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开采原油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1628发布日期:2019-05-03 19:2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油开采原油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石油开采原油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原油用混合有大量的泥沙,需要将泥沙过滤出来,再进一步出来,现有的过滤装置作业效率低,过滤框容易被堵塞,运行稳定性差,此外,现有技术的防砂器在结构上,缺乏弹性“自洁”设计,其在外防护管与内部过滤器之间没有环流及砂桥空间,却没有开设泄流通道,从而使得泥沙容易在外防护管与过滤介质间淤积,而过滤介质组合设计中,对过滤器的弹性模量缺乏合理设置,不利于预防和解除淤积,加速了阻塞进程。此外,现有技术的防砂器装置运用“砂桥”原理防砂时,虽然可以提高防砂的精度和效果,但是在考虑过滤介质设计中没有考虑沙砾在泥质中“长大”的影响,存在防砂针对性、匹配性失衡的缺陷,容易将细小沙粒与粘土混凝的“泥砂粒”,阻挡于过滤器与外防护管之间,堆积起了小孔隙的砂桥,从而容易由于泥质微粒运移的充填特性,使其逐渐淤积在“砂桥”更为细小的小孔隙中,直至堵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石油开采原油过滤装置,在机械式过滤装置的基础上,针对高泥质稠油防砂的特性,进行创新设计,提高过滤装置的整体适用性和可靠性,滤砂孔道的尺寸和形状设计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具有自洁功能,破坏致堵因素的交互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开采原油过滤装置,包括中心管(1)、中心管(1) 外侧包覆外防护管(2),中心管(1)内部设置垂直于原油流动方向的过滤网(3),所述外防护管(2)一侧设置加热管(4),所述外防护管(2)另一侧下方设置柱塞泵接口,通过柱塞泵接口与柱塞泵连接从而驱动过滤网(3)动态过滤,所述加热管(4)上访设置导热油加热夹套(6),内部流动导热油从而对原油进行加热,所述中心管(1)下端设置排砂孔(8)。

优选的,所述中心管(1)顶端设置压力表以及变送器,实时监测过滤装置中心管(1) 内部的压力,保证安全运行。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3)采用绕丝筛管结构形式,包括三角形或梯形截面的绕丝(3-1),作为过滤网孔隙结构,形成“外小里大”的液流通道。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3)包括微型多向波纹结构以及偏心结构形成的蠕动过滤结构(3-2),所述蠕动过滤结构(3-2)之间形成了蠕动空间,从而使得过滤网(3)多面蠕动,过滤介质随过滤压差的变化,呈现轴向和径向多向的微观变形。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3)包括不锈钢柔性管(3-3),所述柔性管(3-3)为波动偏心设计,置于中心管(1)和过滤网(3)之间,并处于自由状态。

优选的,所述中心管(1)为加厚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增大了中心管厚度,重新设计了过滤网结构,扩大了过滤装置的管外环流空间,加快了泥砂在过滤装置外的沉降速度,最大可能的去除了泥砂堆积的空间,破坏泥砂混凝堵塞发生的条件,从而使得过滤装置抗泥质稠油性能得到大大改善。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的简要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及特征考虑到如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中:

附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石油开采原油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石油开采原油过滤装置,在机械式过滤装置的基础上,针对高泥质稠油防砂的特性,进行创新设计,提高过滤装置的整体适用性和可靠性,滤砂孔道的尺寸和形状设计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具有自洁功能,破坏致堵因素的交互作用。包括中心管1、中心管1外侧包覆外防护管2,中心管1内部设置垂直于原油流动方向的过滤网(3),外防护管2一侧设置加热管4,外防护管2另一侧下方设置柱塞泵接口,通过柱塞泵接口与柱塞泵连接从而驱动过滤网3动态过滤,加热管4上方设置导热油加热夹套6,内部流动导热油从而对原油进行加热,中心管1下端设置排砂孔8,中心管1顶端设置压力表以及变送器,实时监测过滤装置中心管1内部的压力,保证安全运行。

参见图2,过滤网3第一实施例:采用绕丝筛管结构形式,包括三角形或梯形截面的绕丝3-1,作为过滤网孔隙结构,形成“外小里大”的液流通道,利用油层流动压力将滞留在过滤网表面的较大颗粒冲走,增加过滤网对地层砂的自洁能力,减少泥沙在管内的淤积、延缓甚至阻止堵塞。

参见图3,过滤网3第二实施例:包括微型多向波纹结构以及偏心结构形成的蠕动过滤结构3-2,蠕动过滤结构3-2之间形成了蠕动空间,从而使得过滤网3多面蠕动,这种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得过滤介质随过滤压差的变化,呈现轴向和径向多向的微观变形,从而使堵塞的泥砂排掉或流过过滤介质,重新打开局部堵塞的流道,恢复正常工作。适用于高泥质稠油中含砂量相对偏少、含泥量偏大的防砂情形。

参见图4,过滤网3第三实施例:包括不锈钢柔性管3-3,柔性管3-3为波动偏心设计,置于中心管1和过滤网3之间,并处于相对自由状态,其可在过滤网3局部发生堵塞后,发生径向扭曲、变形和波动,使过滤网3以及外防护管2发生压力分配不均,破坏淤堵的泥砂饼,进而重新打开滤道,使得微观流动情况得到改善,恢复正常工作。适用于高泥质稠油中含砂量偏大、含泥量偏少的防砂情形。

以上实施例中,中心管1为加厚设计,从而使产品整体抗压强度保持高于56t,抗拉强度继续为高于30吨,满足地层深5000米及以上防砂环境的要求

三个实施例的实施,均增大了中心管厚度,重新设计了过滤网结构,扩大了过滤装置的管外环流空间,加快了泥砂在过滤装置外的沉降速度,最大可能的去除了泥砂堆积的空间,破坏泥砂混凝堵塞发生的条件,从而使得过滤装置抗泥质稠油性能得到大大改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