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茬钻孔用抽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2195发布日期:2019-11-27 19:1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茬钻孔用抽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水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合茬钻孔用抽水装置。



背景技术:

采矿作业过程中,如煤矿开采过程中,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治理难度随之变大,瓦斯抽采作为瓦斯治理的主要手段,也凸显的愈加重要。

底板巷道施工钻孔的传统合茬方式一般都是直接合在底抽巷敷设的瓦斯管路上,煤岩层内的水不可避免的通过钻孔流入被抽采管道内如瓦斯管路,造成瓦斯管路积水,造成管路有效截面减小,堵塞被抽采管道,影响抽采效果。

针对上述作业过程中,瓦斯管路内的积水问题,现有技术中为了排除管道内的水,只是采取停止作业的方式,让管道中的水自然从钻孔中流尽,不仅延长了工程周期,且采用上述处理方式,管道中的积水仍旧无法及时排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合茬钻孔用抽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合茬钻孔用抽水装置,包括积水多通管,所述积水多通管两端的管口密封,所述积水多通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排水侧管,所述排水侧管设置有阀门;

所述积水多通管连通有若干个抽采管,所述抽采管分别设置有闸阀;

所述积水多通管连通有若干个软管,所述软管连通至外接抽水装置。

优选地,所述积水多通管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吊环,所述吊环分别设置在积水多通管的侧壁两端。

优选地,所述合茬钻孔用抽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积水多通管上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将合茬钻孔用抽水装置支撑紧固到被抽采管道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的设置个数为两个,所述支撑装置固定连接在积水多通管底部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积水多通管上的支柱,所述支柱连接有卡环部件,所述卡环部件能够伸缩。

优选地,所述卡环部件包括弧形套管,所述弧形套管的左端套接有第一卡箍,所述弧形套管的右端套接有第二卡箍。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对称设置在弧形套管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箍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螺接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弧形套管的左端开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对应的第一螺孔;

所述第二卡箍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螺接有第二紧固螺栓,所述弧形套管的右端开设有与第二螺纹通孔对应的第二螺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上均设有防滑结构。

优选地,所述防滑结构为齿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合茬钻孔用抽水装置,包括积水多通管,所述积水多通管两端的管口密封,所述积水多通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排水侧管,所述排水侧管设置有阀门;所述积水多通管连通有若干个抽采管,所述抽采管分别设置有闸阀;所述积水多通管连通有若干个软管,所述软管连通至外接抽水装置,通过上述装置能够高效、充分的将被抽采管道如瓦斯管道内的积水抽排,同时,抽排过程中,整个装置能够在一种较为稳定的情形下进行抽水作业,上述方式替代传动人工手动排水,不仅增加了工作效率,且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装置与积水多通管的连接关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弧形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合茬钻孔用抽水装置,包括积水多通管1,积水多通管1左、右两端的管口密封,在右端的管口上连通有一个右排水侧管11,右排水侧管11设置有一个右阀门111,左端的管口上设置一个左排水侧管12,左排水侧管12上具有一个左阀门121。在积水多通管1上连通有6根抽采管2,每一根抽采管2均设置有一个闸阀21,抽水工作时,每一根抽采管2均连通到被抽采管道3上,如瓦斯管路。

对应的,积水多通管1连通有6根软管4,抽水工作时,软管4连通至外接抽水装置如抽水泵。软管4与抽采管2布设在积水多通管1的两侧。

在积水多通管1外侧壁上焊接有两个吊环13,一个吊环13设置在积水多通管1的侧壁左端,另一个吊环13焊接在积水多通管1外侧壁的右端。

抽水时,为了增加整体装置与被抽采管道3之间的稳定性(整体装置虽然被吊环13吊起来,但是水流不稳定时,容易晃动)。

在积水多通管1的底部设置两个支撑装置5,支撑装置5将整体装置支撑在被抽采管道3(如瓦斯管道)的侧壁上,具体的,所述支撑装置5的设置个数为两个,一个支撑装置5固定连接在积水多通管1底部左侧端,另一个支撑装置5固定连接在积水多通管1底部右侧端。

支撑装置5的具体结构为:支撑装置5包括固定连接在积水多通管1底部的支柱51,支柱51焊接有卡环部件52,卡环部件52的截面为半圆环形,卡环部件52卡至被抽采管道3上,实现支撑整个装置。卡环部件52能够伸缩,具体的,根据被抽采管道3的外径大小,相应的调节卡环部件52的伸缩长度。卡环部件52的具体结构为:卡环部件52包括弧形套管523(弧形套管523的顶部焊接到支柱51上),弧形套管523为内部中空结构,弧形套管523的左端套接有第一卡箍522,弧形套管523的右端套接有第二卡箍521,具体而言,弧形套管523内开设有与第一卡箍522与第二卡箍521配合的空腔,伸缩时,第一卡箍522以及第二卡箍521缩进或者伸出空腔。

在第一卡箍522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纹通孔5221(第一螺纹通孔5221等距、间隔分布在第一卡箍522上),第一螺纹通孔5221螺接有第一紧固螺栓5222,在弧形套管523的左端开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5221对应的第一螺孔5231(第一螺孔5231位于弧形套管523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同时,第一螺孔5231等距、间隔分布在弧形套管523上,第一螺孔5231与第一螺纹通孔5221相互配合),第一紧固螺栓5222依次从弧形套管523的前侧壁上的第一螺孔5231、第一螺纹通孔5221螺接到弧形套管523后侧壁上的第一螺孔5231,实现将第一卡箍522紧固在弧形套管523上。由于,第一螺纹通孔5221和第一螺孔5231设置多个,因此,可以多长度调节第一卡箍522与第一弧形套管523的相对长度。

同理,第二卡箍52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纹通孔5211,在第二螺纹通孔5211螺接有第二紧固螺栓5212,在弧形套管523的右端开设有与第二螺纹通孔5211对应的第二螺孔5232,按照上述第一卡箍522的长度调节方式,调节第二卡箍521与弧形套管523的现对位置。

在第一卡箍522和第二卡箍521上均设有防滑结构,具体为齿形结构53。

工作过程:

底板巷道施工钻孔时,按照传统合茬方式直接合在底抽巷敷设的抽采管道3如瓦斯管路上(被抽采管道3,如瓦斯管道上具有钻孔)煤岩层内的水不可避免的通过钻孔流入瓦斯管路。

此时,将抽采管2插入至被抽采管道3上的钻孔中,对被抽采管道3进行抽水,为了增加抽水效果,在抽采管道3与被抽采管道3的接口位置处按照现有技术公开的密封方式,进行密封,增加抽水效果。

将软管4连通到外接抽水装置如抽水泵,在抽水泵的作用下,将被抽采管道3内的积水抽取到积水多通管1内,再由软管4进入抽水泵中抽排。

抽水完毕,打开右排水侧管11上的右阀门111,和左排水侧管12上的左阀门121,右阀门111和左阀门121优选采用闸阀,将积水多通管1内的积水排尽。

在抽水过程中,通过吊环13将整个合茬钻孔用抽水装置吊在被抽采管道3上方,通过积水多通管1底部设置的支撑装置5,支撑装置5将整个装置支撑在被抽采管道3上,采用支撑设计避免抽水过程中,水流不稳定造成积水多通管1产生晃动(实际抽水过程中,水流突然增大给予积水多通管1较大的瞬间冲量,造成积水多通管1产生晃动)。在抽水过程中,根据被抽采管道3(瓦斯管道)的直径大小,按照上述卡环部件52的调节方式,调节第一卡箍522和第二卡箍521的伸缩长度。

采用上述装置结构的优点在于:能够高效、充分的将被抽采管道3如瓦斯管道内的积水抽排,同时,抽排过程中,整个装置能够在一种较为稳定的情形下进行抽水作业,上述方式替代传动人工手动排水,不仅增加了工作效率,且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