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自移式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1877发布日期:2018-09-07 22:59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综合机械化采煤巷道支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循环自移式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现代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顺槽的支护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工作面采煤作业、通风和安全。巷道地质条件复杂,岩层的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分布不同,顺槽巷道工作面的开采震动会使巷道应力加大,顶板下沉或脱落,巷道两帮也会向内收缩,直接影响采煤作业和人员安全,尤其在综采工作面前方20米左右,受综采工作面前方应力集中的影响,巷道会大量收缩变形,超前压力特别大。因此在超前支护20米以外只能采用多排单体液压支柱加棚梁形式等较为落后的支护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巷道内行人及操作人员的安全难以完全保障。此外,现行的超前支架在顶板较破碎的巷道、煤巷、沿空留巷顺槽等,由于反复支撑对顶板的破坏而无法使用。另外,上述超前支架质量重移架困难且速度较慢,费时费力。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超前支架进行改进以解决现行的超前支架在顶板较破碎的巷道、煤巷、沿空留巷顺槽等,由于反复支撑对顶板破坏而无法适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循环自移的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巷道支护支架对巷道顶板的反复支撑,移架速度较慢,操作复杂等问题,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循环自移式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辅助悬挂支架、端头液压支架和并排于辅助悬挂支架与端头液压支架之间的支撑梁组件;还包括用于移动支撑梁组件的挠性传动装置,所述挠性传动装置包括挠性元件和用于带动挠性元件的主动轮、被动轮;所述支撑梁组件包括底座、用于支撑顶板的支撑梁和设置在底座上用于升降支撑梁并与支撑梁铰接的立柱;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与挠性元件配合的吊耳,所述的主动轮和被动轮上均设置有与吊耳配合的用于传送支撑梁组件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辅助悬挂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辅助悬挂支架平移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支撑梁组件设置有多个,其一个或若干个支撑梁上设置有用于使挠性元件与支撑梁组件能够适应顶板高低变化的压轮,所述压轮位于吊耳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吊耳上设置有通孔或下开口槽,所述挠性元件穿过通孔或下开口槽用于吊挂每一个支撑梁组件。

进一步,所述辅助悬挂支架包括机座ⅰ和用于支撑顶板的顶梁ⅰ,所述端头液压支架包括用于支撑顶板的顶梁ⅱ,所述主动轮和被动轮分别设置于顶梁ⅰ和顶梁ⅱ上且相对设置。

进一步,所述顶梁ⅰ内设置有用于临时支撑顶板的伸缩梁和用于驱动伸缩梁向端头液压支架方向伸缩的驱动元件。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其包括推移千斤顶,所述推移千斤顶的固定设置于机座ⅰ,活动端朝向与其相邻的支撑梁组件的底座设置。

进一步,所述下开口槽开口处设置有用于防止挠性元件与支撑梁脱离的锁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吊挂转移的方式能够快速、高效的、长距离的将支撑梁组件进行移架且移架作业简单方便。本发明有效减少了对巷道顶板的反复支撑的次数,避免了对顶板的破坏,极大的提高了顶板的使用寿命,同时方便了顶板的维护,减少对顶板的维护次数,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本发明的其他有益效果将结合下文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机座ⅰ;2、导向梁;3、顶梁ⅰ;4、伸缩梁千斤顶;5、伸缩梁;6、钢丝绞车转轮;7、顶梁ⅱ;8、推移千斤顶;9、支撑梁;10、立柱;11、底座;12、压轮;13、钢丝绳;14、端头液压支架;15、辅助悬挂支架;16、机座ⅱ;17、吊耳;18、通孔;1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循环自移式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辅助悬挂支架15、端头液压支架14和并排于辅助悬挂支架15与端头液压支架14之间的支撑梁组件;还包括用于移动支撑梁组件的挠性传动装置,所述挠性传动装置包括挠性元件和用于带动挠性元件的主动轮、被动轮;所述支撑梁组件包括底座11、用于支撑顶板的支撑梁9和设置在底座11上用于升降支撑梁9并与支撑梁9铰接的立柱10;所述支撑梁9上设置有与挠性元件配合的吊耳17,所述的主动轮和被动轮上均设置有与吊耳17配合的用于传送支撑梁组件的凹槽19。当然本发明还包括用于驱动主动轮的驱动设备,其可以是普通的拖动电机也可以步进电机。进一步的,所述挠性元件可以是麻绳、锁链、链条或下文中的钢丝绳13;所述主动轮、被动轮因挠性元件选择不同而不同,例如:当挠性元件选择链条时,所述主动轮、被动轮均为链轮,又如,当挠性元件选择是下文中钢丝绳13,所述主动轮或被动轮为钢丝绞车转轮6,在此不再赘述。下文中将以挠性元件选择是钢丝绳13,所述主动轮选择是钢丝绞车转轮6为例在工作原理部分做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悬挂支架1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辅助悬挂支架15平移的驱动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组件设置有多个,其一个或若干个支撑梁9上设置有用于使挠性元件与支撑梁组件能够适应顶板高低变化的压轮12,所述压轮12位于吊耳17的两侧。由于支护长度较长,一般都在20m以上,当巷道顶板高低不平时,通过支撑梁组件安装一个压轮12能够适当的调整钢丝绳13,使钢丝绳13与支撑梁组件能够适应顶板的高低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吊耳17上设置有通孔18或下开口槽,所述钢丝绳13穿过通孔18或下开口槽用于吊挂每一个支撑梁。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对钢丝绳13进行支托防止其由于过长而下垂,同时还有迫使钢丝绳13趋于直线的作用使钢丝绳13运动更平稳;另一方面吊耳17在支撑梁组件移架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与主动轮和被动轮上的凹槽19啮合完成支撑梁组件在钢丝绳13上半周和下半周之间的转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悬挂支架15包括机座ⅰ1和用于支撑顶板的顶梁ⅰ3,所述端头液压支架14包括机座ⅱ16和用于支撑顶板的顶梁ⅱ7,所述主动轮和被动轮分别设置于顶梁ⅰ3和顶梁ⅱ7上且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梁ⅰ3内设置有用于临时支撑顶板的伸缩梁5和用于驱动伸缩梁5向端头液压支架14方向伸缩的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优先选用下文中的伸缩梁千斤顶4,设置伸缩梁5避免顶板无支撑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其包括推移千斤顶8,所述推移千斤顶8的固定设置于机座ⅰ1,活动端朝向与其相邻的支撑梁组件的底座11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开口槽开口处设置有用于防止挠性元件与支撑梁脱离的锁扣,所述锁扣优先选用可开合锁扣,便于在必要时支撑梁组件从钢丝绳13人为的取下以方便更换或交换或维修支撑梁组件。所述开合锁扣采用类似货车车厢上的可开合锁扣,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工作原理:靠近端头液压支架14的由支撑梁9、立柱10、底座11、压轮12的支撑梁组件为第一个移动,将支撑梁组件下降脱离巷道顶板,然后整个支撑梁组件通过支撑梁上的耳板孔吊挂在钢丝绳上,启动包括钢丝绞车转轮6与钢丝绳13的液压钢丝绞车(图中未标识),通过钢丝绳13的顺时针转动,将支撑梁组件从钢丝绳13上半周传动到钢丝绳13下半周,最终传送到钢丝绞车转轮6处。从上半周传动到下半周是通过支撑梁9上的耳板与钢丝绞车转轮6上的凹槽进行啮合,钢丝绞车转轮6转动后,将支撑梁组件从上方钢丝绳13转动到下方钢丝绳13,从下方钢丝绳13一直传送到辅助液压支架上安装的钢丝绞车转轮6处。采用同样的方法将支撑梁9上的耳板17与钢丝绞车转轮6上的凹槽19进行啮合,使支撑梁组件再转到上方钢丝绳13的上半周上。将辅助悬挂支架15的伸缩梁5收回,然后将支撑梁组件移动到伸缩梁5所支撑的区域,通过工人辅助进行支撑巷道顶板。

由于支护长度较长,一般都在20m以上,当巷道顶板高低不平时,通过支撑梁组件安装一个压轮12能够适当的调整钢丝绳13,使钢丝绳13与支撑梁组件能够适应顶板的高低变化。主液压支架14移动一个步距,则钢丝绳13放松,然后辅助悬挂支架15降架,通过推移千斤顶8顶住支撑梁组件的底座11,推移千斤顶8活塞杆伸出,辅助悬挂支架15移动一个步距,然后升架支撑巷道顶板,伸缩梁5伸出,临时支护顶板,等待下一个支撑梁组件到达伸缩梁5支撑的区域,以此类推,循环进行,方便迅速。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