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用盾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035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盾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交通体系日益成熟,与此同时,相关的地下交通隧道施工技术也在进步。目前,现有的隧道施工用盾构结构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工作效率低。因此,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新的隧道施工用盾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用盾构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隧道施工用盾构结构,它包括龙门吊车、竖井、泥浆处理设备、渣土储舱、电动斗车、泥浆注入装置、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和盾构机,所述龙门吊车设于竖井上方,所述龙门吊车一侧设有泥浆处理设备,另一侧设有渣土储舱,所述竖井下方设有电动斗车,所述电动斗车一侧设有泥浆注入装置,所述泥浆注入装置与皮带输送机相连接,所述皮带输送机连接于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一侧还设有盾构机。

作为优选地,所述皮带输送机为可变速输送机。

作为优选地,所述竖井高度为1-10m。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本发明采用隧道施工用盾构结构,龙门吊车设于竖井上方,龙门吊车一侧设有泥浆处理设备,另一侧设有渣土储舱,竖井下方设有电动斗车,电动斗车一侧设有泥浆注入装置,泥浆注入装置与皮带输送机相连接,皮带输送机连接于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一侧还设有盾构机,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皮带输送机采用可变速输送机,变速可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隧道施工用盾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龙门吊车,2.竖井,3.泥浆处理设备,4.渣土储舱,5.电动斗车,6.泥浆注入装置,7.皮带输送机,8.螺旋输送机,9.盾构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隧道施工用盾构结构,它包括龙门吊车1、竖井2、泥浆处理设备3、渣土储舱4、电动斗车5、泥浆注入装置6、皮带输送机7、螺旋输送机8和盾构机9,所述龙门吊车1设于竖井2上方,所述龙门吊车1一侧设有泥浆处理设备3,另一侧设有渣土储舱4,所述竖井2下方设有电动斗车5,所述电动斗车5一侧设有泥浆注入装置6,所述泥浆注入装置6与皮带输送机7相连接,所述皮带输送机7连接于螺旋输送机8,所述螺旋输送机8一侧还设有盾构机9。

所述皮带输送机7为可变速输送机。所述竖井2高度为1-10m。

上述内容为本发明的示例及说明,但不意味着本发明可取得的优点受此限制,凡是本发明实践过程中可能对结构的简单变换、和/或一些实施方式中实现的优点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均在

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用盾构结构,它包括龙门吊车(1)、竖井(2)、泥浆处理设备(3)、渣土储舱(4)、电动斗车(5)、泥浆注入装置(6)、皮带输送机(7)、螺旋输送机(8)和盾构机(9),所述龙门吊车(1)设于竖井(2)上方,所述龙门吊车(1)一侧设有泥浆处理设备(3),另一侧设有渣土储舱(4),所述竖井(2)下方设有电动斗车(5),所述电动斗车(5)一侧设有泥浆注入装置(6),所述泥浆注入装置(6)与皮带输送机(7)相连接,所述皮带输送机(7)连接于螺旋输送机(8),所述螺旋输送机(8)一侧还设有盾构机(9)。本发明采用隧道施工用盾构结构,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郭楠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迈斯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6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