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喷灌浆防塌孔双重套管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1600发布日期:2019-12-03 17:1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喷灌浆防塌孔双重套管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围堰挡水工程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高喷灌浆防塌孔双重套管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期安全,在围堰上都需做挡水防渗处理,在围堰上施工高喷灌浆孔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往往因地质条件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塌孔现象,影响施工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喷灌浆防塌孔双重套管保护装置,能够有效防止塌孔,保证了钻孔作业的顺利实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喷灌浆防塌孔双重套管保护装置,包括设于钻机上的钻杆,在钻杆一端设有偏心钻头,在钻杆外侧套设有第一套管,第一套管的长度与钻杆的长度一致,第一套管还与第二套管相配合,第二套管的长度与第一套管的长度一致,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均为中空结构的空心管,第一套管具体采用塑性材料,第二套管具体采用脆性材料。

优选地,第二套管的孔径略小于第一套管的孔径。

优选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均采用丝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在造孔过程中出现塌孔,而且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喷灌浆防塌孔双重套管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钻杆1和偏心钻头2取出后的示意图;

图中,钻杆1、偏心钻头2、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喷灌浆防塌孔双重套管保护装置,包括设于钻机上的钻杆1,在钻杆1一端设有偏心钻头2,在钻杆1外侧套设有第一套管3,第一套管3的长度与钻杆1的长度一致,第一套管3还与第二套管4相配合,第二套管4的长度与第一套管3的长度一致。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均为中空结构的空心管,第一套管3具体采用塑性材料,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管3具体采用钢套管,第一套管3起到护壁的作用。第二套管4具体采用脆性材料,本实施例中第二套管4具体采用pvc套管,第二套管4能够放置塌孔,并且最后能被浆液冲击破碎,融合于浆液中,也能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

优选地,第二套管4的孔径略小于第一套管3的孔径。

优选地,第一套管3和第二套管4均采用丝扣连接。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由于一般选择高喷灌浆工艺处理地质问题,往往地质条件较差,因此在造孔过程中容易出现塌孔,使得无法进行造孔施工。本实施例造孔过程中在钻杆1安装过程中在其上增加第一套管3随钻杆1一同施工,避免在钻孔过程中冲击振动力较大,出现塌孔。具体步骤为:先将钻杆1两端分别与地质钻机和偏心钻头2固定,然后将第一套管3安装在钻杆1外侧,第一套管3间通过采用套管间的丝扣连接,即可开始造孔。

造孔完成后,将钻杆1和偏心钻头2从钻孔中取出,且将第一套管3留在钻孔内,然后将第二套管4下设在第一套管3内,再将第一套管3取出,最后进行灌浆作业,因高喷灌浆压力较大,最后下设的第二套管4被浆液冲击破碎,融合于浆液中。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在造孔过程中出现塌孔,而且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易于推广。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