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3769发布日期:2018-11-16 21:00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中模板的周转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观感及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施工工期更是愈来愈紧,各施工节点更是环环相扣,一步滞后则会导致步步滞后;尤其是在市政工程中的线性隧道施工,其主体结构呈线性分布,占线较长,其模板周转极易影响施工周期,直接导致整体工期滞后;或直接导致人、材、机的投入量增加,形成材料的二次倒运费,增加生产成本。

目前的隧道施工中,通常采用分段连续浇筑施工,一段完成浇筑后,人工拆除模板,转运到下一施工段再逐块安装,但是在隧道内施工空间有限,无法使用大型的运输车,一般采用小型吊装设备或人工搬运等方式周转模板,施工效率低,费时费力,而且占用大量的吊装设备,给其他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或增加吊装设备的设置,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模板被转运至待施工段时,需要重新对模板进行吊升、定位和安装,增加了施工工序,延长了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本低,周转效率高,便于模板定位安装的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模板的周转方式,施工效率低,费时费力,占用大量的吊装设备,增加吊装设备的设置,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模板被转运至待施工段时,需要重新对模板进行吊升、定位和安装,增加了施工工序,延长了施工周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包括铺设在待施工墙体两侧的滑轨,设置在滑轨上的移模吊架,滑动连接在移模吊架上的吊升装置;

移模吊架包括垂直于墙体设置的主跨梁,主跨梁两端下方的桁架柱,以及桁架柱下方的滚轮;主跨梁上设置有驱动移模吊架沿滑轨移动的行走机构;主跨梁两端的桁架柱对称设置,每一端头的桁架柱包括两个倾斜相对设置的支腿和位于支腿底部的连接杆,支腿底部连接有滚轮,滚轮与滑轨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为钢轨,沿隧道延伸方向、分别铺设在隧道待施工墙体的两侧,滑轨与待施工墙体表面的距离不小于1m,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在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进一步的,所述主跨梁和支腿均为三面体状的桁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支腿顶端分别与主跨梁端头的两侧底面固定连接,底端分别向外倾斜,形成对称的等腰三角形结构,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两支腿底端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进一步的,主跨梁一端的两个所述支腿之间的夹角为10-20°。

本实用新型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在主跨梁上的卷扬机和设置在支腿底端的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滚轮连接,卷扬机通过减速器驱动滚轮转动,带动移模吊架沿滑轨移动。

本实用新型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进一步的,所述主跨梁下表面上、沿主跨梁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有导轨。

本实用新型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吊升装置包括平移滑车和倒链,平移滑车与导轨滑动连接,平移滑车下方设置有倒链。

本实用新型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平移滑车的数量至少为2个,分别设置在墙体两侧。

本实用新型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平移滑车上设置有锁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将钢模板吊升至安装高度,然后通过移模吊架的移动实现钢模板的水平运输,无需其他配套的吊升设备和运输工具,占地面积较小,不会对隧道其他施工造成影响;而且运输效率高,水平转运至待施工段后,无需再进行吊升和定位,微调后可直接安装模板,大大减小了模板设置的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钢模板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施工过程中减少了钢模板的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配合吊升装置的移动对钢模板的位置进行微调,操作便捷,灵活性高,提高了钢模板定位的准确性和安装的便捷性,提高了清水混凝土的成型效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滑轨、移模吊架以及吊升装置均为可拆卸连接,安拆方便高效,重复使用率高,现场周转灵活度高,施工过程绿色环保,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滑轨;2-主跨梁;3-桁架柱;31-支腿;32-连接杆;4-滚轮;5-导轨;6-行走机构;7-平移滑车;8-倒链;9-钢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包括铺设在待施工墙体两侧的滑轨1,设置在滑轨1上的移模吊架,滑动连接在移模吊架上的吊升装置。

滑轨1为24#钢轨,沿隧道延伸方向、分别铺设在隧道待施工墙体的两侧,滑轨1与待施工墙体表面的距离不小于1m,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在底板上。

移模吊架包括垂直于墙体设置的主跨梁2,主跨梁2两端下方的桁架柱3,以及桁架柱3下方的滚轮4;主跨梁2为三面体状的桁架结构,主跨梁2下表面上、沿主跨梁2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有导轨5,主跨梁2上设置有驱动移模吊架沿滑轨1移动的行走机构6,所述行走机构6包括固定在主跨梁2上的卷扬机和设置在支腿31底端的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滚轮4连接,卷扬机通过减速器驱动滚轮4转动,带动移模吊架沿滑轨1移动;主跨梁2两端的桁架柱3对称设置,每一端头的桁架柱3包括两个倾斜相对设置的支腿31和位于支腿31底部的连接杆32,支腿31为三面体状的桁架结构,两个支腿31顶端分别与主跨梁2端头的两侧底面固定连接,底端分别向外倾斜,形成对称的等腰三角形结构,两支腿31之间的夹角为10-20°,连接杆32两端分别与两支腿31底端焊接固定;每个支腿31底部连接有滚轮4,滚轮4与滑轨1滑动连接。

吊升装置包括平移滑车7和倒链8,平移滑车7与导轨5滑动连接,平移滑车7上设置有锁紧装置,平移滑车7的数量至少为2个,均可沿导轨5平移,分别设置在墙体两侧,同时吊起墙体两侧的钢模板9,周转平移后安装;平移滑车7下方设置有倒链8,倒链8一端与钢模板9连接,另一端采用人工拉扯提升或与小型提升设备连接,倒链8为规格不小于5T的倒链8。

本实用新型用于矩形隧道的墙体钢模板的周转安装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铺设滑轨1:经过精确的测量和定位,在墙体的两侧铺设滑轨1;

步骤二、搭设移模吊架:依次焊接桁架柱3和主跨梁2,并将其吊升、安装在滑轨1上;

步骤三、安装导轨5:在主跨梁2下表面安装导轨5;

步骤四、设置行走机构6:在主跨梁2上安装行走机构6;

步骤五、安装吊升装置:在导轨5下方挂设平移滑车7,使平移滑车7可以沿导轨5滑动,并在平移滑车7下方安装倒链8;

步骤六、模板吊升:将倒链8的一端与待周转的钢模板9固定连接,然后进行提升,提升至施工高度;

步骤七、模板周转:开启行走机构6,驱动整个移模吊架沿滑轨1移动至待施工墙体的合模位置,再通过调整平移滑车7的位置,对钢模板9的安装位置进行微调;

步骤八、安装模板:将吊装的钢模板9与已有模板进行合模连接,浇筑新连接段的混凝土;

步骤九、拆除倒链8与钢模板9的连接,将移模吊架移动至待拆除的钢模板9处,重复步骤六至步骤八,连续施工;

步骤十、待一个区域段施工完成后,拆除滑轨1和移模吊架,转移至下一个施工段,重复使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