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施工标准断面的支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9325发布日期:2018-06-30 04:35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盾构施工标准断面的支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盾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施工标准断面的支挂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粗放式管理已经逐渐无法适应现在的施工环境,转而标准化、规范化的施工管理逐渐成为主流方向。标准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从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都是标准化的生动实践。我国在1989年4月1即颁布了标准化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建筑行业自动化和机械化施工程度最高的盾构施工,理应成为标准化程度最高的施工门类。目前人工成本不断增加,机械成本逐年下降,盾构法施工以其不可比拟的安全性和施工速度已成为当今城市隧道和地铁工程中最具优势的施工方法。盾构隧道内空间有限、管路众多,一种规范合理的隧道内布置方式和简单高效的支挂体系是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的基本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有效利用盾构隧道空间、合理布置施工管路及辅助设施、增强盾构施工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提供了一种盾构施工标准断面的支挂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盾构施工标准断面的支挂系统,包括隧道内成型的盾构管片以及其内部设置的电瓶车轨道、盾构机导轨、循环水系统、泥浆管路、警示灯箱、通风管、线缆挂架、高压电缆、配电箱和人行步道,盾构管片底部分别对称设置有盾构机导轨和电瓶车轨道,电瓶车轨道设置在盾构机导轨内侧,电瓶车轨道下设置有电瓶车轨枕,盾构管片顶部设置有通风管,警示灯箱设置在盾构管片截面2点~3点钟位置,泥浆管路设置在泥水盾构管片截面3点~4点钟位置,循环水系统设置在盾构管片截面4点~5点钟位置,人行步道设置在盾构管片截面7点~8点钟位置,配电箱设置在盾构管片截面8点~9点钟位置,线缆挂架设置在盾构管片截面9点~10点钟位置,高压电缆设置在泥水盾构管片截面8点~9点钟位置或土压盾构管片截面3点~4点钟位置。

电瓶车轨枕底部两端位置为与盾构管片相适应的弧形结构,电瓶车轨枕底部中间位置开有过水槽。轨枕采用工字钢加工而成,下部两端加工弧度角以增大与管片接触面积,中部开有的过水槽用作过水通道,轨枕可根据强度要求焊接钢板,加工完成后喷涂防锈底漆。

循环水系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水管挂架中的进水管、回水管和污水管,水管挂架固定在盾构管片上。水管挂架包括挂架立杆,挂架立杆上连接有与其垂直的三个挂架支撑,挂架立杆的顶部垂直连接有与挂架支撑反向设置的挂架连接板,挂架连接板开有可与盾构管片相固定的螺栓孔。

泥浆管路包括设置在泥浆管挂架上的进浆管和排浆管,泥浆管挂架设置在盾构管片上。其中,泥浆管挂架与水管挂架结构相似,泥浆管挂架上设置有两个挂架支撑,挂架支撑与挂架立管底部设置有斜撑。

线缆挂架采用角钢加工,其上等间距开有6个通孔,通孔内均固定有绝缘瓷瓶,绝缘瓷瓶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相线、零线、地线、通讯光纤、动力电缆和照明灯带。

高压电缆架设在等间距设置的高压电缆挂钩上,高压电缆挂钩下部为带有绝缘层的U型槽结构,高压电缆挂钩上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有与盾构管片固定的螺栓孔。高压电缆挂钩采用φ12mm圆钢加工并喷涂铁防锈底漆,宜按3米间隔布置。

人行步道包括沿隧道轴向等间距设置的步道立杆,相邻设置的步道立杆间从高到低依次设置有与其垂直固定的步道连杆、步道扶手和步道支架,步道支架和步道立杆下部固定有步道斜撑,步道支架上部设置有钢丝网,步道立杆背部设置有灭火器。其中,灭火器为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隧道每50米必须配备两只。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盾构隧道施工断面布置的电瓶车轨道、盾构机导轨、循环水系统、人行步道、高压电缆、临时用电、照明灯带、应急照明灯、通风管、泥浆管路以及警示灯箱、灭火器等众多线路、管线、设施进行优化布置,形成了规范合理的隧道内布置方式和简单高效的支挂体系,使得盾构隧道内的布置简洁、清晰,不仅有利于规范施工过程和提高施工效率,而且有助于规范盾构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泥水盾构标准断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土压盾构标准断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轨枕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水管挂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高压电缆挂钩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人行步道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7为图1中人行步道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8为步道支架和钢丝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A-盾构管片,1a-电瓶车轨道,1b-电瓶车轨枕,1c-过水槽,2-盾构机导轨,3a-进水管,3b-回水管,3c-污水管,3d-水管挂架,3d1-挂架立杆,3d2-挂架支撑,3d3-挂架连接片,4a-进浆管,4b-排浆管,4c-泥浆管挂架,5-警示灯箱,6-通风管,7-线缆挂架,7a-相线,7b-零线,7c-地线,7d-通讯光纤,7e-动力电缆,7f-照明灯带,7h-绝缘瓷瓶,8-配电箱,9a-高压电缆,9b-高压电缆挂钩,9c-绝缘层,10-人行步道,10a-步道立杆,10b-步道扶手,10c-钢丝网,10d-步道支架,10e-步道斜撑,10f-步道连杆,11-灭火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8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一种盾构施工标准断面的支挂系统,包括隧道内成型的盾构管片A以及其内部设置的电瓶车轨道1a、盾构机导轨2、循环水系统、泥浆管路、警示灯箱5、通风管6、线缆挂架7、高压电缆9a、配电箱8和人行步道10,盾构管片A底部分别对称设置有盾构机导轨2和电瓶车轨道1a,电瓶车轨道1a设置在盾构机导轨2内侧,电瓶车轨道1a下设置有电瓶车轨枕1b,盾构管片A顶部设置有通风管6,警示灯箱5设置在盾构管片A截面2点~3点钟位置,泥浆管路设置在泥水盾构管片A截面3点~4点钟位置,循环水系统设置在盾构管片A截面4点~5点钟位置,人行步道10设置在盾构管片A截面7点~8点钟位置,配电箱8设置在盾构管片A截面8点~9点钟位置,线缆挂架7设置在盾构管片A截面9点~10点钟位置,高压电缆9a设置在泥水盾构管片A截面8点~9点钟位置或土压盾构管片A截面3点~4点钟位置。

电瓶车轨枕1b底部两端位置为与盾构管片A相适应的弧形结构,电瓶车轨枕1b底部中间位置开有过水槽1c;循环水系统宜采用DN100的镀锌钢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水管挂架3d中的进水管3a、回水管3b和污水管3c,水管挂架3d固定在盾构管片A上。水管挂架3d采用50角钢与40方钢加工,采用6mm钢板开φ30通孔与管片螺栓相连,焊接角度根据管片尺寸确定。水管挂架3d包括挂架立杆3d1,挂架立杆3d1上连接有与其垂直的三个挂架支撑3d2,挂架立杆3d1的顶部垂直连接有与挂架支撑3d2反向设置的挂架连接板3d3,挂架连接板3d3开有可与盾构管片相固定的螺栓孔。水管挂架3d固定在隧道4~5点位的管片螺栓上,宜每3米间隔布置,水管挂架3d喷涂银色镀锌油漆。

泥浆管路专门针对泥水循环盾构机,包括进浆管4a和排浆管4b,均采用壁厚12mm的 DN300无缝钢管;泥浆管路内部采用自动焊机进行耐磨堆焊;排浆管4b易磨损部位采用双金属复合管;泥浆管挂架采用50角钢与40方钢加工,采用6mm钢板开φ30通孔与管片螺栓相连,焊接角度根据管片尺寸确定。固定在隧道3点~4点钟位置的管片螺栓上,宜每隔3米布置,泥浆管挂架喷涂银色镀锌油漆。

线缆挂架7采用50角钢加工,等间距加工6个R20mm通孔用于固定绝缘瓷瓶7h,采用6mm钢板开φ30mm通孔与管片螺栓相连,焊接角度根据管片尺寸确定;线缆挂架7涂铁红色防锈底漆,隧道内临时用电采用220V电压等级;线缆挂架7固定在隧道左侧10~11点位的管片螺栓上按照8米间隔等间距布置;布线顺序从上到下依次为相线7a、零线7b、地线7c、通讯光纤7d、动力电缆7e、照明灯带7f;线缆挂架7下部设置有应急照明灯7g,应急照明灯7g宜每60米间隔布置,隧道正常作业时,必须保证应急照明灯7g处在正常充电状态;配电箱8内设置的断路开关应有漏电保护功能,配电箱8箱体表面粘贴有电危险等警戒标识,箱内粘贴巡检记录表,进出电缆线用绝缘尼龙扎带捆绑,走线美观、整齐,配电箱8宜每100米间隔布置。

警示灯箱5内容为“限速5公里”以及“禁止翻越护栏等字样”,警示灯箱5固定在管片断面2点~3点位的管片螺栓上,宜每30米间隔布置。

高压电缆9a架设在等间距设置的高压电缆挂钩9b上,高压电缆挂钩9b下部为带有绝缘层9c的U型槽结构,高压电缆挂钩9b上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有与盾构管片A固定的螺栓孔。高压电缆9a使用高压电缆挂钩9b固定于管片衬砌环上,当盾构机为土压盾构时固定于3~4点位,当盾构机为泥水盾构时固定于8~9点位,宜每3米间隔布置,高压电缆挂钩9b采用φ12mm圆钢加工,采用6mm钢板开φ30mm通孔与管片螺栓相连,高压电缆挂钩9b喷涂铁红色防锈底漆。

人行步道10包括沿隧道轴向等间距设置的步道立杆10a,相邻设置的步道立杆10a间从高到低依次设置有与其垂直固定的步道连杆10f、步道扶手10b和步道支架10d,步道支架10d和步道立杆10a下部固定有步道斜撑10e,步道支架10d上部设置有钢丝网10c,步道立杆10a背部设置有灭火器11。人行步道10在步道立杆10a上焊接6mm厚钢板,钢板上开30mm通孔并与管片螺栓连接固定,具体尺寸根据管片尺寸和螺栓孔角度而定;人行步道整体喷涂灰色防锈底漆,步道支架10d正面及两侧粘贴红白警戒色条,同时在步道扶手10b每隔30米位置悬挂如“小心跌落”、“禁止翻越”的安全标示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