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井辅助携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1167发布日期:2018-08-28 22: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气井辅助携液系统,包括气井和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井的井口塞有采油树,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一油管的一端穿过所述采油树伸入所述气井内,其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端连接,一回流管的一端穿过所述采油树伸入所述气井内的油气储层深度处,其另一端通过增压泵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通,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只允许气流从所述增压泵流向所述气井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增压泵与所述采油树之间,所述第二输出端通过输气管连接远程的储气端以向所述储气端输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井辅助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三输出端,一安全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输气管,所述安全管上设有自动气阀,一压力预警器设于气液分离装置或者所述自动气阀和所述第三输出端之间的所述安全管上,用于监测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内的气压,所述自动气阀与所述压力预警器连接以在所述压力预警器发出预警信号时自动打开使所述安全管与所述输气管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井辅助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内设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所述第一分离室的室壁包括分离挡板和位于所述分离挡板相对两侧的且相对所述分离挡板弯折或者弯曲的二汇流板,所述分离挡板上设有若干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相对两端分别向对应的所述汇流板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汇流板与所述中空腔的内壁无缝连接且所述汇流板上开设有气孔,所述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室且正对所述分离挡板设置,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分离室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井辅助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室与所述第一分离室之间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气孔,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室的下端,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三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二分离室的上端,至少一滤网横置于所述第二分离室的上端和下端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井辅助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为向上拱起的弧形结构,所述滤网包括上下设置的细网和粗网,以及位于所述粗网和所述细网之间的液体通道,所述细网的网孔孔径小于所述粗网的网孔孔径,所述液体通道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水管与所述中空腔的底部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井辅助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挡板为弧形结构,向远离所述输入端所在的方向拱起。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井辅助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的内壁为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远离所述中空腔的一侧设有保温层,在所述防水层与所述保温层之间设有加热层,一温度传感器伸入所述中空腔内用于监测所述中空腔内的温度。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井辅助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下端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向下连接有截止阀,所述中空腔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分离室和所述第二分离室的下端连通的积液区,所述积液区的下端设置有所述排液管,所述积液区的底部为弧形,所述排液管连通所述积液区的最低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井辅助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区内设有液面感应器,所述液面感应器与所述截止阀通信连接或者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积液区内的液面的高度来控制所述截止阀的关断或者打开。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井辅助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和所述输气管上均安装有起开关作用的主阀门,所述油管、所述回流管和所述输气管上都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控对应的管道内的压力,且这些压力传感器均与监控中心连接用于向所述监控中心传输其监测的压力信息,一流量计位于所述安全管与所述输气管连通之处后的所述输气管上,所述流量计与监控中心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