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头旋转击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4000发布日期:2019-02-15 20:5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头旋转击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头旋转击破装置,属于工程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钻机是在地表进行钻洞的机械设备,可以是大型户外的水井、油井、天然气井钻探设备,或者是单人可移动的小型设备,称为螺旋钻。钻机可以对地下矿藏进行取样,或者用于安装地下生产设备,例如地下机器、仪器、管道和井道。可以是安装在卡车、拖车、轨道上的移动设备,或者是较为固定的安装在陆地、海上结构(如钻井平台,一般称为“海上石油钻机”,尽管设计上并不含有钻机)。而作为钻机核心部件动力头的改进创新,可以很好的提高钻机的工作性能,但现有的钻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单个液压马达驱动转动时,钻头工作时不够平稳;且扭矩输出有限,影响其钻破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头旋转击破装置,能够平稳破碎障碍物,提高钻破效率,实现更大扭矩输出,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力头旋转击破装置,包括破碎部和驱动部;破碎部包括壳体、套设于壳体内且前端穿出壳体的钎杆以及通过内花键套设于钎杆上的导向套;导向套通过套设于其上的支撑轴承转动连接于壳体内;位于导向套前部的钎杆外周固定设有限制钎杆穿出壳体的限位凸台;驱动部包括通过内花键套设于导向套上的大齿轮、分别设于大齿轮两侧与所述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以及两分别水平固定于壳体两侧的液压马达;两液压马达的转轴分别与两小齿轮中部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导向套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包括前后同轴设置的前筒和后筒;后筒内径大于前筒,前筒后端套设固定于后筒前端内,第二套筒的前端外壁向内收缩且套设于后筒内,位于后筒内部的第二套筒的前端面设置有挡块环;挡块环套设于钎杆上;所述大齿轮套设于后筒和第二套筒的连接处。

其中,所述导向套外套设有两个推力轴承,推力轴承的外壁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推力轴承分别套设于前筒外侧壁第二套筒外侧壁。

其中,所述支撑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套设于第一套筒外侧壁和第二套筒的外侧壁。

其中,所述钎杆的前端的头部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

其中,所述破碎部和驱动部的下端面固定于一水平的连接座上;连接座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接头。

其中,所述壳体前端设置有套设于钎杆上的挡水轴套;挡水轴套的后端面与壳体前端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破碎部能够平稳破碎障碍物,实现更大扭矩输出,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深孔钻、水平定向钻机和破碎锤等强力钻破机构上。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大齿轮两侧的小齿轮驱动大齿轮旋转,对称设置使得破碎部前半部分的受力更加均匀。

3、本实用新型第一套筒、第二套筒、挡块环和推力轴承的设置,能够使得壳体消化钎杆所受到的阻力,提供工作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挡水轴套,可以在钻孔时往钎杆头部注入水流,不但可以冷却高速旋转的钎杆,还能有效减少粉尘。

5、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连接座和连接接头,方便该破碎动力头与移动装置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大齿轮和小齿轮的啮合示意图;

图5为图3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破碎部;11、壳体;12、钎杆;13、导向套;131、第一套筒; 132、第二套筒;133、前筒;134、后筒;135、挡块环;14、支撑轴承;2、驱动部;21、大齿轮;22、小齿轮;23、液压马达;5、连接座;6、连接接头;7、挡水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前”指的图1中的E方向(即钎杆12伸出壳体11的方向),“后”指的是图1中的F方向。

参见图1-5,一种动力头旋转击破装置,包括破碎部1和驱动部 2;破碎部1包括壳体11、套设于壳体11内且前端穿出壳体11的钎杆12以及通过内花键套设于钎杆12上的导向套13;导向套13通过套设于其上的支撑轴承14转动连接于壳体11内;位于导向套13前部的钎杆12外周固定设有限制钎杆12穿出壳体11的限位凸台81;驱动部2包括通过内花键套设于导向套13上的大齿轮21、分别设于大齿轮21两侧与所述大齿轮21啮合的小齿轮22以及两分别水平固定于壳体11两侧的液压马达23;两液压马达23的转轴分别与两小齿轮22中部固定连接。

参见图3和图5,所述导向套13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套筒131 和第二套筒132;第一套筒131包括前后同轴设置的前筒133和后筒 134;后筒134内径大于前筒133,前筒133后端套设固定于后筒134 前端内,第二套筒132的前端外壁向内收缩且套设于后筒134内,位于后筒134内部的第二套筒132的前端面设置有挡块环135;挡块环 135套设于钎杆12上;所述大齿轮21套设于后筒134和第二套筒132 的连接处。

参见图3,所述导向套13外套设有两个推力轴承4,推力轴承4 的外壁与壳体11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推力轴承4分别套设于前筒133 外侧壁第二套筒132外侧壁。设置有推力轴承4能更好承受轴向载荷,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3,所述支撑轴承14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套设于第一套筒131外侧壁和第二套筒132的外侧壁。

参见图1-4,所述钎杆12的前端的头部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

参见图1-4,所述破碎部1、驱动部2和破碎锤部3的下端面固定于一水平的连接座5上;连接座5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接头6。方便该破碎动力头与移动装置连接。

参见图1,所述壳体11前端设置有套设于钎杆12上的挡水轴套 7;挡水轴套7的后端面与壳体11前端面固定连接。可以在钻孔时往钎杆12头部注入水流,不但可以冷却高速旋转的钎杆12头部,还能有效减少粉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旋转钻破:两个液压马达23工作,小齿轮22转动,旋转带动大齿轮21旋转;大齿轮21带动导向套13旋转,导向套13带动钎杆 12旋转;同时主机的移动装置带动该破碎动力头整体向前移动,钎杆12行进钻孔;

阻力消除:钎杆12的头部受到岩石层或者土层的阻力,通过钎杆12把作用力传递到挡块环135,挡块环135把作用力传递到第一套筒131和第二套筒132,第一套筒131和第二套筒132再次把作用力传递到推力轴承4处,由壳体11消化钎杆12的头部受到的阻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