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全风动湿式喷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7469发布日期:2019-06-26 00:54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全风动湿式喷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喷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矿用全风动湿式喷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用于井下锚喷支护的混凝土喷射机,75%仍是以带有结合板的转子式混凝土喷浆机,主要用于巷道断面较小、喷浆量少的中型以下矿井;20%是由液压泵站带动混凝土泵,多用于1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的大巷道中和喷浆量大的矿井。随着掘进支护技术的不断进步,除了回采巷道之外,大部分开拓巷道和准备巷道采用的仍是锚网索喷支护,即掘进放炮后先初喷封闭围岩、再采用锚网索支护围岩,最后再次喷浆至设计规格,实现巷道的永久支护。但传统的混凝土喷射机在巷道喷浆作业时,一是产生的粉尘较大,二是塑料结合板需经常更换。传统的喷浆工艺主要由喷射主机、搅拌系统、泥浆泵等组成的系统完成,设备多、工序、工艺系统环节多,占用人员多,它涉及到多台电机、电器开关以及电缆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弊端。

因此,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公告)号:CN206860199U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全风动喷浆机,来解决上述问题,该一种全风动喷浆机主要由框架底盘、转子式储料箱、减速机、气动马达、马达开关、振动开关、送料开关、气源分配体、混凝土下料装置、混凝土输料装置和干粉速凝剂加注装置组成,框架底盘底部有车轮,顶部有机壳,机壳内安装有转子式储料箱、减速机、气动马达、马达开关、振动开关、送料开关和气源分配体,混凝土下料装置上有进料箱、拨料器和气动振动器,进料箱的下端口在机壳内与转子式储料箱的上端口相连接,拨料器的转轴通过皮带轮与转子式储料箱转子的转轴相连接,转子式储料箱的下端口在机壳内与混凝土输料装置的上端口相连接。该喷浆机高效、低粉尘,安全、稳定、性能可靠、维修方便、操作简单、不存在误操作,无安全隐患。

但是该一种全风动喷浆机设置的干粉速凝剂加注装置较为不合理,该装置通过小螺旋输送器输送的干粉速凝剂,干粉速凝剂在下落至混凝土上部时不容易分散,较容易积聚,且在与混凝土混合时,受搅拌时间的限制,混凝土与干粉速凝剂混合不均匀,不利于混凝土喷射后的凝结硬化,因此该一种全风动喷浆机设置的干粉速凝剂加注装置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矿用全风动湿式喷浆机,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全风动湿式喷浆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该装置通过小螺旋输送器输送的干粉速凝剂,干粉速凝剂在下落至混凝土上部时不容易分散,较容易积聚,且在与混凝土混合时,受搅拌时间的限制,混凝土与干粉速凝剂混合不均匀,不利于混凝土喷射后的凝结硬化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全风动湿式喷浆机,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矿用全风动湿式喷浆机,包括:框架底盘、储液箱、抽液泵、球阀、气源分配体、进气口、下料装置、喷头;所述框架底盘的上部安装有下料装置,且下料装置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喷头;所述框架底盘顶部的右侧安装有储液箱,且储液箱的左侧通过水管连接有抽液泵,并且抽液泵通过水管与喷头相连接;所述抽液泵的右侧通过气线连接有气源分配体,且抽液泵与气源分配体之间设置有球阀;所述气源分配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框架底盘的上部,且气源分配体的右侧设置为进气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全风动湿式喷浆机所述喷头设置为雾化喷头,且喷头在下料装置顶部的开口处设置有呈环形阵列的四处,并且四处喷头通过环形水管相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全风动湿式喷浆机所述抽液泵设置为D202P微型气动隔膜泵。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全风动湿式喷浆机所述储液箱呈中空矩形状,且储液箱的内部注入有液体速凝剂。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全风动湿式喷浆机所述下料装置呈漏斗状。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喷头为雾化喷头,且喷头在下料装置顶部的开口处设置有呈环形阵列的四处,并且四处喷头通过环形水管相连通,有利于通过四处喷头将液体速凝剂雾化后喷出,均匀的落至混凝土的上部,使混凝土与液体速凝剂在搅拌时混合均匀,有利于混凝土喷射后的凝结硬化。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矿用全风动湿式喷浆机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混凝土与液体速凝剂的混合效果好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头分布示意图。

图中:框架底盘1、储液箱2、抽液泵3、球阀4、气源分配体5、进气口6、下料装置7、喷头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用全风动湿式喷浆机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矿用全风动湿式喷浆机,包括:框架底盘1、储液箱2、抽液泵3、球阀4、气源分配体5、进气口6、下料装置7、喷头8;所述框架底盘1的上部安装有下料装置7,且下料装置7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喷头8;所述框架底盘1顶部的右侧安装有储液箱2,且储液箱2的左侧通过水管连接有抽液泵3,并且抽液泵3通过水管与喷头8相连接;所述抽液泵3的右侧通过气线连接有气源分配体5,且抽液泵3与气源分配体5之间设置有球阀4;所述气源分配体5通过螺栓固定在框架底盘1的上部,且气源分配体5的右侧设置为进气口6。

具体的,如图2所示,喷头8设置为雾化喷头,且喷头8在下料装置7顶部的开口处设置有呈环形阵列的四处,并且四处喷头8通过环形水管相连通,通过四处喷头8向下料装置7内侧喷射液体速凝剂,有利于在使用该装置时,液体混凝剂大面积的覆盖混凝土,提高混合效果。

具体的,抽液泵3设置为D202P微型气动隔膜泵,在使用时,通过松开球阀4,使压缩空气能够进入抽液泵3,抽液泵3工作时,通过抽液泵3将储液箱2内部的液体送至喷头8,最后经喷头8喷出,由于抽液泵3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驱动,因此具有防爆功能,适合在矿区使用。

具体的,储液箱2呈中空矩形状,且储液箱2的内部注入有液体速凝剂。

具体的,下料装置7呈漏斗状。

具体实施步骤:

通过进气口6连接压缩风源,松开球阀4,压缩空气进入抽液泵3,抽液泵3工作,储液箱2内部的液体速凝剂通过抽液泵3经水管送至喷头8,喷头8将液体速凝剂雾化并喷出,液体速凝剂均匀的落至混凝土的上部,使混凝土与液体速凝剂在搅拌时混合均匀,有利于混凝土喷射后的凝结硬化,当不需要添加液体速凝剂时,将球阀4关闭。

综上所述:该一种矿用全风动湿式喷浆机,通过设置喷头为雾化喷头,且喷头在下料装置顶部的开口处设置有呈环形阵列的四处,并且四处喷头通过环形水管相连通,有利于通过四处喷头将液体速凝剂雾化后喷出,均匀的落至混凝土的上部,使混凝土与液体速凝剂在搅拌时混合均匀,有利于混凝土喷射后的凝结硬化;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矿用全风动湿式喷浆机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混凝土与液体速凝剂的混合效果好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