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型隧洞围岩支护的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1279发布日期:2018-12-11 21:18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小型隧洞围岩支护的锚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小型隧洞围岩支护的锚杆。



背景技术:

在工程中,特别是在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锚杆支护作为一种有效的防止隧洞围岩变形的支护措施广泛应用于地下隧洞的开挖支护中,锚杆支护的原理就是用金属件制成杆柱,打入隧洞周围岩体预先钻好的孔中,依赖于黏结作用将围岩与稳定岩体结合在一起而产生悬吊效果、组合梁效果、补强效果,以达到支护的目的。根据工程需要锚杆长度从1.5m~9m长度不等。

然而在现实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小型隧洞的施工环境,特别这种最大直径小于3m的小型隧洞,在这些结构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空间狭小,同时由于锚杆施工的特殊性,传统的一字形锚杆在长度大于3m时,就无法展开施工作业,不可能使用更长的锚杆进行围岩支护。

因此往往实际入岩锚杆的长度很短,从而造成依赖于粘结作用的锚杆实际上与围岩接触面很小,难以达到预期的粘结力值,从而大大降低了锚杆支护的效果,这种实际存在的问题常常给地下隧洞施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急需一种锚杆,可以提高小型地下空间围岩支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锚杆实际入岩的长度很短,从而造成依赖于粘结作用的锚杆实际上与围岩接触面很小,难以达到预期的粘结力值,从而大大降低了锚杆支护效果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型隧洞围岩支护的锚杆,包括隧洞岩体和锚杆埋置孔、锚杆双杆体、锚杆连接段,所述锚杆双杆体为U型结构的杆体,中部折弯的部分为锚杆连接段,锚杆双杆体开口的两端杆体完全埋置在锚杆埋置孔中,所述锚杆埋置孔设置在隧洞岩体上,所述锚杆连接段露出在隧洞岩体外侧。

所述锚杆双杆体由钢或不锈钢的实心圆柱体筋条制成。

所述锚杆连接段焊接在锚杆双杆体上,将锚杆双杆体的两段杆体连为一体。

所述锚杆连接段为半圆形,圆弧半径为2.5cm~5cm之间。

所述锚杆连接段为直线形,长度为为5cm~10cm之间。

所述两个锚杆双杆体之间距离为10cm~50cm之间时,将两个锚杆双杆体的锚杆连接段通过单个或多个连接钢筋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锚杆双杆体为U型结构的杆体,进入岩体的长度是普通锚杆的两倍,尤其适用于小型隧洞最大直径小于3m的小型隧洞。

2、由于锚杆双杆体为U型结构的杆体,中部折弯的部分为锚杆连接段,锚杆双杆体开口的两端杆体完全埋置在锚杆埋置孔中,锚杆双杆体通过连接段连为一体,受力特征上可以相互制约相互支撑联合受力,因此增加了锚杆实际上与围岩接触面,也就是增加了粘结力值,从而大大增强了锚杆支护的效果。

3、由于锚杆双杆体由钢或不锈钢的实心圆柱体筋条制成,并且锚杆连接段焊接在锚杆双杆体上,即具备强大的支撑力,又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4、由于两个锚杆双杆体的锚杆连接段通过连接钢筋焊接固定,在锚杆双杆体增强支护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支护效果,并且具备支护效果好、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占用施工净空少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弧形连接段的锚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形连接段的锚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锚杆双杆体;2、锚杆连接段;3、隧洞岩体;4、锚杆埋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为了解决锚杆实际入岩的长度很短,从而造成依赖于粘结作用的锚杆实际上与围岩接触面很小,难以达到预期的粘结力值,从而大大降低了锚杆支护效果的问题,本实施例如图1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型隧洞围岩支护的锚杆,一种用于小型隧洞围岩支护的锚杆,包括隧洞岩体3和锚杆埋置孔4、锚杆双杆体1、锚杆连接段2,所述锚杆双杆体1为U型结构的杆体,中部折弯的部分为锚杆连接段2,锚杆双杆体1开口的两端杆体完全埋置在锚杆埋置孔4中,所述锚杆埋置孔4设置在隧洞岩体3上,所述锚杆连接段2露出在隧洞岩体3外侧。

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在围岩上钻孔,得到锚杆埋置孔4,再将所述锚杆双杆体1的双杆体深入围岩的锚杆埋置孔4中,这种U型结构锚杆由于锚杆连接段2的存在,使得双杆体连为一体,受力特征上相互制约互为支撑联合受力,弥补了在地下受限空间内单根一字型锚杆支护时存在的粘结力不足同时却又无法顺延加长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由于锚杆双杆体1为U型结构的杆体,进入岩体的长度是普通锚杆的两倍,尤其适用于小型隧洞最大直径小于3m的小型隧洞。

普通的一字形锚杆在这种施工环境中,长度不能超过3m,超过就不能展开进行施工作业,而本实用新型由于锚杆双杆体1的U型结构,长度可以达到6m,大大增加了与岩体的连接长度。

本实用新型由于锚杆双杆体1为U型结构的杆体,中部折弯的部分为锚杆连接段2,锚杆双杆体开口的两端杆体完全埋置在锚杆埋置孔4中,锚杆双杆体1通过锚杆连接段2连为一体,受力特征上可以相互制约相互支撑联合受力,因此增加了锚杆双杆体1实际上与围岩接触面,也就是增加了粘结力值,从而大大增强了锚杆支护的效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锚杆双杆体1由钢或不锈钢的实心圆柱体筋条制成。

所述锚杆连接段2焊接在锚杆双杆体1上,将锚杆双杆体1的两段杆体连为一体。

所述锚杆连接段2为半圆形,圆弧半径为2.5cm~5cm。

所述锚杆连接段2为直线形,长度为为5cm~10cm。

由于锚杆双杆体由钢或不锈钢的实心圆柱体筋条制成,并且锚杆连接段焊接在锚杆双杆体上,即具备强大的支撑力,又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两个锚杆双杆体1之间距离为10cm~50cm之间时,将两个锚杆双杆体1的锚杆连接段2通过单个或多个连接钢筋焊接固定。

在实际工作中,锚杆双杆体1的布置需要根据岩体的裂缝发育情况而定,当锚杆双杆体1的布置密集时,可以对距离在50cm以内的锚杆双杆体1上的锚杆连接段2再次进行焊接固定,相互之间距离小于50cm的锚杆双杆体1都焊接成为一体,多个锚杆双杆体1可以达到线性串联,或者网状连接,可以极大的增加围岩支护的效果。

而且因为锚杆双杆体1的支护效果双倍于传统的一字形锚杆,因此简单地将距离近的一字形锚杆焊接起来,无法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由于两个锚杆双杆体的锚杆连接段通过连接钢筋焊接固定,在锚杆双杆体增强支护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支护效果,并且具备支护效果好、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占用施工净空少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装配和使用过程如下:

装配过程:首先将普通的一字形锚杆从中部进行折弯,确保折弯半径为2.5cm~5cm之间,或者使用5cm~10cm的钢筋将两个一字形锚杆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为一体,即可完成整个装配过程。

使用过程:在小型隧洞的施工环境,特别这种最大直径小于3m的小型隧洞中,首先在围岩的岩体上钻出锚杆埋置孔,钻出的锚杆埋置孔的深度要大于锚杆双杆体的长度,将制作好的锚杆双杆体放入锚杆埋置孔,也可以通过工具将锚杆双杆体敲入锚杆埋置孔中,当两个锚杆双杆体距离小于50cm时,还需要将这两个锚杆双杆体通过钢筋焊接固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