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中心排水沟浇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5114发布日期:2020-04-28 20:04阅读:1034来源:国知局
隧道中心排水沟浇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新型涉及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隧道中心排水沟浇筑模板。



背景技术:

部分公路隧道设计有中心排水沟,用以将衬砌背后的地下水引排出洞外。

如图1所示为目前常用的中心排水沟结构,排水沟主要包括沟身和盖板两部分,沟身在仰拱回填时一次浇筑成型,而盖板则在沟身浇筑完成后在沟身内部现场浇筑或者预制完成后盖在沟身中。

显然目前的中心排水沟至少需要两道工序才能完成浇筑,不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新型实施例提供了隧道中心排水沟浇筑模板,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新型提供了隧道中心排水沟浇筑模板,该模板由左模板和右模板组成,所述左模板包括由左铰链转动连接在一起的左上模板和左下模板,所述右模板包括由右铰链转动连接在一起的右上模板和右下模板,该左模板和右模板拼接形成所述浇筑模板;

所述左上模板的内侧面上转动安装有多个左连杆,该多个左连杆沿所述左模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左下模板的内侧面上也转动安装有多个所述左连杆,该多个所述左连杆沿所述左模板的长度方向分布,且所述左下模板上的左连杆与所述左上模板上的左连杆一一对应;所述左上模板上的左连杆与左下模板上对应位置的左连杆使用销轴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左模板内部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左连杆称为一组左连杆,多组所述左连杆的连接处均安装在一个左拉杆上,所述左拉杆使用液压缸连接在所述左上模板或左下模板的内侧面上;

所述右上模板的内侧面上转动安装有多个右连杆,该多个右连杆沿所述右模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右下模板的内侧面上也转动安装有多个所述右连杆,该多个所述右连杆沿所述右模板的长度方向分布,且所述右下模板上的右连杆与所述右上模板上的右连杆一一对应;所述右上模板上的右连杆与右下模板上对应位置的右连杆使用销轴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右模板内部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右连杆称为一组右连杆,多组所述右连杆的连接处均安装在一个右拉杆上,所述右拉杆使用液压缸连接在所述右上模板或右下模板的内侧面上。

本新型中的隧道中心排水沟浇筑模板,包括左模板和右模板,该左模板和右模板又分别由上模板和下模板转动连接组成,左模板和右模板内部分别安装有转动连接在一起的连杆,多组连杆连接在拉杆上,拉杆由液压缸连接在模板的内侧面上。当液压缸带动拉杆移动,进而使连杆转动时,左模板和右模板展开并组成四边形的浇筑模板,待浇筑完成后液压缸带动拉杆反向移动进而使左模板和右模板折叠,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脱模操作。本实用新型的浇筑模板能够使中心排水沟一次浇筑完成,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中心排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浇筑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浇筑模板的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中心排水沟在隧道中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2和3,本新型提供了隧道中心排水沟浇筑模板,该模板由左模板和右模板组成,所述左模板包括纵截面均为l形的左上模板110和左下模板120,该左上模板110和左下模板120使用左铰链130转动连接在一起,当所述左上模板110和左下模板120与左铰链130连接的一侧板转动至同一平面时,所述左模板的纵截面成c型。所述右模板包括纵截面均为l形的右上模板210和右下模板220,该右上模板210和右下模板220使用右铰链230转动连接在一起,当所述右上模板210和右下模板220与右铰链230连接的一侧板转动至同一平面时,所述右模板的纵截面成反c型,以与所述右模板组成纵截面为矩形的结构。

所述左模板中左上模板110的两个侧板在连接处内侧面上具有倒角,所述左下模板120的两个侧板在连接处内侧面上具有倒角,以方便脱模,所述右模板的结构相同。

所述左上模板110的内侧面上使用铰链转动安装有多个左连杆111,该多个左连杆111沿所述左模板的长度方向等距离分布,所述左连杆111与左上模板110连接处的铰链轴向与所述左模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左下模板120的内侧面上也使用铰链转动安装有多个所述左连杆111,该多个所述左连杆111沿所述左模板的长度方向等距离分布,且所述左下模板120上的左连杆111与所述左上模板110上的左连杆111一一对应,所述左连杆111与左下模板120连接处的铰链轴向与所述左模板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左上模板110上的左连杆111与左下模板120上对应位置的左连杆111使用销轴转动连接在一起,该销轴的轴向与所述左模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左模板内部对应位置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左连杆111称为一组左连杆,多组所述左连杆连接处的销轴均安装在一个左拉杆上,所述左拉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左模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左拉杆使用液压缸(图未示)连接在所述左上模板110或左下模板120的内侧面上,该液压缸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拉杆和左上模板110或左下模板120转动连接。

所述右上模板210的内侧面上使用铰链转动安装有多个右连杆211,该多个右连杆211沿所述右模板的长度方向等距离分布,所述右连杆211与右上模板210连接处的铰链轴向与所述右模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右下模板220的内侧面上也使用铰链转动安装有多个所述右连杆211,该多个所述右连杆211沿所述右模板的长度方向等距离分布,且所述右下模板220上的右连杆211与所述右上模板210上的右连杆211一一对应,所述右连杆211与右下模板220连接处的铰链轴向与所述右模板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右上模板210上的右连杆211与右下模板220上对应位置的右连杆211使用销轴转动连接在一起,该销轴的轴向与所述右模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右模板内部对应位置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右连杆211称为一组右连杆,多组所述右连杆连接处的销轴均安装在一个右拉杆212上,所述右拉杆21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右模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右拉杆212使用液压缸(图未示)连接在所述右上模板210或右下模板220的内侧面上,该液压缸两端分别与所述右拉杆212和右上模板210或右下模板220转动连接。

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之间还通过至少一个撑杆进行加固,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上模板110和右上模板210之间使用上撑杆310加固,左下模板120和右下模板220之间使用下撑杆320加固。具体地,所述左上模板110在内侧面上靠近端部的位置安装有左套筒,所述右上模板210在内侧面上靠近端部的位置安装有右套筒,所述上撑杆310的两端分别螺接有一个螺杆,该两个螺杆的外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螺母,两个所述螺杆的露出端分别螺接在所述左套筒和右套筒内部的螺孔内。由于两个所述螺杆分别螺接在上撑杆310的两端,因此转动螺杆时所述上撑杆与螺杆整体的长度会发生变化,而所述左套筒和右套筒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左套筒和右套筒内部螺孔的深度之和介于所述上撑杆310和螺杆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之间,因此所述上撑杆310和螺杆能够很方便的安装在左套筒和右套筒之间,拆卸起来也很方便。所述下撑杆320的安装方式与所述上撑杆310的安装方式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模板在使用时,首先在隧道的仰拱底面上固定两排用于对模板进行定位的钢筋,然后将模板整体放置在两排钢筋之间,利用液压泵站使左模板和右模板内部的液压缸充入或排出液压油使液压缸伸长或缩短,左连杆111和右连杆211分别随着左拉杆和右拉杆212的移动而转动,当一组中的两个左连杆111和一组中的两个右连杆211转动至一条直线上时,左模板和右模板均打开至最大角度,即左模板和右模板组成纵截面为矩形的结构。

为了避免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在打开和折叠过程中产生干扰,所述左上模板110和左下模板120在朝向所述右模板的端部具有斜切面,而所述右上模板210和右下模板220在朝向所述左模板的端面上分别具有与所述左上模板110和左下模板120端部的斜切面匹配的斜切面,且所述左模板两端的斜切面同时位于所述右模板两端的斜切面外侧或者内侧,因此斜切面处于内侧的左模板或右模板后展开并先折叠,即可避免发生左模板和右模板的端部在展开和折叠时发生干扰,并且能够保持端部接触位置的密封,避免混凝土流入模板内部。

模板展开完成后,将最短长度的上撑杆310和螺杆一端抵持在一侧的套筒上,使用扳手转动抵持处的螺杆将该螺杆旋出上撑杆并旋入抵持处的套筒内,该螺杆转动时所述上撑杆310朝向抵持处的一端与抵持处的套筒之间的距离不变,随着一端的螺杆转动使螺杆和上撑杆310的整体长度变大,当另一端的螺杆抵持另一侧的套筒时,开始转动另一端的螺杆使其旋入另一侧的套筒,下撑杆320进行相同的操作即可完成加固操作,左模板和右模板形成一个整体。

接着开始进行仰拱回填,如图4所示,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模板的加固和展开操作的反向操作,即先取下上撑杆310和下撑杆320,再通过液压缸使左连杆111和右连杆转动将左模板和右模板折叠以完成脱模操作。脱模结束后,使用电葫芦或装载机将模板从浇筑好的中心排水沟中抽出并运送到下一个浇筑节段,并将模板的一端插入到已浇筑好的中心排水沟一端,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完成整个中心排水沟的浇筑工作。

尽管已描述了本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