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用泥浆防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8748发布日期:2019-07-27 11:08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钻孔用泥浆防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线安装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钻孔用泥浆防溅装置。



背景技术:

部分电线管、水管等需要从墙面、地面上走线的,就需要在墙面或地面上进行钻孔用于固定支架。钻头在开孔需要不断添加冷却水,但由于其旋转,会导致灰尘与冷却水混合为泥浆并造成大面积飞溅,开孔口径越大所需要的冷却水也就越多,飞溅的泥浆水使得孔周围的区域都大面积染上泥浆,不便清理并严重影响美观。在已建老旧小区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大小口径的开孔作业使得墙面到处都是泥浆,用户为此经常投诉相关部门。

基于此,提出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钻孔作业过程中造成的大面积泥浆飞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钻孔用泥浆防溅装置,能在开孔过程中减少对周围墙面的损害,克服钻孔作业污染墙面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钻孔用泥浆防溅装置,包括外圈、海绵挡圈、防水挡圈,海绵挡圈位于外圈与防水挡圈之间。海绵挡圈通过压紧螺母固定于外圈的内侧,防水挡圈紧贴海绵挡圈设置。外圈的外侧通过压紧螺母与一手柄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手柄上开设有与海绵挡圈相同的排水道。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泥浆防溅装置贴合于墙面上,使其中心与待开孔的中心对齐,启动开孔器,将开孔钻深入泥浆防溅装置与墙面接触,开启循环水泵进行开孔作业。飞溅的泥浆先是被防水挡圈阻挡,再被海绵挡圈处被海绵挡圈吸收。水分被吸收后,海绵挡圈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过多的水分通过排水道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排水道的出口处于一排水管连接。通过排水管可以将多余析出的水引流至排放处。

为适应不同尺寸的开孔,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外圈为可调节外圈,其侧边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用于调节外圈尺寸大小的定位开孔。根据钻孔直径的大小,通过定位孔调节外圈尺寸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外圈、海绵挡圈、防水挡圈三者同心设置,从而避免因三者不同心导致的无法相贴合而松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外圈直径为Φ25mm-Φ180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防水挡圈为环形,其外径与内径之差为5~20mm,为使防水挡圈能够起到较好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外圈与防水挡圈的内径之间的直径之差为20mm,所述外圈与防水挡圈的外径之间的直径之差为5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定位开孔之间的间距为5mm~20mm,最好为5~10mm之间,从而能够实现小尺寸直径的调节。

为避免泥浆跨过外圈飞溅而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外圈的厚度为10~20mm,海绵挡圈厚度不大于外圈厚度。

为适应水从高到底的流向,以快速、舒畅地讲水引流排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排水道的出水口设于手柄的底端/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在开孔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通过吸水海绵挡圈全部吸收并通过排水道排出,开孔过程中墙面上的颗粒状沙石可以通过毛刷直接清理,从而避免泥浆大面积飞溅或者析出的水大面积地流淌而污染墙面或地面。并且,本实用新型将开孔钻头放在装置中进行打孔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打孔的位置精度,使电线管或水管走线更为笔直、平整。

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具有强吸水性与快速过滤特性的特制海绵,开孔中产生的废水可以快速被吸收过滤回流到水箱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整体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侧面示意图。

图3为图2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所示:1—外圈,2—海绵挡圈,3—防水挡圈,4—手柄,101—定位孔,401—排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钻孔用泥浆防溅装置,包括外圈1、海绵挡圈2、防水挡圈3、手柄4,圈为可调节外圈1,其侧边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用于调节外圈1尺寸大小的定位开孔。定位开孔之间的间距为5mm~20mm,最好为5~10mm之间,从而能够实现小尺寸直径的调节。根据钻孔直径的大小,通过定位孔101调节外圈1尺寸的大小(外圈1采用一条具有若干定位开孔的条带,根据钻孔的大小确定好直径大小后——通常采用外圈1直径为钻孔大小的2~5倍,将条带绕成圆形,连接处由两个定位孔101对应后用螺栓固定)。

海绵挡圈2位于外圈1与防水挡圈3之间,海绵挡圈2通过压紧螺母固定于外圈1的内侧,防水挡圈3紧贴海绵挡圈2设置。外圈1的外侧通过压紧螺母与手柄4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手柄4上开设有与海绵挡圈2相同的排水道401。外圈1与手柄4的连接处开设有对应该排水道401的出水孔,该出水孔的两端分别与海绵挡圈2、排水道401连通。排水道401的出水口设于手柄4的底端,出水口处与排水管连接进行排水。

本实施例中,为避免泥浆跨过外圈1飞溅而出,外圈1的厚度为10~20mm,海绵挡圈2厚度不大于外圈1厚度,防水挡圈3的厚度小于海绵挡圈2厚度。

本实施例中,外圈1直径为Φ25mm-Φ180mm,防水挡圈3为环形,防水挡圈3的外径与内径之差为5~20mm,海绵挡圈2外径与内径之差最好略大于防水挡圈3的外径与外圈1的内侧之间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外圈1与防水挡圈3的内径之间的直径之差为20mm,外圈1与防水挡圈3的外径之间的直径之差为5mm。

上述实施例中,外圈1、海绵挡圈2、防水挡圈3三者可同心设置,从而避免因三者不同心导致的无法相贴合。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孔用泥浆防溅装置,通过将海绵挡圈2设置于外圈1与内圈之间、并在内圈中进行钻孔操作,使钻孔时产生的泥浆飞溅到防水挡圈3上后进入到海绵挡圈2中由海绵对泥浆水进行快速吸收与过滤,海绵中过滤后的水分通过手柄4上设置的排水道401、排水管排出,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钻孔过程中泥浆飞溅到墙面上污染墙面,其结构简单、便于调节操作,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电动车、不同的场合使用。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