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缺陷整治用移动式作业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4836发布日期:2019-04-09 21:32阅读:926来源:国知局
隧道缺陷整治用移动式作业台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缺陷整治用移动式作业台架。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推进隧道建设,对隧道安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也更为严格。然而由于隧道所处的地质环境,施工工艺标准及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等环节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裂缝,错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为达到结构使用期限的要求,必然要进行缺陷整治工作。消缺使用台架的灵活度在质量缺陷整治工作中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市面上使用的隧道缺陷整治台架的样式五花八门,没有一种统一的,适应性不强。本项目先前使用台架为大断面台架,安装拆卸时间长,需多人推移或小车牵引,行走速度慢,遇台车与空压机等障碍物需重新拆卸组合,灵活性不高。消缺工作需在铁路营运前结束,所以常与隧道开挖施工交叉作业,大断面台架严重影响交通物流。因此目前这种施工台架已经严重影响工程施工与质量缺陷整治工作的进度、甚至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缺陷整治用移动式作业台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降低成本,移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隧道缺陷整治用移动式作业台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立支撑管和多个沿轴向间隔设置在两个立支撑管之间的踏步,各立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刹车轮和第二刹车轮,两个立支撑管的上部设置有作业平台,两个立支撑管的下部设置有置物平台。

进一步,所述第一刹车轮和第二刹车轮均包括用于与立支撑管固定的钢板、固定于钢板上的车轮安装架、设置在车轮安装架上的车轮、设置在车轮安装架上用于控制车轮转动或停止的刹车开关以及设置在车轮安装架与车轮之间的刹车片,所述钢板与立支撑管焊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作业平台包括沿横向固定于两个立支撑管之间的第一横支撑管和垂直固定于第一横支撑管顶部的第一围栏。

进一步,所述第一横支撑管上铺设有第一方木板,所述第一方木板的厚度为5cm。

进一步,所述第一横支撑管底部两侧与所对应的立支撑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支撑杆。

进一步,所述置物平台包括沿横向固定于两个立支撑管之间的第二横支撑管,所述第二横支撑管底部两侧与所对应的立支撑管之间设置有第二斜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隧道缺陷整治用移动式作业台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立支撑管和多个沿轴向间隔设置在两个立支撑管之间的踏步,各立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刹车轮和第二刹车轮,两个立支撑管的上部设置有作业平台,两个立支撑管的下部设置有置物平台;采用以上结构能够减少人工,减轻劳力,采用简易行车台架代替大型台架,行走速度快;台架灵活度高,可自由移动,样式小巧,对隧道行车影响甚微;材料易得,机械制作简单,可随时随地加工,成本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刹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刹车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隧道缺陷整治用移动式作业台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立支撑管1和多个沿轴向间隔设置在两个立支撑管1之间的踏步2,各立支撑管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刹车轮和第二刹车轮,两个立支撑管1的上部设置有作业平台,两个立支撑管1的下部设置有置物平台,能够减少人工,减轻劳力,采用简易行车台架代替大型台架,行走速度快;台架灵活度高,可自由移动,样式小巧,对隧道行车影响甚微;材料易得,机械制作简单,可随时随地加工,成本底。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刹车轮和第二刹车轮均包括用于与立支撑管1固定的钢板3、固定于钢板3上的车轮安装架4、设置在车轮安装架4上的车轮5、设置在车轮安装架4上用于控制车轮5转动或停止的刹车开关6以及设置在车轮安装架4与车轮5之间的刹车片7,所述钢板3与立支撑管1焊接固定,本实施例的第一刹车轮和第二刹车轮均为两个,其中第一刹车轮立于衬砌边墙上,第二刹车轮置于仰拱面上,便于施工操作,整体强度高,也便于装配。

本实施例中,所述作业平台包括沿横向固定于两个立支撑管1之间的第一横支撑管8和垂直固定于第一横支撑管8顶部的第一围栏9,保证整体支撑强度,使用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支撑管8上铺设有第一方木板10,所述第一方木板10的厚度为5cm,以提高整体强度,结构牢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支撑管8底部两侧与所对应的立支撑管1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支撑杆11,进一步提高支撑强度,保证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置物平台包括沿横向固定于两个立支撑管1之间的第二横支撑管12,所述第二横支撑管12底部两侧与所对应的立支撑管1之间设置有第二斜支撑杆13,便于放置工具材料等物品,方便使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