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外壁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3688发布日期:2018-12-07 22:1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油管外壁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口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油管外壁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提油管作业是井下作业中必须的,也是施工次数最多的工况之一,由于原油的粘附性质,在提油管过程中提出的油管往往都附着有大量的原油,油管在提离井口后,附着在油管壁上的原油会飘落至井口,造成井口施工人员工作环境恶化,如果是有风天气,原油还会飘落至井口以外的井场,极易造成井场的环境污染。目前井下作业中的油管外壁清洗作业,一般是在井内油管提出地面后,在管桥上摆排,操作人员用高压高温的清水来进行清洗,上述作业简称地清。地清能够清除油管上的脏污,同时给作业现场带来大面积的污染。

操作人员在完成上述作业后,还需对污染的环境进行处理。而且上述地清的作业方式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操作人员存在被蒸汽烫伤、刺伤的危险,而且操作人员需要拖拽沉重的管线,无形中增加了劳动强度。还存在油管外壁清洁不彻底、蒸汽浪费过多、地清作业时间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管外壁清洗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地清存在的污染环境、人员劳动强度大、清洁不彻底、安全性差和作业时间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油管外壁清洗装置,包括下法兰盘、上法兰盘、管体和喷嘴,管体的下端固定有下法兰盘,管体的上端固定有上法兰盘,管体的中部设有至少两个呈上下间隔的孔组,每个孔组均包括至少两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清洁孔,每个清洁孔内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喷嘴。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孔组的数目可为两个,且每个孔组均包括6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清洁孔。

上述每两个上下相邻的清洁孔可均呈交错状分布。

上述最下方孔组下方的管体上可设有泄流孔,泄流孔下方的管体外侧密封安装有上方开口的泄流罩,泄流罩的底部设有导流孔,导流孔内固定安装有导流软管。

上述泄流罩上方的管体外侧可还设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包括架体和行走格栅,行走格栅中部设有套装在管体外侧的安装孔,行走格栅的底部固定有架体,且在安装孔左右两侧的行走格栅上分别设有两个开窗,每个开窗内设有可相对行走格栅开合的检视框,检视框的顶部固定有检视格栅。

上述每个清洁孔可均呈向下部内侧倾斜状。

上述每个喷嘴的内端可均位于清洁孔内,且呈与管体内表面平滑过渡的弧形。

上述下法兰盘底部可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安装有防喷器。

上述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内可分别设置有两组呈内外间隔分布的法兰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和井口装置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上提油管的过程中直接进行外壁清理,节约人力和时间,而且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和环保性,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俯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下法兰盘,2为上法兰盘,3为管体,4为喷嘴,5为泄流孔,6为泄流罩,7为导流孔,8为导流软管,9为架体,10为行走格栅,11为开窗,12为检视框,13为检视格栅,14为防喷器,15为法兰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所示,该油管外壁清洗装置包括下法兰盘1、上法兰盘2、管体3和喷嘴4,管体3的下端固定有下法兰盘1,管体3的上端固定有上法兰盘2,管体3的中部设有至少两个呈上下间隔的孔组,每个孔组均包括至少两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清洁孔,每个清洁孔内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喷嘴4。喷嘴4可通过螺纹连接等公知的连接方式固定安装在清洁孔内;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法兰盘1固定安装在井口上方,将每个喷嘴4的外端分别通过软管与锅炉的排水管连通,软管和喷嘴4可采用螺纹连接头或液压快速接头等公知的装置进行连接;经管体3内部向上提升油管的同时,油管外侧的油污受到由喷嘴4喷出的高温高压气水混合物的冲掉,由于喷嘴4是沿管体3内侧均匀分布的,直接沿圆周对油管外壁进行作用,提高了水气混合物的利用率,保证了清洁效果;无需设专人在井口对油管进行冲洗,节约了人力和时间,也提高作业效率;冲掉的污物在管体3和井口内向下流动,不会污染到井口的地面,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环保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和井口装置固定安装在一起后,在上提油管的过程中直接进行外壁清理,节约人力和时间,而且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和环保性,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油管外壁清洗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3所示,孔组的数目为两个,且每个孔组均包括6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清洁孔。上述设置,保证了经喷嘴4喷出的高温高压的水气混合物能够均匀的喷射到油管的外表面,防止产生清洗死角,保证清洁效果。

根据需要,每两个上下相邻的清洁孔均呈交错状分布。上述设置,进一步保证经喷嘴4喷出的高温高压水气混合物的均匀性。

如附图1所示,最下方孔组下方的管体3上设有泄流孔5,泄流孔5下方的管体3外侧密封安装有上方开口的泄流罩6,泄流罩6的底部设有导流孔7,导流孔7内固定安装有导流软管8。导流软管8可与导流孔7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泄流罩6可与管体3外侧通过焊接等现有公知的工艺密封安装在一起;当井内液位较高时,喷嘴4喷出的液体在井口内堆积,易溢出管体3,造成对井口地面的污染,通过上述设置后,当管体3内的液位过高时,积液会通过泄流孔5进入泄流罩6内,最终通过导流孔7和导流软管8进入在井口地面上设置的废液收集装置内,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如附图1、2所示,泄流罩6上方的管体3外侧还设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包括架体9和行走格栅10,行走格栅10中部设有套装在管体3外侧的安装孔,行走格栅10的底部固定有架体9,且在安装孔左右两侧的行走格栅10上分别设有两个开窗11,每个开窗11内设有可相对行走格栅10开合的检视框12,检视框12的顶部固定有检视格栅13。在行走格栅10的顶部左右两侧可分别固定平台护栏,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检视框12和行走格栅10可通过铰接安装在一起,也可在开窗11底部固定撑板,使检视框12座于撑板上即可;连接本实用新型和软管时,可将软管穿过检视格栅13的栅格孔,将检视框12取下,将软管和喷嘴4的外端连接在一起后,再将检视框12装回开窗11内,操作方便快捷,也不会影响作业人员在操作平台上的行走。

如附图1所示,每个清洁孔均呈向下部内侧倾斜状。上述设置,可使经喷嘴4喷出的高温高压气液混合物呈向下喷射状,一方面依靠气液混合物的重力加大喷射压力,另一方面防止气液混合物由管体3上方溅出。

如附图1、2、3所示,每个喷嘴4的内端均位于清洁孔内,且呈与管体3内表面相匹配的弧形。上述设置,防止喷嘴4在油管上提的过程中与其发生干涉,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如附图1所示,下法兰盘1底部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安装有防喷器14。上述设置,便于本实用新型和井口的固定安装。

如附图1、2、3所示,上法兰盘2和下法兰盘1内分别设置有两组呈内外间隔分布的法兰连接孔15。上述设置,便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法兰盘2和下法兰盘2和不同规格的防喷器14等外部装置的连接。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