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作业压裂试井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96653发布日期:2019-05-31 20:4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免作业压裂试井评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压裂效果评价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免作业压裂试井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试井就是通过测试油气水井的产量和压力,以渗流力学为基础,分析压力变化规律,求取地层参数的方法。除了求取地层物性参数还能判断产层类型,提供措施依据,评价压裂措施效果等。目前的压裂井试井评价,采用的办法是上作业,提出生产管柱,下入测试管柱,测试结束之后,再上作业提出测试管柱,然后下入生产管柱恢复生产。测试仪器采用高精度压力计,测试结果准确,但需要多次上作业,费用高。在目前的低油价背景下,严重制约了压裂井试井评价测试的工作量。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免作业压裂试井评价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在线连续测液面仪器测取液面,结合数学微积分算法,计算产液层段压力,分析压力变化规律,求取地层参数,实现免作业试井评价压裂效果的目的的免作业压裂试井评价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免作业压裂试井评价方法,该免作业压裂试井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需要评价的压裂井的基本概况;步骤2,监测液面深度;步骤3,进行数据处理,油层中部压力=气柱压力+油柱压力+液柱压力;步骤4,选择不同的油藏模型进行拟合,从而得出解释结果。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在步骤1中,获取的需要评价的压裂井的基本概况包括层位,解释序号,井段,厚度,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和解释结果。在步骤2中,连续液面监测仪连接至压裂井套管侧闸门,调整测试液面,设定测试间隔,关井,连续测试液面恢复。在步骤3中,气柱压力pg为:pc-井口套压;hf-液面深度;t—气柱段平均温度;z—气柱段平均温度、平均压力下的压缩因子;γg—气体相对密度。在步骤3中,计算油柱压力时,从液面至泵口的油柱密度,在各个深度上因压力的不同而不同,其压力通过建立微积分方程求解。在步骤3中,油柱压力的计算公式为:po—油柱压力;hi、hf—油柱起止深度;ρog—油柱的密度;g—重力加速度常数;poi—油柱段压力;ρogi—油柱段密度;hi—第i段油柱的长度。在步骤3中,计算液柱压力时,在泵口至油层中部之间,将依据其液柱内的压力是否高于泡点压力,呈现油水或油气水混合物的流动,通过beggs-brill方程求解。在步骤3中,计算液柱压力的公式为:式中,p为压力;z为流动位移;θ为管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ρl为液相密度;ρg为气相密度;hl为持液率;gm为混合物的质量流量;vm为混合物流速;d为套管内径;ap为套管的截面积;vsg为气相表观折算流速。在步骤4中,利用获得的油层压力,利用试井软件进行双对数导数处理,选择不同的油藏模型进行拟合,从而得出解释结果。本发明中的免作业压裂试井评价方法,针对目前压裂井试井评价需要作业的不足,采用连续液面监测仪,通过连续测取套压和液面恢复,通过微分算法,折算监测产层的压力,从而实现免作业试井评价压裂井的压裂效果。本发明中对液面的监测采用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法,取消了传统的击发声弹产生声脉冲的操作方式。对于有压井利用套管气放压测试;无压井利用压缩泵打压测试。从而实现对液面的连续监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免作业压裂试井评价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液面监测仪连接图;图3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合格液面波图;图4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动液面恢复图;图5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折算的油层压力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三段油层压力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双对数拟合曲线图;图8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井下管柱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免作业压裂试井评价方法的流程图。步骤101,获取需要评价的压裂井的基本概况,包括层位,解释序号,井段,厚度,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和解释结果,如表1所示,表中的厚度、孔隙度等参数对后续的数据拟合是必需的参数。表1压裂层段测井解释成果表施工过程:前置液阶段,地面破裂压力为63.5mpa,地面延伸压力54~57mpa,加砂0.212~0.425mm高强度陶粒4m3,0.425~0.85mm高强度陶粒11m3,砂比5%~35.6%,停泵压力40mpa,共注入前置液90.6m3,携砂液85.4m3,顶替液23m3,施工顺利。表2压裂前后生产情况表从表2可以看出,压裂的效果非常好,产液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井下管柱如图8所示。步骤102,连续液面监测仪连接至压裂井套管侧闸门,如图2所示,调整测试液面,见到清晰液面波,如图3所示。设定测试间隔。关井,连续测试液面恢复。测试液面结果如图4所示,随着时间推移,油井关井后的液面逐渐恢复,液面深度越来越浅。步骤103,进行数据处理:油层中部压力=气柱压裂+油柱压力+液柱压力。1)气柱压力pg为:pc-井口套压;hf-液面深度;t—气柱段平均温度;z—气柱段平均温度、平均压力下的压缩因子;γg—气体相对密度。2)油柱压力的计算从液面至泵口的油柱密度,在各个深度上因压力的不同而不同,其压力可以通过建立微积分方程求解。po—油柱压力;hi、hf—油柱起止深度;ρog—油柱的密度;g—重力加速度常数;poi—油柱段压力;ρogi—油柱段密度;hi—第i段油柱的长度。3)液柱压力的计算在泵口至油层中部之间,将依据其液柱内的压力是否高于泡点压力,呈现油水或油气水混合物的流动,通过beggs-brill方程求解:式中,p为压力;z为流动位移;θ为管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ρl为液相密度;ρg为气相密度;hl为持液率;gm为混合物的质量流量;vm为混合物流速;d为套管内径;ap为套管的截面积;vsg为气相表观(折算)流速。从而计算油层压力如图5和图6所示,油层压力的获得,简单来说就是三段压力之和,各段压力的计算,有分别的公式来计算。步骤104,利用获得的油层压力,利用试井软件进行双对数导数处理,选择不同的油藏模型进行拟合,从而得出解释结果,如图7和表3所示,图7中的曲线图为双对数曲线,对图5中的压力进行双对数,之后对时间求导,可以获得上述曲线。利用不同的地层模型来拟合这两条曲线,可以确定实际的地层类型。表3解释结果表名称数值单位流压30.5mpa静压35.1mpa井筒存储c0.022m3/mpa表皮系数s-3.81外推地层压力pi39.04mpa地层压力系数1.33渗透率k(液相)14.710-3um2地层系数kh88.2md.m裂缝半长52.2m裂缝导流能力15.33本发明中对折算的产层压力,进行试井数据处理,可以获取压裂裂缝的缝长、导流能力等参数,从而实现对压裂效果的评价。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