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破碎顶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3927发布日期:2018-06-12 22:58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偏心破碎顶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碎顶管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偏心破碎顶管机。



背景技术:

顶管机作为一种施工设备,多应用于城市管道、隧道、涵洞等场所的挖掘工作。在进行泥土开挖时,普通顶管机无法对遇到的较大砖石进行及时的轧碎及排出,虽然偏心顶管机可能通过偏心运动对砖石进行轧碎及排出,但较大的砖石会影响顶管机的直线挖掘,导致顶管机在挖掘过程中发生偏转,影响挖掘工程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偏心破碎顶管机,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偏心顶管机在挖掘过程易因砖石影响,导致挖掘方向偏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偏心破碎顶管机,包括传动装置、泥水仓、动力仓和纠偏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少齿差传动机构和偏心轴;所述少齿差传动机构包括密封装置、少齿差传动外齿和少齿差传动内齿,所述少齿差传动内齿套在偏心轴外侧,所述密封装置设于少齿差传动外齿和少齿差传动内齿之间;所述泥水仓套在少齿差传动外齿外侧,并与动力仓固定连接,所述动力仓与少齿差传动外齿或少齿差传动内齿固定连接;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纠偏仓和纠偏油缸,所述纠偏仓一端套在动力仓外侧,所述纠偏油缸分别与纠偏仓、动力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顶管机还包括刀盘、轴承、动力电机,所述刀盘与所述动力仓分别与少齿差传动内齿、少齿差传动外齿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轴的一端与刀盘通过轴承相连,所述偏心轴的另一端与动力电机相连;所述动力仓内设有稳定腔,所述偏心轴安装在稳定腔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为浮动油封,所述浮动油封包括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座、第一弹性密封环、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座内设有用于限定第一弹性密封环和第一密封环的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弹性密封环安装在第一容腔内,所述第一密封环通过第一弹性密封环固定在第一容腔内;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二密封座、第二弹性密封环、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座内设有用于限定第二弹性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弹性密封环安装在第二容腔内,所述第二密封环通过第二弹性密封环固定在第二容腔内;所述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相接触,所述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相接触的面上设有凸起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管机包括联接仓,所述与纠偏仓远离动力仓的一端与联接仓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联接仓内设有摄像头。

更进一步地,所述联接仓内还设有光靶。

更进一步地,所述联接仓上还设有观察窗。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管机还包括排泥管、旁通阀,所述排泥管分别与旁通阀、动力仓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纠偏装置,利用纠偏装置对顶管机挖掘方向进行纠正,防止顶管机因砖石等阻力影响导致方向偏移,确保顶管机可以进行直线挖掘。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采用少齿差传动机构,使偏心轴在进行单次旋转时,刀盘可以在偏心轴的带动进行多次偏心运动,有效提高了刀盘的偏心旋转效率,进而提高刀盘对砖石的轧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联接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反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视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旁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偏心破碎顶管机,如图1所示,包括传动装置、泥水仓2、动力仓5和纠偏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少齿差传动机构和偏心轴43;所述少齿差传动机构包括密封装置3、少齿差传动外齿41和少齿差传动内齿42,所述少齿差传动内齿42套在偏心轴43 外侧,所述密封装置3设于少齿差传动外齿41和少齿差传动内齿42之间;所述泥水仓2套在少齿差传动外齿41外侧,并与动力仓5固定连接,所述动力仓5与少齿差传动外齿41或少齿差传动内齿42固定连接;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纠偏仓7和纠偏油缸6,所述纠偏仓7一端套在动力仓5 外侧,所述纠偏油缸6分别与纠偏仓7、动力仓5相连。

可选的,所述顶管机还包括刀盘1、轴承44、动力电机8,所述刀盘1与所述动力仓5分别与少齿差传动内齿42、少齿差传动外齿41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轴43的一端与刀盘1通过轴承 44相连,所述偏心轴43的另一端与动力电机8相连;所述动力仓5内设有稳定腔51,所述偏心轴43安装在稳定腔51内。

其中,如图1所示,偏心轴43外侧设有多个轴承44,并通过多个轴承44与刀盘1、少齿差传动内齿42、动力仓5相连。动力仓5与纠偏仓7的套合结构之间具有卡扣结构,使动力仓5 可以固定安装在纠偏仓7内,且动力仓5相对于纠偏仓7可以进行小角度偏转。纠偏油缸6两端通过固定轴分别与纠偏仓7、动力仓5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采用少齿差传动机构,使偏心轴43在进行一次旋转时,刀盘1可以在偏心轴43的带动进行多次偏心运动,有效提高了刀盘1的偏心旋转效率,进而提高刀盘1 对砖石的轧碎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采用纠偏装置,利用纠偏装置对顶管机挖掘方向进行纠正,防止顶管机因砖石等阻力影响导致方向偏移,确保顶管机可以进行直线挖掘。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稳定腔51,对偏心轴43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确保偏心轴43可以稳定工作。

特别的,如图2所示,所述密封装置3为浮动油封3,所述浮动油封3包括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座31、第一弹性密封环32、第一密封环33,所述第一密封座31内设有用于限定第一弹性密封环32和第一密封环33的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弹性密封环32安装在第一容腔内,所述第一密封环31通过第一弹性密封环32固定在第一容腔内;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二密封座34、第二弹性密封环35、第二密封环36,所述第二密封座34 内设有用于限定第二弹性密封环35和第二密封环36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弹性密封环35安装在第二容腔内,所述第二密封环34通过第二弹性密封环35固定在第二容腔内;所述第一密封环 33与第二密封环36相接触,所述第二密封环36与第一密封环31相接触的面上设有凸起结构37。

其中,如图2所示,凸起结构37与第二密封环36为一体化结构,凸起结构37的存在使第二密封环36与第一密封环33之间的空隙间隔逐渐减小,进而使第一密封环33与第二密封环36 之间具有迷宫密封的效果。如图2所示,第一密封座31设于少齿差顶管机传动内齿42上,并与少齿差顶管机传动内齿42为一体化结构,第二密封座34设于少齿差顶管机传动外齿41上,并与少齿差顶管机传动外齿41为一体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浮动油封3的第二密封环36上设置凸起结构37,使第一密封环33 与第二密封环36之间的空隙间隔逐渐减小,形成迷宫密封结构。在机油通过第一密封环33与第二密封环36的接触面时会由于迷宫密封而产生节流效应,减少机油的泄漏,达到阻漏、密封的目地,提高浮动油封3的密封效果,在第一密封环33与第二密封环36之间发生结构偏移时,仍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特别的,如图3所述顶管机包括联接仓9,所述与纠偏仓7远离动力仓5的一端与联接仓9 固定连接。

特别的,如图4所示,所述联接仓9内设有摄像头10。

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摄像头10安装在联接仓9内侧上壁,摄像头10朝向动力电机8 方向。

特别的,如图5所示,所述联接仓9内还设有光靶11。

其中,如图5所示,光靶11安装在联接仓9的内侧上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联接仓9内设置光靶11,并利用激光对光靶11进行照射,使摄像头10可以通过观察激光光点在光靶11上的偏移情况确定顶管机是否在进行直线挖掘。

特别的,如图6所示,所述联接仓9上还设有观察窗12。

其中,如图6所示,观察窗12安装在摄像头10与反光镜11之间的联接仓9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联接仓9上设置观察窗12,便于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窗12监测顶管机内部的工作状态。

特别的,如图7所示,所述顶管机还包括排泥管13、旁通阀14,所述排泥管13分别与旁通阀14、动力仓5相连。

其中,如图7所示,泥水仓2、动力仓5、少齿差传动外齿41组成泥水腔15,排泥管13穿过动力仓5,并与泥水腔15相连通。

在进行挖掘工作时,若泥水腔15中泥水量过多时,可开启旁通阀14,使泥水腔15中泥水可通过旁通阀14泄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采用排泥管13、旁通阀14,可以安全有效的除去顶管机挖掘过程中所产生的泥水,防止过量泥水影响顶管机工作,提高顶管机工作效率。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