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矿井巷道中运行的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3170发布日期:2019-03-02 02:50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矿井巷道中运行的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在矿井巷道中运行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矿物细微颗粒的总称。煤尘的危害极大,它不仅污染作业环境,影响矿工的身体健康,而且煤尘的爆炸还会造成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煤尘的危害:

(1)矿尘不仅污染作业环境,降低了生产场所的能见度。

(2)对矿工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长期吸人矿尘后引起身体器官的病变,轻者能引起 呼吸道炎症、慢性中毒和皮肤病,重者可导致尘肺病。

(3)矿尘中的煤尘,有的还具有燃烧爆炸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

(4)矿尘还会加速机械、电气设备的损坏, 缩短精密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

在现有矿井巷道中也有一些除尘设备,但是这些除尘设备都是固定在某一处进行局部的除尘,起不到大范围的除尘。

本电气研发组接到矿上的请求后,经对矿井巷道考察后研发出一种对整个矿井巷道空气中漂浮的煤粉尘进行除尘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矿井巷道中运行的除尘装置,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在矿井巷道中运行的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固定在矿井巷道顶壁处的运行轨道以及在运行轨道上运行的喷洒设备;所述喷洒设备包括水箱、位于水箱顶面上的电机和变速箱以及位于水箱底部的加热管;所述水箱顶面上还设有相互对应的支撑板,在两个支撑板上穿插一根能够转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滚轮,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相连,所述变速箱的转轴上固定有一个皮带轮Ⅱ,传动轴上固定有皮带轮Ⅰ,皮带轮Ⅱ与皮带轮Ⅰ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所述水箱四个侧面上部各安装有多个排气扇,用以将水箱内上部的水蒸气排出到水箱外;除尘装置还包括自动排气启停系统,用以通过检测人体实现排气扇的启停。

进一步,所述自动排气启停系统包括人体检测模块、控制器和继电器模块;

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人体检测模块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中的常闭触点串接在排气扇的电路中,用以导通或关断电源。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由复位电路模块、晶振电路模块和处理器组成。

进一步,所述处理器采用STC89C51型单片机。

进一步,所述人体检测模块采用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的引脚1为电源信号端,引脚2为信号采集信号的输出端子,引脚3为接地信号端子;其中,引脚1与电源的正极电连接,引脚3与电源的负极电连接,引脚2与STC89C51型单片机的引脚P1.5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线圈、常闭触点、三极管Q1和电阻R1;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1一端相连,电阻R1另一端与STC89C51型单片机的引脚P3.4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线圈相连,常闭触点与排气扇的电源相串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转动支撑在支撑板上。

进一步,所述加热管的电路中串接有防干烧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当矿井巷道中的煤粉尘过多时,矿井工人通过启动电机实现行走装置在轨道中行驶,通过排气扇排出水汽对巷道四周进行喷水,从而对整个矿井巷道空气中漂浮的煤粉尘进行除尘;本实用新型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在除尘装置范围内有人时就能够自动关断排气扇电源,从而防止喷洒到矿井工人,当红外传感器检测不到行人后,能够自动导通排气扇,从而继续对矿井巷道进行喷雾除尘,在此过程中无需人为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自动排气启停系统原理框图;

图3为自动排气启停系统整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在矿井巷道中运行的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固定在矿井巷道顶壁处的运行轨道1以及在运行轨道1上运行的喷洒设备;喷洒设备包括水箱2、位于水箱2顶面上的电机3和变速箱4以及位于水箱2底部的加热管5;水箱2顶面上还设有相互对应的支撑板6,在两个支撑板6上穿插一根能够转动的传动轴7,传动轴7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滚轮8,电机3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4相连,变速箱4的转轴上7固定有一个皮带轮Ⅱ9,传动轴7上固定有皮带轮Ⅰ10,皮带轮Ⅱ9与皮带轮Ⅰ10之间通过皮带11传动;水箱2四个侧面上部各安装有多个排气扇12,用以将水箱2内上部的水蒸气排出到水箱2外;除尘装置还包括自动排气启停系统,用以通过检测人体实现排气扇的启停。

进一步,传动轴7通过轴承转动支撑在支撑板6上。

进一步,加热管5的电路中串接有防干烧传感器。

如图2所示,自动排气启停系统包括人体检测模块13、控制器和继电器模块15;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人体检测模块13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15电连接,继电器模块15中的常闭触点串接在排气扇12的电路中,用以导通或关断电源。

如图3所示,控制器由复位电路模块16、晶振电路模块17和处理器14组成。处理器14采用STC89C51型单片机。

人体检测模块13采用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的引脚1为电源信号端,引脚2为信号采集信号的输出端子,引脚3为接地信号端子;其中,引脚1与电源的正极电连接,引脚3与电源的负极电连接,引脚2与STC89C51型单片机的引脚P1.5电连接。

继电器模块15包括线圈、常闭触点、三极管Q1和电阻R1;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1一端相连,电阻R1另一端与STC89C51型单片机的引脚P3.4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线圈相连,常闭触点与排气扇12的电源相串接。

工作过程:

矿井工人通过按下电机开关从而使得电机3转动,电机3转动后带动皮带11使得滚轮8在运行轨道1中转动,同时,按下加热管开关使得加热管5对水箱2中的水进行加热,按下排气扇开关使得排气扇12转动将上部的水蒸气排出到水箱2外,实现对整个矿井巷道空气中漂浮的煤粉尘进行除尘;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在除尘装置范围内有人时,将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4,处理器14接收信号后通过触发三极管Q1使得线圈得电,线圈得电使得串接在排气扇电路中的常闭触点断开,从而使得自动关断排气扇电源,从而防止喷洒到矿井工人;当红外传感器检测不到行人后,将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4,处理器14接收信号后使得线圈失电,线圈失电使得串接在排气扇电路中处于断开的常闭触点再次闭合,从而能够自动导通排气扇继续对矿井巷道进行喷雾除尘,在此过程中无需人为控制。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