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及隧道排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2485发布日期:2019-11-12 23:33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及隧道排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排烟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排烟系统的排烟口启闭装置和启闭方法



背景技术:

特长型隧道包括城市地下隧道、海底隧道等;隧道包括供车辆通行的车道空间和车道空间上方的排烟通道,车道空间与排烟通道之间用水泥或钢筋预制板(烟道板)进行隔离,并且预制板上开设有排烟口;通常该排烟口设于隧道顶部的中心区域位置。

当车辆发生起火、或爆炸时所产生的烟雾时,车道空间内的烟气或烟雾从排烟口进入到排烟通道中,并用大功率的排烟风扇将烟雾向外排出。

公开号为CN101270669A的隧道排烟方法及带独立排烟装置的隧道排烟系统;公开号为CN203962019U的隧道内排烟系统,但是上述专利并不涉及隧道排烟口的启闭装置的具体方案。

排烟口上设置一排烟盖;隧道正常通行时,排烟盖封住该排烟口,并且具有密封性;当隧道发生火灾或爆炸时,排烟盖打开,车道空间内的烟气通过排烟口进入到排烟通道内,并向外排出。现有的排烟盖位于烟道板的上方位置,由于车道空间因具有较高的气压,而在排烟通道内具有较低的气压,车道空间与排烟通道的气压差会使排烟盖始终受到一向上打开的作用力,这会使排烟盖盖紧不严密或出现偏位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排烟盖意外打开的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进一步地提供具有该启闭装置和隧道排烟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排烟口设于车道空间与排烟通道之间的烟道板上,包括排烟盖和动力组件,所述的排烟盖以侧开方式安装于排烟口的下侧,所述的动力组件驱动所述的排烟盖关闭和打开;所述的排烟盖开启时,排烟盖以排烟口下侧方向侧向开启;所述的排烟盖关闭时,所述的排烟盖盖在排烟口的下侧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动力组件包括电动绞盘和牵引绳,所述的牵引绳一端连接在电动绞盘上,所述的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在排烟盖的侧开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烟道板上设有盖框,所述的排烟口布置在所述的盖框上,所述的排烟盖的一侧轴接在所述的盖框上,以实现排烟盖可单侧打开方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盖框包括水平边框及口径逐渐变小的嵌入框,所述的排烟盖包括底板和口径逐渐变大的外包框,所述的外包框罩在所述的嵌入框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嵌入框的外壁和所述的外包框的内壁中至少一壁上设有密封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盖框和排烟盖上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电动绞盘被固定在所述盖框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密封组件为橡胶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牵引绳为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隧道排烟系统,包括车道空间、排烟通道和所述的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动力组件驱动排烟盖打开或关闭;当动力组件驱动排烟盖关闭时,排烟盖盖在排烟口的下侧位置,车道空间与排烟通道之间的气压差会使排烟盖始终受到一向上作用力以将排烟盖关紧;当动力组件释放时,排烟盖依靠自重缓慢打开。

附图说明

图1为隧道排烟系统的剖视图;

图2为隧道排烟系统的平面图;

图3为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示意图一;

图4为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示意图二;

图5为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示意图三;

图6为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开启时的示意图;

图7为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开启时的平面图;

图8为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闭合时的示意图;

图9为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闭合时的平面图;

图10为电动绞盘的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隧道包括供车辆通行的车道空间100和车道空间上方的排烟通道200,车道空间100 与排烟通道200之间用水泥或钢筋预制板(烟道板)进行隔离,并且预制板上开设有排烟口;通常该排烟口设于隧道顶部的中心区域位置。当车辆发生起火、或爆炸时所产生的烟雾时,车道空间内的烟气或烟雾从排烟口进入到排烟通道中,并用大功率的排烟风扇将烟雾向外排出。本实施例重点阐述隧道排烟口如何启闭,具体而言:

如图1和图2所示,隧道排烟系统,包括车道空间100、排烟通道200和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30。

隧道排烟系统的排烟口32设于车道空间100与排烟通道200之间的烟道板31上,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30包括排烟盖33和动力组件60,排烟盖33以侧开方式安装于排烟口32的下侧,动力组件60驱动排烟盖33关闭和打开;排烟盖33开启时,排烟盖33 以排烟口32下侧方向侧向开启;排烟盖33关闭时,排烟盖33盖在排烟口32的下侧位置。

动力组件60驱动排烟盖33打开或关闭;当动力组件60驱动排烟盖33关闭时,排烟盖33盖在排烟口的下侧位置,车道空间100与排烟通道200之间的气压差会使排烟盖33始终受到一向上的作用力以将排烟盖33关紧;当动力组件释放时,排烟盖33依靠自重缓慢打开。

如图3和图4所示,动力组件60包括电动绞盘61和牵引绳62,牵引绳62一端连接在电动绞盘61上,牵引绳62的另一端连接在排烟盖33的侧开端。在电动绞盘61的驱动下,牵引绳62释放时,排烟盖3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缓慢开启;牵引绳62在电动绞盘61的驱动下收纳时,排烟盖33收到牵引绳62的拉力而逐渐合拢,最终闭合排烟口32。

电动绞盘61上的电机驱动电动绞盘61转动,从而释放或者收纳牵引绳62。如图10所示,电动绞盘61还包括传动齿轮组63,传动齿轮组63包括小齿轮631、减速齿轮组632和与电动绞盘61同轴固定的大齿轮633,小齿轮631与减速齿轮组632啮合,减速齿轮组632与大齿轮633啮合。

烟道板31上设有盖框35,排烟口32布置在盖框35上,排烟盖33的一侧轴接在盖框35上,以实现排烟盖33可单侧打开方式。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排烟口32的下侧对称地开设有2个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30,且两个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30上的排烟盖33呈对开式布置。

更为具体地,如图3至图5所示,盖框35包括水平边框36及口径逐渐变小的嵌入框37,排烟盖33包括底板331和口径逐渐变大的外包框332,外包框332罩在嵌入框 37外。

嵌入框37的外壁或外包框332的内壁上设有密封组件,以使盖框35与排烟盖33 的盖合更为紧密、贴合。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密封组件为橡胶条7。

优选地,盖框35和排烟盖33上设有加强筋8。

电动绞盘61被固定在盖框35上。牵引绳62为钢丝绳。

当需要开启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时:如图6和图7所示,启动电动绞盘61,电动绞盘61上的电机驱动电动绞盘61逆向转动,从而释放连接在电动绞盘61上的牵引绳62,牵引绳62释放后不再对排烟盖33施加拉力,排烟盖3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绕着与盖框35的轴接侧向下翻转并打开排烟口32,使车道空间100内的烟雾得以排入排烟通道 200内。

当需要关闭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时:如图8和图9所示,启动电动绞盘61,电动绞盘61上的电机驱动电动绞盘61正向转动,从而收纳连接在电动绞盘61上的牵引绳62,收纳中的牵引绳62会对排烟盖33施加一作用力,排烟盖33在牵引绳拉力的作用下绕着与盖框35的轴接侧向上翻转并与盖框35盖合。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隧道排烟口启闭装置和隧道排烟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