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配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2705发布日期:2019-02-01 19:1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流体配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配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流体配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运动过程中,常常涉及到俯冲、冲击等行程长,力道大的工况,例如基础工程处理过程中的冲击钻,在钻头和钻杆升起释放后,钻头产生自由落体的俯冲力对地面进行挤压,多次冲击后形成基孔,钻头钻杆落体运动过程中,钢丝绳是直接与固定的收卷装置连接,收卷装置的作用是在钻头钻杆上升时收卷钢丝绳,下降过程中释放钢丝绳,存在的问题是:

自由下落的钻头钻杆高度随桩孔的钻进深度在不断发生改变,钻头钻杆释放后与桩孔底部接触时,卷扬绳施加给收卷装置的拉伸惯性不恒定,易造成冲击设备振抖过大,偏离原有桩孔,影响桩基的成孔质量;

收卷装置受力后无缓冲,容易损伤相关的旋转部件,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体配重装置,结构简单,采用在箱体内设置配重箱,配重箱与冲击设备的收卷装置连接,配重箱内设置流动体,冲击装置与复位机构连接与流动体对应,配重箱升降使冲击装置对流动体冲击挤压,流动体排出后降低配重箱的重量,配重箱的重量由钻头钻杆俯冲力自动调整,适应性好,不易造成冲击设备振抖偏移,降低了收卷装置的冲击力,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体配重装置,它包括箱体、流动体、复位机构和冲击装置;所述流动体位于箱体内悬空的配重箱内;所述复位机构与冲击装置连接;所述冲击装置位于流动体上部或下部;所述冲击装置对流动体冲击挤压使其流动;所述流动体流动排出降低配重箱的配重。

所述箱体为中空的结构体,内部设置中空的配重箱,配重箱内设置多个向下倾斜的中空溢出管,溢出管位于流动体内。

所述流动体为有利于从溢出管通过的砂砾或钢珠。

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与冲击装置连接的弹簧和钢丝绳。

所述冲击装置为四个柱状体相互铰接的菱形结构,上顶角与复位机构连接,下顶角与流动体对应,两侧顶角与钢丝绳连接。

所述冲击装置包括与固定座连接的推杆、与推杆连接的推力柱;所属固定座与复位机构和钢丝绳连接,推力柱深入配重箱内。

所述冲击装置位于配重箱内、流动体的上部。

所述冲击装置位于箱体内的下部,推力柱与配重箱滑动配合。

如上所述的流体配重装置的操作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s1,向上拉动配重箱,菱形的冲击装置向下运动冲击流动体,弹簧伸展,流动体受挤压后从溢出管溢出进入箱体内;

s2,释放配重箱,弹簧回缩拉动菱形的冲击装置复位,配重箱内的流动体下降,配重箱重量随之降低;

s3,向上拉动配重箱,冲击装置的推力柱向配重箱底部滑动,流动体下降;

s4,释放配重箱,冲击装置的推力柱向上挤压流动体,流动体受挤压后从溢出管溢出进入箱体内,配重箱重量随之降低;

冲击装置位于流动体上部时,重复s1、s2完成配重;

冲击装置位于流动体下部时,重复s3、s4完成配重。

一种流体配重装置,它包括箱体、流动体、复位机构和冲击装置,通过在箱体内设置配重箱,通过配重箱与冲击设备的收卷装置连接,通过配重箱内设置流动体,冲击装置与复位机构连接与流动体对应,通过收卷装置拉动配重箱升降使冲击装置对流动体冲击挤压,通过从配重箱内排出部分流动体降低配重箱的重量,配重箱的重量由钻头钻杆俯冲力自动调整。本发明克服了原桩基成孔冲击设备易振抖偏移桩孔,损伤部件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好,不易造成冲击设备振抖偏移,降低了收卷装置的冲击力,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冲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冲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使用状态图。

图中:箱体1,配重箱11,溢出管12,流动体2,复位机构3,弹簧31,钢丝绳32,冲击装置4,固定座41,推杆42,推力柱4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中,一种流体配重装置,它包括箱体1、流动体2、复位机构3和冲击装置4;所述流动体2位于箱体1内悬空的配重箱11内;所述复位机构3与冲击装置4连接;所述冲击装置4位于流动体2上部或下部;所述冲击装置4对流动体2冲击挤压使其流动;所述流动体2流动排出降低配重箱11的配重。结构简单,通过在箱体1内设置配重箱11,通过配重箱11与冲击设备的收卷装置连接,通过配重箱11内设置流动体2,冲击装置4与复位机构3连接与流动体2对应,通过收卷装置拉动配重箱11升降使冲击装置4对流动体2冲击挤压,通过从配重箱11内排出部分流动体2降低配重箱11的重量,配重箱11的重量由钻头钻杆俯冲力自动调整,适应性好,不易造成冲击设备振抖偏移,降低了收卷装置的冲击力,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箱体1为中空的结构体,内部设置中空的配重箱11,配重箱11内设置多个向下倾斜的中空溢出管12,溢出管12位于流动体2内。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时,盛装流动体2的配重箱11位于中空的箱体1内,箱体1与冲击设备固定,配重箱11上部与冲击设备收卷装置的卷扬绳连接,卷扬绳收放时拉动配重箱11升降,向下倾斜的中空溢出管12用于在流动体2受挤压时排出部分流动体2,流动体2的排出量是根据冲击装置4对其冲击大小发生改变,适应性更好。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流动体2为有利于从溢出管12通过的砂砾或钢珠。结构简单,固体状的砂砾或钢珠在受到冲击挤压时,不易飞溅,无菱角,摩擦力小,便于冲击装置4插入,便于从溢出管12排出。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复位机构3包括与冲击装置4连接的弹簧31和钢丝绳32。结构简单,使用时,弹簧31用于复位冲击装置4,钢丝绳32用于连接冲击装置4;冲击装置4位于流动体2上部时,钢丝绳32一端与冲击装置4连接,另一端与箱体1底部连接;冲击装置4位于流动体2下部时,钢丝绳32一端与冲击装置4连接,另一端与箱体1上部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冲击装置4为四个柱状体相互铰接的菱形结构,上顶角与复位机构3连接,下顶角与流动体2对应,两侧顶角与钢丝绳32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由四个柱状体相互铰接的菱形结构的冲击装置4受到配重箱11向上拉伸后,与复位机构3连接的上顶角和与流动体2对应的下顶角逐步缩小,向下俯冲挤压流动体2,与此同时,与钢丝绳32连接的两侧顶角逐步扩大,冲击力道大,复位快。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冲击装置4包括与固定座41连接的推杆42、与推杆42连接的推力柱43;所属固定座41与复位机构3和钢丝绳32连接,推力柱43深入配重箱11内。结构简单,使用时,板状的固定座41上侧面与推杆42连接支撑推力柱43,下面与复位机构3连接复位,配重箱11向上拉伸后,推力柱43逐步脱离配重箱11,流动体2下降,配重箱11释放时,推力柱43挤压流动体2。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冲击装置4位于配重箱11内、流动体2的上部。结构简单,使用时,位于流动体2上部的冲击装置4直接对流动体2进行冲击,流动体2排出速度较快,适用于频率较高的冲击设备;优选地,冲击后的流动体2容易形成凹坑,配重箱11内壁设置与伸缩气缸连接的推平板,将冲击形成后的凹坑推平,有利于承受冲击设备连续的冲击,缓冲效果更好。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冲击装置4位于箱体1内的下部,推力柱43与配重箱11滑动配合。结构简单,使用时,位于流动体2下部的冲击装置4采用挤压的方式排出流动体2,挤压式,推力柱43始终与流动体2接触,由推力柱43逐步伸缩挤压流动体2,流动体2排出速度较慢,适应于冲击力较大,频率较低的冲击设备。

优选的方案中,如上所述的流体配重装置的操作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s1,向上拉动配重箱11,菱形的冲击装置4向下运动冲击流动体2,弹簧31伸展,流动体2受挤压后从溢出管12溢出进入箱体1内;

s2,释放配重箱11,弹簧31回缩拉动菱形的冲击装置4复位,配重箱11内的流动体2下降,配重箱11重量随之降低;

s3,向上拉动配重箱11,冲击装置4的推力柱43向配重箱11底部滑动,流动体2下降;

s4,释放配重箱11,冲击装置4的推力柱43向上挤压流动体2,流动体2受挤压后从溢出管12溢出进入箱体1内,配重箱11重量随之降低;

冲击装置4位于流动体2上部时,重复s1、s2完成配重;

冲击装置4位于流动体2下部时,重复s3、s4完成配重。该方法简单有效地降低了冲击设备钻头钻杆对收卷装置和设备本身造成的不恒定的冲击惯性力,避免设备振抖影响桩孔成孔质量,使收卷装置具有较好的缓冲,避免损伤旋转部件,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如上所述的流体配重装置,安装使用时,在箱体1内设置配重箱11,通过配重箱11与冲击设备的收卷装置连接,配重箱11内设置流动体2,冲击装置4与复位机构3连接与流动体2对应,收卷装置拉动配重箱11升降使冲击装置4对流动体2冲击挤压,从配重箱11内排出部分流动体2降低配重箱11的重量,配重箱11的重量由钻头钻杆俯冲力自动调整,适应性好,不易造成冲击设备振抖偏移,降低了收卷装置的冲击力,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安装使用时,盛装流动体2的配重箱11位于中空的箱体1内,箱体1与冲击设备固定,配重箱11上部与冲击设备收卷装置的卷扬绳连接,卷扬绳收放时拉动配重箱11升降,向下倾斜的中空溢出管12用于在流动体2受挤压时排出部分流动体2,流动体2的排出量是根据冲击装置4对其冲击大小发生改变,适应性更好。

固体状的砂砾或钢珠在受到冲击挤压时,不易飞溅,无菱角,摩擦力小,便于冲击装置4插入,便于从溢出管12排出。

使用时,弹簧31用于复位冲击装置4,钢丝绳32用于连接冲击装置4;冲击装置4位于流动体2上部时,钢丝绳32一端与冲击装置4连接,另一端与箱体1底部连接;冲击装置4位于流动体2下部时,钢丝绳32一端与冲击装置4连接,另一端与箱体1上部连接。

使用时,由四个柱状体相互铰接的菱形结构的冲击装置4受到配重箱11向上拉伸后,与复位机构3连接的上顶角和与流动体2对应的下顶角逐步缩小,向下俯冲挤压流动体2,与此同时,与钢丝绳32连接的两侧顶角逐步扩大,冲击力道大,复位快。

使用时,板状的固定座41上侧面与推杆42连接支撑推力柱43,下面与复位机构3连接复位,配重箱11向上拉伸后,推力柱43逐步脱离配重箱11,流动体2下降,配重箱11释放时,推力柱43挤压流动体2。

使用时,位于流动体2上部的冲击装置4直接对流动体2进行冲击,流动体2排出速度较快,适用于频率较高的冲击设备;优选地,冲击后的流动体2容易形成凹坑,配重箱11内壁设置与伸缩气缸连接的推平板,将冲击形成后的凹坑推平,有利于承受冲击设备连续的冲击,缓冲效果更好。

使用时,位于流动体2下部的冲击装置4采用挤压的方式排出流动体2,挤压式,推力柱43始终与流动体2接触,由推力柱43逐步伸缩挤压流动体2,流动体2排出速度较慢,适应于冲击力较大,频率较低的冲击设备。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