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测井遥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8895发布日期:2019-08-03 16:03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测井遥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通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测井遥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测井技术的发展,测试新方法的不断出现,井下数据传输量不断增大。常规的遥测技术多采用单载波或有限载波调制技术,采用传统编码调制方式(如曼彻斯特码、双相位码、QAM等),由于测井电缆带宽有限的,传输速率受限,即使采用复杂的均衡技术、缆芯复用技术,传输速率也很难突破640Kbps,成为测井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不能满足井身状况超声成像测井等所需大数据量高速传输(≥800Kbps)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测井遥测系统,以解决井身状况超声成像测井等所需大数据量高速传输的需求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测井遥测系统,包括:

井下测井短接和地面采集系统;

所述井下测井短接具有第一以太网接口;

所述地面采集系统具有第二以太网接口;

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通过测井电缆与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连接;

井下测井短接,用于测量井下数据;

所述地面采集系统,通过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所述测井电缆和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接收所述井下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还与第一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还与第二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发送所述井下数据的时机;

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以太网接口接收所述井下数据的时机;

所述地面采集系统,通过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和所述测井电缆向所述第一控制器发送时机指令;

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时机指令控制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发送或者不发送所述井下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的输出端与第一协议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的输出端与第二协议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协议单元和所述第二协议单元之间为所述测井电缆;

所述第一协议单元和所述第二协议单元,用于优所述井下数据的通讯。

优选地,所述第一协议单元和所述第二协议单元采用G.SHDSL协议。

优选地,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采用多通道网络交换芯片AR8238。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采用网络专用控制芯片OPL-06750。

优选地,所述第一协议单元和所述第二协议单元采用G.SHDSL协议集成芯片PEF21628。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测井遥测系统,利用现有的以太网技术,以解决井身状况超声成像测井等所需大数据量高速传输的需求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测井遥测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井身状况超声成像测井仪3通道声波波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然而,对于没有详尽描述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提供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并不是实际按照比例绘制的。

同时,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含但不限于”的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测井遥测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测井遥测系统,包括:井下测井短接1和地面采集系统4;井下测井短接1具有第一以太网接口11;地面采集系统4具有第二以太网接口41;第一以太网接口11,通过测井电缆5与第二以太网接口41连接;井下测井短接1,用于测量井下数据;地面采集系统4,通过第一以太网接口11、测井电缆5和第二以太网接口41接收井下数据。利用现有的以太网技术,以解决井身状况超声成像测井等所需大数据量高速传输的需求问题。

在图1中,第一以太网接口11,还与第一控制器2连接;第二以太网接口41,还与第二控制器3连接;第一控制器2,用于控制第一以太网接口11发送井下数据的时机;第二控制器3,用于控制第二以太网接口41接收井下数据的时机。地面采集系统4,通过第二以太网接口41和测井电缆5向第一控制器2发送时机指令;第一控制器2根据所述时机指令控制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11发送或者不发送所述井下数据。

在图1中,具体地说,井下测井短接1端通过第一以太网接口11连接至测井地面的地面采集系统4,地面采集系统4则通过第二以太网接口41与井下测井短接1相连。井下测井短接1与地面采集系统4通过测井电缆5(使用2根缆芯)连接,形成一个单对线高速数字回路设备。

在图1中,第一以太网接口11的输出端与第一协议单元连接;第二以太网接口41的输出端与第二协议单元连接;第一协议单元和第二协议单元之间为测井电缆5;第一协议单元和第二协议单元,用于优井下数据的通讯。

在图1中,第一协议单元和第二协议单元采用G.SHDSL协议。采用G.SHDSL协议网络通讯技术,它基于多频调制解调原理,采用特殊的编/解码算法和电缆匹配均衡技术,具有较强的电缆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可在5500m测井电缆5(使用2根缆芯)上实现速率高达1Mbps的双向通讯,满足了测井应用中大数据量高速传输的需求。

在图1中,第一以太网接口11和第二以太网接口41采用多通道网络交换芯片AR8238。

在图1中,第一控制器2和第二控制器3,采用网络专用控制芯片OPL-06750。网络专用控制芯片OPL-06750(Atheros公司)可实现遥测数据-命令的收发控制,并控制编-解码DSP的编-解码参数。

在图1中,第一协议单元和第二协议单元采用G.SHDSL协议集成芯片PEF21628。G.SHDSL协议集成芯片PEF21628(LANTIQ公司)构成,除实现链路激活、线路均衡、线路驱动等基本功能外,还可通过编程调整编-解码参数,建立最优编/解码模式,达到不同通讯速率、电缆特性下最佳通讯效果。

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进行简要说明:上电后,第二控制器3打开第二以太网接口41的设置通道,由此通道,地面采集系统4将设定的遥测速率、电缆长度等初始信息传送到第一控制器2,并由第一控制器2来设置第二协议单元的G.SHDSL协议集成芯片PEF21628的初始编-解码参数,再通过测井电缆5发送到第一协议单元的G.SHDSL协议集成芯片PEF21628,然后开始第一协议单元和第二协议单元之间的通讯握手。在此期间第一协议单元和第二协议单元会根据实际测井电缆5特性,不断调整编-解码参数,使通讯信噪比和信号衰减系数达到最优值,最终建立可靠的DSL通讯链接。随后,第二控制器3控制第二以太网接口41选通地面采集系统4的第二以太网接口41,第一控制器2控制第一以太网接口11选通第一以太网接口11。本实用新型建立了井下测井短接1和地面采集系统4的直连通道,井下测井短接1和地面采集系统4之间可以双向通讯,实现地面控制指令下发和井下测井数据上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测井遥测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电缆特性和通讯速率自动优选编-解码参数,建立可靠通讯通道。经测试,可在5500m测井电缆(使用2根缆芯)上,实现速率1Mbps的双向通讯,满足了测井应用中大数据量高速传输的需求。

图2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井身状况超声成像测井仪3通道声波波列图。如图2所示,目前已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井身状况超声成像测井仪中得到应用,实现了其3通道声波波列(数据量810Kb/s)的实时传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表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同等替换、改进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