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交通隧道的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1831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地下交通隧道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交通隧道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工程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作为交通工程中所必备的泵站,其应用也随之更多。

而众所周知的是,城市交通工程有很多都需要设计于地下,而在地下施工和作业时,排水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但现有技术中出现施工困难、成本较高和工期较长的缺陷,导致现在的城市交通工程的排水系统设计和施工中存在诸多难点。

为此,本发明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地下交通隧道的排水系统,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交通隧道的排水系统,其排水快捷方便,施工便利,适用广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交通隧道的排水系统,地下交通隧道由上部的拱形顶层和下部的支撑层构成,所述拱形顶层包含外护层和内护层,所述外护层和内护层之间设有防水层,所述支撑层包含横置的轨道支撑板,所述轨道支撑板的上端设有铁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系统包含顶层排水组件、支撑层排水结构以及排水泵站,所述排水泵站为集成泵站,所述顶层排水组件和支撑层排水结构连接至所述排水泵站,以进行排水操作,所述排水泵站设置于拱形顶层的两侧底部和支撑层的连接位置,且在隧道的长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其中:所述顶层排水组件包含沿外护部延伸的外排水管以及沿内护部延伸的内排水管,所述外排水管和内排水管的末端分别连接至排水泵站,从而在顶层的外护部和内护部内的水分可通过外排水管和内排水管进入排水泵站。

其中:所述支撑层排水结构位于所述轨道支撑板的下端,其至少包含卵石支撑层、第一支护层以及第二支护层,所述卵石支撑层横铺于轨道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护层横铺于所述卵石支撑层的下方,且在所述第一支护层和卵石支撑层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护层横铺于第一支护层的下方,且所述轨道支撑板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排水通道,以避免水分在轨道支撑板上集结,所述第一支护层为粗砂过滤层,所述第二支护层为细砂过滤层。

其中:所述第一支护层内设有多个位于卵石支撑层下方的第一集水槽,所述多个第一集水槽通过第一集水管相互连接并连通至排水泵站,所述第二支护层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位于第一支护层下方的第二集水槽,所述第二集水槽通过两侧的第二集水管连通至排水泵站。

其中:所述卵石支撑层还设有多根加强支撑管,所述加强支撑管呈阵列状排布于卵石支撑层。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的地下交通隧道的排水系统具有如下效果:

1、排水顺畅,便于快速将隧道内的水分进行排出,避免隧道内的积水可能;

2、适用范围广,便于大规模的推广;

3、施工便捷,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地下交通隧道的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发明中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发明中排水管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外护部;11、防水层;12、内护部;13、外排水管;14、内排水管;15、排水泵站;16、轨道支撑板;17、铁轨;18、卵石支撑层;19、加强支撑管;20、第一支护层;21、第二支护层;22、第一集水槽;23、第一集水管;24、第二集水槽;25、第二集水管;26、排水管体;27、排水孔;28、过滤层;281、金属过滤网;282、弹性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是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地下交通隧道的排水系统。

所述地下交通隧道的排水系统可应用于城市内或城市间的轨道地下交通用的隧道,所述隧道可由上部的拱形顶层和下部的支撑层构成,所述拱形顶层可包含外护层10和内护层12,所述外护层10和内护层12之间由防水层11形成防水结构,从而将外护层10和内护层12分隔开,所述外护层10直接接触隧道内的砂石土壤,所述内护层12直接接触隧道内的空气层,所述支撑层包含横置的轨道支撑板16,所述轨道支撑板16的上端设有铁轨17,以供交通工具的通行。

其中,所述排水系统包含顶层排水组件、支撑层排水结构以及排水泵站15,所述排水泵站15优选为集成泵站,所述顶层排水组件和支撑层排水结构连接至所述排水泵站15,以进行排水操作,其中,所述排水泵站15设置于拱形顶层的两侧底部和支撑层的连接位置,且在隧道的长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所述一定距离可根据隧道的地质结构决定,在此不再累述。

其中,所述排水泵站可包括泵站油箱、油泵电机组及电气控制柜,所述油泵电机组包含至少一个电机,所述至少一个电机分别传动连接有油泵,所述电气控制柜可与泵站油箱一体设置,所述电气控制柜可设有控制模块和操控面板,所述操控面板上设有指示单元和控制开关,由此,可通过控制开关和控制模块控制各电机以及油泵的具体泵出过程,多个排水泵站可通过管道连接并连通至隧道外部,以及时将水分排出隧道外。

其中,所述顶层排水组件包含沿外护部10延伸的外排水管13以及沿内护部12延伸的内排水管14,所述外排水管13和内排水管14的末端分别连接至排水泵站,从而在顶层的外护部10和内护部12内的水分可通过外排水管13和内排水管14进入排水泵站。

其中,所述支撑层排水结构位于所述轨道支撑板16的下端,其至少包含卵石支撑层18、第一支护层20以及第二支护层21,所述卵石支撑层18横铺于轨道支撑板16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护层20横铺于所述卵石支撑层18的下方,且在所述第一支护层20和卵石支撑层18之间可设有支撑板(未示出),所述第二支护层21横铺于第一支护层20的下方,且所述轨道支撑板16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排水通道,以避免水分在轨道支撑板16上集结,所述卵石支撑层18可由颗粒大小基本相同的卵石组成,其排水效果较好,所述第一支护层20可为粗砂过滤层,所述第二支护层21可为细砂过滤层,而所述第一支护层20内设有多个位于卵石支撑层18下方的第一集水槽22,所述多个第一集水槽22可通过第一集水管23相互连接并连通至排水泵站,所述第二支护层21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位于第一支护层20下方的第二集水槽24,所述第二集水槽24通过两侧的第二集水管25连通至排水泵站15。

由此,在需要排水时,顶层从隧道内部土层渗入外护部10的水分可通过外排水管排出,而从隧道空间内渗入内护部12的水分同样可通过内排水管顺利排出,不仅解决了从土壤层进入隧道排水的问题,还能避免隧道内水汽或湿度过大后从隧道空间进入内护部的排水问题,有效提高了顶层的排水功能和安全性能,而支撑层排水结构通过三层排水结构的设置,而且这三层结构中从上至下逐渐的排水性能减少,水分能逐层进入,既能较好的控制水分的逐层渗入,还能提供更好的缓冲和支撑,同时通过两层集水槽的设置,能顺利的将渗入的水分排出至泵站,在排水泵站的作用下及时将多余水分排出,避免轨道支撑板出现支撑问题。

而为了提高支撑强度,所述卵石支撑层18还设有多根加强支撑管19,所述加强支撑管19可为钢管制成,所述加强支撑管19的下端可支撑于支撑板,上端支撑于轨道支撑板16,所述加强支撑管19可呈阵列状排布于卵石支撑层18,由此,在加强支撑管19的作用下,轨道支撑板16以及铁轨17可得到更好的支撑,卵石支撑层18也可进行充分的水分排出。

其中,所述外排水管13和内排水管14的结构可参见图2和图3,均可包含由塑形材质制成的排水管体26,由此具有一定弹性和强度的排水管体可较好的设置于顶层,在排水管体26上设有多个排水孔27,所述多个排水孔27可纵向间隔的无序设置,各排水孔27设有网状的过滤层28,即能避免砂石泥土进入排水孔,还能利于水分的有效通过,为提高过滤和排水性能,所述过滤层28可为两层结构,包含位于排水孔27外部的金属过滤网281和位于排水孔27内部的弹性过滤网282,所述金属过滤网281的孔隙大于弹性过滤网282的孔隙,这种设置是由于金属过滤网281的强度更高,即保证了金属过滤网281的过滤支撑效果,有效保护弹性过滤网282不被破坏。

可选的是,所述第一排水孔27内可设有粗砂过滤层,该粗砂过滤层位于金属过滤网和弹性过滤网之间。

可选的是,所述第一集水管23和第二集水管25的结构可与排水管相类似,同样包含由塑形材质制成的集水管体,所述集水管体上设有多个集水孔,所述多个集水孔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可为金属制成,以提供较好的强度和过滤排水性能。

由此,本发明能为地下隧道提供非常好的排水性能,无论是降水较多的地区还是降水较小的地区均能适用,即使是降水非常大的地区,顶层的水分能通过渗入排水管后较快的排出,底层的水分也能通过集水槽和集水管进行快速排出,进而通过排水泵站快速排出隧道外。

因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排水顺畅,便于快速将隧道内的水分进行排出,避免隧道内的积水可能;

2、适用范围广,便于大规模的推广;

3、施工便捷,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显而易见的是,以上的描述和记载仅仅是举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应用或使用。虽然已经在实施例中描述过并且在附图中描述了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制由附图示例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作为目前认为的最佳模式以实施本发明的教导的特定例子,本发明的范围将包括落入前面的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任何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