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锚杆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4638发布日期:2018-12-05 18:49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用锚杆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内使用的安全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煤矿用锚杆保护套。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巷道支护经历了木支护、砌碹支护、型钢支护到锚杆支护的漫长过程,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锚杆支护具有锚固深度大、将下部不稳定岩层锚固在上部稳定的岩层中,支护可靠性好的优点。锚杆支护可施加预应力,实现快速、主动支护,因此是巷道经济、有效的支护形式,在煤矿井下巷道支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锚杆支护是按照设计的间排距安装的,由于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地应力或采动影响经常出现,因此锚杆支护的掘进工作面、综采工作面两巷,偶尔会因为极为异常的原因而造成锚杆杆体崩断、螺帽滑脱等情况,职工在此环境工作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甚至出现过人身伤亡事故。

由于锚杆崩断、螺帽滑脱等情况出现的几率极小,又没有现成的安全防护办法,普遍没有采取应对措施。少数煤矿采取的安全措施是使用不低于12#的铁丝在锚杆露出的端头进行缠绕,然后固定在钢筋网片上。

现有技术的缺点:

①在井下现场登高作业,铁丝在锚杆外露端头(约50mm)的缠绕较为困难;

②锚杆缠绕铁丝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工作时间,人员长期站在梯子上绑扎,安全风险大大提高,甚至有的职工绑扎时间长了手指也经常被铁丝扎破;

③锚网巷道锚杆使用铁丝缠绕绑扎,铁丝消耗量极大,且缠绕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材料、人工经济成本较高;

④在淋水区域缠绕绑扎的铁丝很容易被水腐蚀造成防护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煤矿用锚杆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煤矿用锚杆保护套,包括锚杆、锚杆托板和用于防护的钢丝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杆端部设有外螺纹并螺合有螺帽,锚杆穿过锚杆托板、锚杆托板位于螺帽的上方;

锚杆下端凸出于螺帽并螺合至一个带内螺纹的锚杆保护套内,锚杆保护套体穿过有一根钢丝绳,钢丝绳的两端均连接有一个防脱挂钩;

锚杆托板的上表面接触钢丝网,防脱挂钩钩于钢丝网上。

作为优选,锚杆保护套的外壁套有塑胶保护套、软质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锚杆保护套内部设有轴向的贯穿孔,锚杆保护套的内螺纹位于该贯穿孔的上半部。

作为优选,贯穿孔的中轴线与锚杆保护套的中轴线重合,钢丝绳穿过锚杆保护套和贯穿孔。

作为优选,钢丝绳的两端均通过锁头铝套和锁头套环形成钢丝套环,钢丝套环穿过防脱挂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以有效防止巷道来压等原因造成的锚杆崩断、螺帽滑脱可能带来的安全事故、实用性强;

(2)钢丝绳缠绕结扣稍微松弛的固定,可以使锚杆在异常地应力等情况时,向下的作用力因绷紧钢丝绳而得到缓冲、减少;钢丝绳较大的破断负荷能够有效解决锚杆钢筋崩断或螺帽滑脱而可能产生的伤人事故;保护套外设置的塑胶保护套能够在特殊情况下(固定钢丝绳被拉断),以柔性碰撞的方式降低对人员的伤害程度;

(3)代替铁丝绑扎的方式,既提高了破断负荷能力,又增强了耐腐蚀性;

(4)防脱挂钩使钢丝绳固定更为安全可靠;锁头套环增大了钢丝绳的弯曲半径,避免了钢丝绳过于弯曲对钢丝绳造成的损伤;绳头采用锁头铝套扣压,使绳头在大的作用力下,能够有效防止滑脱;

(5)保护套安装工序简单,操作快捷方便,省时省力,可以大大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投入约5倍,缩短施工人员的登高作业时间,安全隐患风险大大降低;

(6)在巷道报废不用时,锚杆保护套可以回收,实现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煤矿用锚杆保护套,包括锚杆1、锚杆托板2和用于防护的钢丝网3,锚杆1端部设有外螺纹并螺合有螺帽4,锚杆1穿过锚杆托板2、锚杆托板2位于螺帽4的上方;

锚杆1下端凸出于螺帽4并螺合至一个带内螺纹的锚杆保护套5内,锚杆保护套5体穿过有一根钢丝绳6,钢丝绳6的两端均连接有一个防脱挂钩7;

锚杆托板2的上表面接触钢丝网3,防脱挂钩7钩于钢丝网3上。

锚杆保护套5的外壁套有塑胶保护套8、软质弹性材料制成,组装时,塑胶保护套8与锚杆保护套5紧摩擦固定即可。

锚杆保护套5内部设有轴向的贯穿孔,锚杆保护套5的内螺纹位于该贯穿孔的上半部。

贯穿孔的中轴线与锚杆保护套5的中轴线重合,钢丝绳6穿过锚杆保护套5和贯穿孔。

钢丝绳6的两端均通过锁头铝套9和锁头套环10形成钢丝套环,钢丝套环穿过防脱挂钩7。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