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钻孔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2267发布日期:2019-11-09 00:02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钻孔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器械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隧道钻孔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爆破是石质围岩隧道开挖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步骤是,先使用风枪或者凿岩机在断面轮廓区域钻取爆破眼,然后装入炸药等爆破材料,通过炸药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和应力波对周围围岩产生巨大的做功能力使石质围岩破碎,从而达到开挖的效果。钻孔定位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此关键的工艺技术,一直以来都依靠施工人员估算完成,定向角度不准确,造成隧道超挖或者欠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材料浪费,不但影响了工程质量,而且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此为,现有技术的不在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隧道钻孔辅助支架,有利于实现内分隧道定位钻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隧道钻孔辅助支架,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导向杆的一端,所述底板的另一端铰接螺杆的一端,所述导向杆穿过支撑板的一端,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板上侧固定连接对称的竖板,对称的所述竖板的上部分别铰接圆杆四,对称的所述圆杆四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方板的一侧中心,一个所述圆杆四的另一侧固定连接齿轮一的一侧中心,所述齿轮一啮合齿轮二,所述齿轮二铰接一个所述竖板,所述齿轮二的一侧中心固定连接把手一,所述方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方块的下侧,所述方块的中心铰接蜗杆的一端,所述蜗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手二的一侧中心,所述蜗杆啮合蜗轮,所述蜗轮的中心轴铰接所述方板的中心,所述蜗轮的中心轴端部固定连接圆板的下侧中心,所述圆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方杆一,所述方杆一上设置有十字槽,所述十字槽内设置有十字块,所述十字块的一侧中心固定连接圆杆二的一端,所述圆杆二穿过所述方杆一的一侧中心,所述圆杆二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电钻的一侧,所述电钻上安装有钻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板固定连接对称的方杆二,一个所述方杆二的一端铰接圆盘的中心轴,所述圆盘的一侧固定连接圆杆一的一端,所述圆杆一的下部铰接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圆杆三的上部,所述圆杆三固定连接所述十字块的上侧中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方块对应所述蜗杆螺纹连接顶丝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一个所述方杆二对应所述圆盘的中心轴螺纹连接顶丝三。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的上侧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啮合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下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齿轮一对应一个所述竖板螺纹连接顶丝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当需要钻直孔时,将底板放到合适位置,使钻头距离岩石大约5厘米,打开电机,电机带动锥齿轮二转动,锥齿轮二带动锥齿轮一转动,锥齿轮一带动螺杆转动,螺杆二带动支撑板沿导向杆向上移动,支撑板带动竖板向上移动,竖板带动齿轮二向上移动,齿轮二带动把手一向上移动,竖板带动圆杆四向上移动,圆杆四带动方板和齿轮一向上移动,方板带动蜗轮向上移动,方板带动方块向上移动,方块带动蜗杆向上移动,蜗杆带动把手二向上移动,蜗轮带动圆板向上移动,圆板带动方杆一及方杆二移动,方杆二带动圆盘移动,圆盘带动圆杆一向上移动,圆杆一带动连杆移动,方杆一带动十字块移动,十字块带动圆杆三移动,十字块通过圆杆二带动电钻移动,电钻带动钻头向上移动,直到钻头移动到要求位置,关闭电机。打开电钻,拧松顶丝三,转动圆杆一带动圆盘转动,圆杆一带动连杆摆动,连杆带动圆杆三移动,圆杆三带动十字块沿十字槽移动,十字块带动圆杆二移动,圆杆二带动电钻移动,电钻带动钻头靠近并且在岩石上钻出孔,钻孔深度合适,反向转动圆杆一,将电钻恢复原位,关闭电钻,拧紧顶丝三。

当需要钻斜孔时,拧松顶丝一,用手转动把手一,把手一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带动圆杆四转动,圆杆四带动方板转动,方板带动方块摆动,方块带动蜗杆摆动,蜗杆带动把手二摆动,方板带动蜗轮摆动,蜗轮带动圆板摆动,圆板带动方杆一及方杆二摆动,方杆二带动圆盘摆动,圆盘带动圆杆一摆动,圆杆一带动连杆摆动,方杆一带动十字块摆动,十字块带动圆杆三摆动,十字块通过圆杆二带动电钻摆动,电钻带动钻头摆动,直到钻头与水平面夹角合适,拧紧顶丝一。拧松顶丝二,转动把手二,把手二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动圆板转动,圆板带动方杆一及方杆二摆动,方杆二带动圆盘摆动,圆盘带动圆杆一摆动,圆杆一带动连杆摆动,方杆一带动十字块摆动,十字块带动圆杆三摆动,十字块通过圆杆二带动电钻摆动,电钻带动钻头摆动,直到钻头与垂直面夹角合适,拧紧顶丝一。此时,钻头角度位置合适,重复钻直孔的步骤,完成钻斜孔。本实用新型为隧道钻孔辅助支架,有利于实现内分隧道定位钻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五。

图中:1、导向杆,2、圆盘,3、圆杆一,4、齿轮一,5、把手一,6、齿轮二,7、竖板,8、支撑板,9、底板,10、电机,11、锥齿轮一,12、螺杆,13、钻头,14、电钻,15、圆杆二,16、方杆一,17、连杆,18、顶丝一,19、把手二,20、蜗杆,21、蜗轮,22、方块,23、顶丝二,24、圆板,25、方杆二,26、顶丝三,27、圆杆三,28、十字块,29、十字槽,30、锥齿轮二,31、方板,32、圆杆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9,所述底板9的一端固定连接导向杆1的一端,所述底板9的另一端铰接螺杆12的一端,所述导向杆1穿过支撑板8的一端,所述螺杆12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8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板8上侧固定连接对称的竖板7,对称的所述竖板7的上部分别铰接圆杆四32,对称的所述圆杆四32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方板31的一侧中心,一个所述圆杆四3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齿轮一4的一侧中心,所述齿轮一4啮合齿轮二6,所述齿轮二6铰接一个所述竖板7,所述齿轮二6的一侧中心固定连接把手一5,所述方板31的下侧固定连接方块22的下侧,所述方块22的中心铰接蜗杆20的一端,所述蜗杆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手二19的一侧中心,所述蜗杆20啮合蜗轮21,所述蜗轮21的中心轴铰接所述方板31的中心,所述蜗轮21的中心轴端部固定连接圆板24的下侧中心,所述圆板24的上侧固定连接方杆一16,所述方杆一16上设置有十字槽29,所述十字槽29内设置有十字块28,所述十字块28的一侧中心固定连接圆杆二15的一端,所述圆杆二15穿过所述方杆一16的一侧中心,所述圆杆二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电钻14的一侧,所述电钻14上安装有钻头13。

所述圆板24固定连接对称的方杆二25,一个所述方杆二25的一端铰接圆盘2的中心轴,所述圆盘2的一侧固定连接圆杆一3的一端,所述圆杆一3的下部铰接连杆17的一端,所述连杆17的另一端铰接圆杆三27的上部,所述圆杆三27固定连接所述十字块28的上侧中心。

所述方块22对应所述蜗杆20螺纹连接顶丝二23。

一个所述方杆二25对应所述圆盘2的中心轴螺纹连接顶丝三26。

所述底板9的上侧固定连接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锥齿轮二30,所述锥齿轮二30啮合锥齿轮一11,所述锥齿轮一11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2的下部。

所述齿轮一4对应一个所述竖板7螺纹连接顶丝一18。

所述方杆二25与所述圆板24平齐。

所述电钻14下侧与所述方杆二25上侧平齐。

底板9应放置在较平整的地面使用,或通过螺栓连接、焊接固定在隧道车上使用。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为:当需要钻直孔时,将底板9放到合适位置,使钻头13距离岩石大约5厘米,打开电机10,电机10带动锥齿轮二30转动,锥齿轮二30带动锥齿轮一11转动,锥齿轮一11带动螺杆12转动,螺杆二12带动支撑板8沿导向杆1向上移动,支撑板8带动竖板7向上移动,竖板7带动齿轮二6向上移动,齿轮二6带动把手一5向上移动,竖板7带动圆杆四32向上移动,圆杆四32带动方板31和齿轮一4向上移动,方板31带动蜗轮21向上移动,方板31带动方块22向上移动,方块22带动蜗杆20向上移动,蜗杆20带动把手二19向上移动,蜗轮21带动圆板24向上移动,圆板24带动方杆一16及方杆二25移动,方杆二25带动圆盘2移动,圆盘2带动圆杆一3向上移动,圆杆一3带动连杆17移动,方杆一16带动十字块28移动,十字块28带动圆杆三27移动,十字块28通过圆杆二15带动电钻14移动,电钻14带动钻头13向上移动,直到钻头13移动到要求位置,关闭电机10。打开电钻14,拧松顶丝三26,转动圆杆一3带动圆盘2转动,圆杆一3带动连杆17摆动,连杆17带动圆杆三27移动,圆杆三27带动十字块28沿十字槽29移动,十字块28带动圆杆二15移动,圆杆二15带动电钻14移动,电钻14带动钻头13靠近并且在岩石上钻出孔,钻孔深度合适,反向转动圆杆一3,将电钻14恢复原位,关闭电钻14,拧紧顶丝三26。

当需要钻斜孔时,拧松顶丝一18,用手转动把手一5,把手一5带动齿轮二6转动,齿轮二6带动齿轮一4转动,齿轮一4带动圆杆四32转动,圆杆四32带动方板31转动,方板31带动方块22摆动,方块22带动蜗杆20摆动,蜗杆20带动把手二19摆动,方板31带动蜗轮21摆动,蜗轮21带动圆板24摆动,圆板24带动方杆一16及方杆二25摆动,方杆二25带动圆盘2摆动,圆盘2带动圆杆一3摆动,圆杆一3带动连杆17摆动,方杆一16带动十字块28摆动,十字块28带动圆杆三27摆动,十字块28通过圆杆二15带动电钻14摆动,电钻14带动钻头13摆动,直到钻头13与水平面夹角合适,拧紧顶丝一18。拧松顶丝二23,转动把手二19,把手二19带动蜗杆20转动,蜗杆20带动蜗轮21转动,蜗轮21带动动圆板24转动,圆板24带动方杆一16及方杆二25摆动,方杆二25带动圆盘2摆动,圆盘2带动圆杆一3摆动,圆杆一3带动连杆17摆动,方杆一16带动十字块28摆动,十字块28带动圆杆三27摆动,十字块28通过圆杆二15带动电钻14摆动,电钻14带动钻头13摆动,直到钻头13与垂直面夹角合适,拧紧顶丝一18。此时,钻头13角度位置合适,重复钻直孔的步骤,完成钻斜孔。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