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喷淋养护及检测用组合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9897发布日期:2019-01-29 18:14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喷淋养护及检测用组合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维护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隧道喷淋养护及检测用组合台车。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在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方面,主要采取雾炮机喷淋养护,以人工推动变换养护部位及人工操作掌握喷淋方向及高度,针对隧道衬砌断面呈椭圆形,人工操作喷淋面受限,养护不均匀,多数会出现过养或漏养现象,起不到均衡养护的条件,对混凝土的强度及外观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已知在隧道检测方面,主要利用工字钢自制的检测台架,整体重量较重需机械进行前后移动,损坏频率较高,安全系数较低,且检测段落受限,每检测一段需人员、机具、材料等全部撤除方可采用机械移动,操作复杂,效率较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隧道喷淋养护及检测用组合台车,能够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性能可靠、功能齐全的隧道衬砌喷淋养护、检测为一体的组合式台车。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隧道喷淋养护及检测用组合台车,包括爬梯、喷淋养护系统、台车框架、油缸升降系统及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梯设置在台车框架的两侧,所述的喷淋养护系统沿所述的台车框架布设,所述的台车框架下设有油缸升降系统及行走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喷淋养护系统包括送水管道、喷淋系统及送水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的送水系统包括水箱及设于水箱和送水管道之间的增压泵。

进一步的,所述的喷淋系统包括喷淋管道及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优选雾状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送水管道采用Ф50不锈钢管,所述的喷淋管道采用Ф32不锈钢管,管道交接部位采用套丝管连接,并利用密封胶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的油缸升降系统的升降范围为1m。

进一步的,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设有驱动电机的驱动系统和被动行走的行走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台车框架的机架整体框架采用采用工字钢焊制,其外形尺寸为:长度4.2m,宽度11.7m,高度8.2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电机自动行走,提高施工效率。整体台车采取左右双驱动行走,行走速度20m/min,提高了喷淋养护及检测效率。

2、功能齐全,施工干扰小。组合式台车采取电机自动行走,养护、检测、回填注浆时不影响隧道内运输机械通行,同时可以满足隧道内长距离移动,不会施工生产造成影响,能够达到同步施工的目的。

3、操作人员少。只需一名操作手即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隧道喷淋养护及检测用组合台车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隧道喷淋养护及检测用组合台车的喷淋养护管道布设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隧道喷淋养护及检测用组合台车的侧面示意图。

图中:1、爬梯;2、喷淋养护系统;21、送水管道;22、喷淋系统;23、送水系统;3、台车框架;31、检测平台;32、框架支撑;4、油缸升降系统;5、行走装置;51、驱动系统;52、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隧道喷淋养护及检测用组合台车,包括爬梯1、喷淋养护系统2、台车框架3、油缸升降系统4及行走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梯1设置在台车框架3的两侧,所述的喷淋养护系统2沿所述的台车框架3布设,所述的台车框架3下设有油缸升降系统4及行走装置5。

进一步的,所述的喷淋养护系统2包括送水管道21、喷淋系统22及送水系统23。

进一步的,所述的送水系统23包括水箱及设于水箱和送水管道之间的增压泵。

进一步的,所述的喷淋系统22包括喷淋管道及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优选雾状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送水管道21采用Ф50不锈钢管,所述的喷淋管道采用Ф32不锈钢管,管道交接部位采用套丝管连接,并利用密封胶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的油缸升降系统4的升降范围为1m。

进一步的,所述的行走装置5包括设有驱动电机的驱动系统51和被动行走的行走轮52。

进一步的,所述的台车框架3的机架整体框架采用采用工字钢焊制,其外形尺寸为:长度4.2m,宽度11.7m,高度8.2m。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制作时,采用工字钢作为整体结构框架,长度4.2m,宽度11.7m,高度8.2m,后端两侧分别设置一套轨道式自动行走系统,起到支撑与动力行走。前端分别设置行走轮(不带驱动装置),前端及后端设置液压油缸升降系统,升降高度1m,通过液压升降系统调整台车高度。喷淋养护装置分别在前端、后端各设置一套喷淋管及喷淋头,输送管延门型架及横向支撑布设,主送水管道采用Ф50不锈钢管、喷淋管道采用Ф32不锈钢管,主管道、支管道及喷淋管道交接部位采用套丝管连接,并利用密封胶密封,底部两侧纵梁各安装一个0.4m3水箱,供喷淋养护涌水,水箱与输送管间安装一台2kw增压泵,保证喷淋养护送水及压力;喷淋头采取雾状喷头,环向间距1m,保证喷水为雾状,达到均匀养护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隧道已施做衬砌段进行组装完成、就位后,每板衬砌浇筑完成拆模移出衬砌台车,启动养护台车行走系统行走至衬砌断面内,随即启动液压升降系统,将喷淋养护弧形喷淋头升至距喷淋面46cm位置,启动喷淋养护系统,进行喷雾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天;在检测过程中,在隧道底板面铺设I24钢轨,启动自动行走系统行走至检测段就位,启动升降液压油缸将台车整体升至操作平台距检测面1.8m,人员站立在操作平台上安装好雷达检测设备,准备就绪后,启动自动行走人工操作检测设备随台车行走移动对检测段落进行检测;同时根据检测的厚度及脱空情况,同样采取检测程序将台车就位、升降,人员将注浆设备、材料放至检测平台上,在操作平台上进行回填注浆,不需要占用隧道空间;利用组合式台车可实现喷淋养护、检测、回填注浆三项施工内容,实现了一机多用的功能。

其具体功能如下:

1、一种隧道衬砌喷淋养护、隧道衬砌敲击和雷达检测系统为一体的组合式台车,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功能全及施工效率高。

2、能够集供电系统、喷淋养护系统为一体,全部电动行走、喷淋,现场一次性安装、调试。

3、采用双驱动行走系统,行走速度快(20m/min)。

4、电脑按钮式控制,简单快捷,可操作性高。

5、喷淋及检测过程采取电动升降,喷淋养护时能升高50cm,使喷淋头距养护面46cm,检测平台距检测面1.8m,满足操作空间的同时不会对施工段工序造成影响,各工序可形成同步施工。

6、功能齐全,集双驱动行走、自动升降、喷淋系统、检测平台、控制柜于一体的组合台车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