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施工用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6242发布日期:2021-01-15 11:55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施工用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利施工用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在工作面上进行多处打孔,传统小型的需要手动控制的打孔装置,容易出现孔位打偏的现象,孔的精确度较低,而传统的大型自动打孔装置,不便于移动和固定,且难以在不移动装置的情况下,对多处进行打孔,工作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水利施工用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施工用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传统的大型自动打孔装置,不便于移动和固定,且难以在不移动装置的情况下,对多处进行打孔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施工用打孔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有两根,所述支撑柱内开有贯穿至支撑柱底部的导向槽,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底部设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与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下方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焊接有锥形头,所述支撑柱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万向轮;

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焊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中部开有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内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前后两端焊接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横板前端设有贯穿过滑槽与滑块通过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螺栓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与滑块之间设有焊接于滑块前端面的连接块,所述转块外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把手;

所述调节板中部开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壁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滑轨,所述活动槽内壁上方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底部设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与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下方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贯穿过调节板下方的钻杆,所述钻杆外壁套接有滑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杆和锥形头均位于导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滑槽前后两侧的内壁底部均匀嵌入设置有若干个滚珠,所述调节板通过滚珠与横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块与连接块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板与滑轨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使用者需要对装置进行安装时,使用者可通过万向轮将装置移动至预设位置,通过启动第一电机,使第一转轴带动连接杆在导向槽内平稳向下移动,连接杆带动锥形头向下移动插入土地,装置被固定,当使用者需要移动装置时,根据上述反向操作,便于使用者对装置进行快速移动和固定,且操作方式简单。

使用者需要移动调节板时,通过转动把手,带动转块在连接块内转动,使螺栓向外移出滑块,使用者可通过左右移动把手,使转块通过连接块带动滑块移动,从而带动调节板左右移动,当使用者将钻杆移动至预打孔位置,可通过转动把手,使转块带动螺栓转入滑块,对滑块进行固定,从而固定调节板,便于使用者在不移动装置的情况下,对多处进行打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滚珠,所述调节板通过滚珠与横板滑动连接,滚珠有利于滑块平稳快速移动,便于对滑块的移动。

当使用者需要进行钻孔时,可通过启动第二电机,使钻杆通过第二转轴在第二转轴内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滑板在滑轨上上下移动,滑板有利于带动钻杆平稳移动,同时有利于控制钻杆的移动方向,提升钻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板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横板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中:1-支撑柱,2-导向槽,3-第一电机,4-第一转轴,5-连接杆,6-锥形头,7-万向轮,8-横板,9-横向滑槽,10-滚珠,11-调节板,12-滑块,13-螺栓,14-转块,15-连接块,16-把手,17-活动槽,18-钻杆,19-滑板,20-第二转轴,21-第二电机,22-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4:

一种水利施工用打孔装置,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设有两根,所述支撑柱1内开有贯穿至支撑柱1底部的导向槽2,所述支撑柱1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底部设有第一转轴4,且第一转轴4与第一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下方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底部焊接有锥形头6,所述支撑柱1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万向轮7,所述第一转轴4、连接杆5和锥形头6均位于导向槽2内;

使用者需要对打孔装置进行安装时,使用者可通过万向轮7将装置移动至预设位置,通过控制打孔装置同时启动两个第一电机3,使得第一电机3带动第一转轴4转动,第一转轴4带动连接杆5在导向槽2内平稳向下移动,连接杆5带动锥形头6向下移动插入土地,当连接杆5向下移动至底面与地表面相接触时,锥形头6插入地面一段距离,关闭第一电机3,此时万向轮7不能进行转动,装置被固定,当使用者需要移动装置时,可通过启动第一电机3,根据上述反向操作,使得锥形头6收纳至导向槽2内,使得万向轮7可移动,从而移动装置,便于使用者对装置进行快速移动和固定,且操作方式简单。

两根所述支撑柱1之间焊接有横板8,所述横板8中部开有横向滑槽9,所述横向滑槽9内设有调节板11,所述调节板11前后两端焊接有与横向滑槽9滑动连接的滑块12,所述横板8前后两端均设有贯穿过横向滑槽9与滑块12通过螺纹连接的螺栓13,所述螺栓13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转块14,所述转块14与滑块12之间设有焊接于滑块12前端面的连接块15,所述转块14外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把手16;

使用者需要移动调节板11时,因为所述转块14与连接块15转动连接,所以使用者可通过转动把手16,带动转块14在连接块15内转动,使螺栓13通过转块14的转动向外移动,当螺栓13完全移出滑块12后,滑块12未被固定,使用者可通过左右移动把手16,带动转块14移动,转块14通过连接块15带动滑块12移动,从而带动调节板11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对钻杆18的位置进行移动,当使用者将钻杆18移动至预打孔位置,可通过转动把手16,使转块14带动螺栓13转入滑块12,使滑块12通过螺栓13与横板8固定,从而固定调节板11,便于使用者在不移动装置的情况下,对多处进行打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滑槽9前后两侧的内壁底部均匀嵌入设置有若干个滚珠10,所述调节板11通过滚珠10与横板8滑动连接,滚珠10有利于调节板11平稳快速移动,便于对调节板11的移动。

所述调节板11中部开有活动槽17,所述活动槽17内壁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滑轨22,所述活动槽17内壁上方固定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底部设有第二转轴20,且第二转轴20与第二电机2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0下方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贯穿过调节板11下方的钻杆18,所述钻杆18外壁套接有滑板19;

当使用者需要进行钻孔时,可通过启动第二电机21,第二电机21带动第二转轴20转动,使钻杆18通过第二转轴20在第二转轴20内上下移动,因为所述滑板19与滑轨22滑动连接,所以当钻杆18上下移动时,会带动滑板19在滑轨22上上下移动,滑板19有利于带动钻杆18平稳移动,同时有利于控制钻杆18的移动方向,提升钻孔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