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凝高强快速张拉锚索的注浆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61533发布日期:2018-06-01 06:14阅读:19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隧道加固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速凝高强快速张拉锚索的注浆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广泛地应用在桥梁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电力工程、水利工程和地质工程。然而在隧道大跨断面具有断面大、岩石风化、岩石裂隙发育等特点情况下,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问题是大跨断面隧道施工面临的最大技术难题,因此锚索预应力更需要及时进行施工,以达到隧道换向的快速封闭,不及时对隧道进行开挖后加固处理,很容易造成隧道失稳坍塌,大大地增加了隧道施工的安全风险,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隧道报废。

然而,现有的锚索预应力施工过程中,锚索注浆容易不密实,注浆时间较长,造成隧道的长时间不封闭,容易导致隧道的失稳。因此,设计一种快速施做锚索的方法是促进隧道快速封闭成环、维持隧道稳定的技术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凝高强快速张拉锚索的注浆施工方法,其能够一次完成注浆,保证良好的注浆效果和质量,达到快速张拉锚索、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速凝高强快速张拉锚索的注浆施工方法,包括锚索钻孔、锚索安装、锚索注浆、锚索张拉的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注浆工序是在安装有锚索的锚索孔内进行注浆,所述锚索孔内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注浆管、第二注浆管、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注浆管、第二注浆管及第一排气管均贯穿锚索孔的自由段并伸入锚固段,所述第二排气管伸入至锚索孔的孔底,所述第二排气管、第二注浆管、第一注浆管和第一排气管伸入锚索孔内的长度按顺序缩短;所述锚索注浆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S11:准备硫铝酸盐水泥,并根据现场试验选定硫铝酸盐水泥的注浆配合比;

S12:通过第一注浆管对自由段进行封孔注浆;

S13:先后通过第一注浆管和第二注浆孔对锚固段进行注浆;

S14:注浆完成后,检验锚索注浆效果是否合格。

本发明针对大跨断面隧道施工技术难点和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设计出一种速凝高强快速张拉锚索的注浆施工方法,所述注浆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硫铝酸盐水泥注浆,能在注浆完成1天后达到设计的张拉强度,达到快速张拉的目的,提高施工效率,张拉可以在注浆完成后2-3天进行,较原有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节省约25天。

2)采取先自由段封孔注浆、后锚固段注浆的方法可以在后期注浆达到较大的注浆压力,达到好的注浆效果和质量,保证注浆饱满,确保锚索张拉力达到设计要求,且操作过程简单实用,可一次性完成。

3)该注浆施工方法有效满足了工期、质量、安全等项目目标,便于预应力锚索在施工中大量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所述注浆施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隧道开挖后锚索预应力施做时间长,从而影响隧道结构稳定、耐久及运营安全的技术难题。

进一步地,步骤S11具体为:准备硫铝酸盐水泥,根据现场试验先确定硫铝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再确定外加剂的掺量,然后选定硫铝酸盐水泥的注浆配合比。

进一步地,步骤S12具体为:从第一注浆管往锚索孔内注入硫铝酸盐水泥,直至自由段注浆完毕,以封孔注浆方式形成锚索孔内自由段的止浆段。

进一步地,步骤S13具体为:步骤S12的自由段封孔注浆完成1.5~2.0小时后,从第一注浆管往锚索孔内注入硫铝酸盐水泥,直至不能注浆为止,接着从第二注浆管往锚索孔内补充注浆,直至第二排气管排出浓浆为止,完成锚固段注浆。

进一步地,步骤S13中,从第二注浆管往锚索孔内补充注浆的压力最大达到8MPa。

进一步地,所述锚索张拉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S21:完成锚索注浆工序后,待注浆料终凝后及时安装锚垫墩;

S22:安装好锚具、夹片和千斤顶,使锚具底座顶面与锚索孔的钻孔轴线垂直;

S23:当水泥浆强度达到30MPa后,进行锚索张拉。

进一步地,步骤S21中,安装锚垫墩时采用高强锚固剂进行找平。

进一步地,步骤S22还包括:清除锚具、夹片和锚索张拉部分的泥砂、锈蚀层或其它污物,有利于步骤S23中锚索张拉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步骤S23中,锚索张拉时的加载速率控制在设计预应力的0.1/min,卸荷载速率控制在设计预应力的0.2/min,且千斤顶的出力方向与锚索在同一轴线上。

步骤S23中,锚索整体张拉分六级进行,张拉程序为:第一级张拉力由0增至设计预应力的10%,第二级张拉力由设计预应力的10%增至设计预应力的40%,第三级张拉力由设计预应力的40%增至设计预应力的60%,第四级张拉力由设计预应力的60%增至设计预应力的80%,第五级张拉力由设计预应力的80%增至设计预应力的100%,第六级张拉力由设计预应力的100%增至设计预应力的120%,每级张拉完毕及升级前均测出锚索伸长值并做好记录,每级张拉持续荷载的时间不小于5分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步骤S12的锚索孔内自由段封孔注浆的示意图;

图2为步骤S22的锚索孔内锚固段注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的速凝高强快速张拉锚索的注浆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一、锚索钻孔:对隧道围岩需要加固的位置钻设锚索孔。

二、锚索安装:将锚索安装在锚索孔内,具体是:将绑扎好第一注浆管A、第二注浆管B、第一排气管C和第二排气管D的锚索编束推进到锚索孔内,并确定好锚固段和自由段。

所述第一注浆管A、第二注浆管B、第一排气管C和第二排气管D均设置在锚索孔内,并与外部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注浆管A、第二注浆管B及第一排气管C均贯穿锚索孔的自由段并伸入锚固段,所述第二排气管D伸入至锚索孔的孔底,所述第二排气管D、第二注浆管B、第一注浆管A和第一排气管C伸入锚索孔内的长度按顺序缩短。

三、锚索注浆:在安装有锚索的锚索孔内进行注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准备硫铝酸盐水泥,根据现场试验先确定硫铝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再确定如缓凝剂等外加剂的掺量,然后选定硫铝酸盐水泥的注浆配合比。

S12:如图1所示,从第一注浆管A往锚索孔内注入硫铝酸盐水泥,直至自由段注浆完毕,以封孔注浆方式形成锚索孔内自由段的止浆段①。

S13:如图2所示,步骤S12的自由段封孔注浆完成1.5~2.0小时后,从第一注浆管A往锚索孔内注入硫铝酸盐水泥,直至不能注浆为止,形成锚固段中的注浆段②。接着从第二注浆管B往锚索孔内补充注浆,直至第二排气管D排出浓浆为止,补充注浆的压力最大达到8MPa,形成锚固段中的注浆段③,完成锚固段注浆。

S14:注浆完成后,检验锚索注浆效果是否合格。

四、锚索张拉:对安装好的锚索进行张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完成锚索注浆工序后,待注浆料终凝后及时安装锚垫墩,安装锚垫墩时采用高强锚固剂进行找平。

S22:安装好锚具、夹片和千斤顶,使锚具底座顶面与锚索孔的钻孔轴线垂直,并清除锚具、夹片和锚索张拉部分的泥砂、锈蚀层或其它污物。

S23:当水泥浆强度达到30MPa后,进行锚索张拉。

具体地,锚索张拉时的加载速率控制在设计预应力的0.1/min,卸荷载速率控制在设计预应力的0.2/min,且千斤顶的出力方向与锚索在同一轴线上。

锚索整体张拉分六级进行,张拉程序为:第一级张拉力由0增至设计预应力的10%,第二级张拉力由设计预应力的10%增至设计预应力的40%,第三级张拉力由设计预应力的40%增至设计预应力的60%,第四级张拉力由设计预应力的60%增至设计预应力的80%,第五级张拉力由设计预应力的80%增至设计预应力的100%,第六级张拉力由设计预应力的100%增至设计预应力的120%。每级张拉完毕及升级前均测出锚索伸长值并做好记录,每级张拉持续荷载的时间不小于5分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