井注蒸汽热采来提高稠油井的产能和采收率,已成为稠油油田一种经济有效的挖潜手段和途径。对于稠油水平井来说,注蒸汽开采是主体开采工艺之一。现有的水平井注汽管柱有分为笼统方式注汽,笼统方式注汽在水平井段只有一个出汽口,水平井段一般都较长,且水平井段还存在物性差异,所以在水平井段易造成动用不均现象。另外,对于其它注汽技术,如多点注汽技术,在注汽过程中对水平井段的注汽比例不可调整,因而增加了注入蒸汽的热量损失,严重影响了稠油热采的经济效益。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一种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能提高水平井的动用程度,提高热采的经济效益。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其包括有:

一外注汽管柱,所述外注汽管柱放置于所述水平井的竖直井段,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真空隔热管及油管,所述油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水平井的脚跟处;

一内注汽管柱,所述内注汽管柱为一无接箍油管,所述无接箍油管的前段穿设于所述外注汽管柱内,并与所述外注汽管柱内之间形成有外注汽环空,所述无接箍油管的后段位于所述水平井的水平井段内,且其后端靠近所述水平井的脚尖处。

如上所述的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其中,所述真空隔热管的下端与所述油管的上端之间通过变扣接头相连接,所述油管的下端设置有一第一喇叭口。

如上所述的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其中,所述真空隔热管的管径为114mm,所述油管的管径为89mm,所述第一喇叭口前端的直径为89mm。

如上所述的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其中,所述无接箍油管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喇叭口。

如上所述的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其中,所述无接箍油管的管径为48mm,所述第二喇叭口前端的直径为48mm。

如上所述的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其中,所述第一喇叭口与所述第二喇叭口之间的距离为300m。

如上所述的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其中,另设有一等干度分配装置,所述等干度分配装置的其中一支管能与所述真空隔热管的上端相连通,另一支管能与所述无接箍油管的前端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在实际工作时,通过向真空隔热油管、无接箍油管中注汽,并分别从第一喇叭口、第二喇叭口流出,从而同时对水平井的脚跟及脚尖处注汽驱作业,并使所注入汽体逐渐从脚跟及脚尖处向水平井段的中间位置移动,从而实现对水平井段的均匀动用,提高水平井段的整体动用程度。

另外,通过设置等干度分配装置,在注汽过程中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真空隔热油管、无接箍油管向水平井段的注汽比例,从而减少注入蒸汽的热量损失,提高热采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 水平井 11 竖直井段

101 脚跟 12 水平井段

102 脚尖

21 真空隔热管 22 油管

23 变扣接头 24 第一喇叭口

31 无接箍油管 32 第二喇叭口

4 等干度分配装置 41、42 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其包括有一外注汽管柱以及一内注汽管柱,其中:

所述外注汽管柱放置于所述水平井1的竖直井段11,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真空隔热管21及油管22,所述油管22的下端位于所述水平井1的脚跟101处;

所述内注汽管柱为一无接箍油管31,所述无接箍油管31的前段穿设于所述外注汽管柱内,并与所述外注汽管柱内之间形成有外注汽环空H1,也即,所述无接箍油管31对应穿设于所述真空隔热管21及油管22,并与两者之间形成所述外注汽环空H1,所述无接箍油管31的后段位于所述水平井1的水平井段12内,且其后端靠近所述水平井1的脚尖102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通过设置外注汽管柱以及内注汽管柱,将所述油管22的末端设置在水平井1的脚跟101处,以及使所述无接箍油管31的后端靠近水平井1的脚尖102处,可同时对脚跟处101及脚尖102处注汽作业,并且所注入汽体会逐渐从上述脚跟及脚尖处向水平井段12的中间位置移动,从而实现对水平井段的均匀动用,提高水平井段12的动用程度。

在图示的结构中,所述真空隔热管21与所述油管22之间是通过变扣接头23相连接的,以便于两者的连接及拆卸,另外,在所述油管22的后端设置有一第一喇叭口24,在注汽作业时,可使汽体更流畅、更快速的进入水平井1内。

较佳地,所述真空隔热管21的管径为114mm,所述油管22的管径为89mm,所述第一喇叭口24前端的直径为89mm。当然,具体使用时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水平井的井况以及工作需要进行选择相应的尺寸规格,在此不作一一列举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无接箍油管3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喇叭口32。这样,当汽体从所述第二喇叭口32排出时,可以呈扩散状流动,以提高对水平井段的脚跟处的动用效率。

其中,优选所述无接箍油管31的管径为48mm,所述第二喇叭口32前端的直径为48mm。

在实际使用时,为了提高注汽动用效果,以更充分对水平井段的中间部分作用,所述第一喇叭口24与所述第二喇叭口32之间的距离优选为300m。

较佳地,另设有一等干度分配装置4,所述等干度分配装置4的其中一支管41能与所述真空隔热管21的上端相连通,另一支管42能与所述无接箍油管31的前端相连通,以实现分别向该外注汽管柱及内注汽管柱中注汽的目的。其中,对于该等干度分配装置,通常由前至后依次连接有旋流器43、混相器44以及两支管41、42,并在两支管上分别设置有流量调节阀门45,可分别向不同的管路(如上述的外注汽管柱及内注汽管柱)中分配注汽量,具体到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通过将两支管41、42对应与所述隔热油管21及无接箍油管31相连通,在注汽过程中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外注汽管柱及内注汽管柱向水平井段的注汽比例,从而减少注入蒸汽的热量损失,提高热采的经济效益。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该等干度分配装置,其为现有技术,在此对于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等不再赘述。

请一并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平井均匀注汽管柱,在实际应用时,是将本实用新型与双管注汽井口装置5配合使用,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将所述外注汽管柱的真空隔热管21、油管22依次连接并下入水平井中,并使第一喇叭口24下深至水平井1的脚跟101处,之后,将真空隔热管21上端直接或通过双管悬挂器(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连接至双管转换法兰上;下入所述内注汽管柱,即将所述无接箍油管31下入外注汽管柱中,并使所述第二喇叭口32靠近所述水平井1的脚尖102处,所述无接箍油管31的上端则穿设于所述下部四通51及上部四通53;将所述真空隔热管21以及无接箍油管31的上端分别连接至双管注汽井口装置5下部四通51、上端阀门52处,并将该双管注汽井口装置5安装于水平井1的井口处,需要指出的是,该双管注汽井口装置5为现有技术,对其结构及具体工作原理在此不作赘述,为便于对本案的理解,在图中简要画出;

其中,将所述等干度分配装置4的其中一所述支管41与所述双管注汽井口装置5的上部四通53处的外管注汽阀门531相连通,其另一所述支管42与所述双管注汽井口装置5的上端阀门52相连通。这样,其中一所述支管41通过外管注汽阀门531、所述上部四通53与下部四通51之间的空腔H2、以及所述下部四通51与所述真空隔热油管21相连通,另一所述支管42经由上端阀门52与所述无接箍油管31相连通;

随后,打开等干度分配装置4的支管41、42上的流量调节阀门,即可向真空隔热油管21、无接箍油管31中注汽(具体可参见图1中的单向箭头处),并分别从第一喇叭口24、第二喇叭口32流出,从而同时对水平井的脚跟及脚尖处注汽驱作业,并使所注入汽体逐渐从脚跟及脚尖处向水平井段的中间位置移动,从而提高水平井段12整体的动用程度。

其中,利用该等干度分配装置4,在注汽过程中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真空隔热油管21、无接箍油管31向水平井段的注汽比例,从而减少注入蒸汽的热量损失,提高热采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