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反循环潜孔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6227发布日期:2021-01-15 11:5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反循环潜孔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潜孔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反循环潜孔锤。



背景技术:

潜孔锤是通过冲击向地面内进行打孔,现在大多是采用液动潜孔锤,液动潜孔锤(又称液动冲击器或液动锤),是液动冲击回转钻进中冲击载荷的发生装置,其利用钻进过程中泥浆泵供给的冲洗液中的能量,直接驱动液动锤内的冲锤形成上下往复运动,并连续不断地对下部钻具施加一定频率的冲击载荷,从而实现冲击回转钻进,但液动持续时间长后会导致高温,使用寿命要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反循环潜孔锤,包括外壳、顶罩、螺纹槽、沉头孔、螺栓以及第一连接块,所述顶罩套装在所述外壳上端面,所述螺纹槽开在所述外壳上端面,所述沉头孔开在所述顶罩上端面,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沉头孔旋拧连接在所述螺纹槽内,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在所述顶罩上端面,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驱动结构;

所述驱动结构,主要包括:驱动电机、锤头、传动部以及辅助部;

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锤头活动套装连接在所述外壳内下端,所述传动部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所述锤头之间,所述辅助部设置在所述锤头与所述外壳上。

优选的,所述传动部,主要包括:传动齿轮、横杆、豁槽、套管、连接杆、固定板以及第二连接块;

所述传动齿轮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以及所述外壳内侧表面且之间相啮合,所述横杆设置在所述传动齿轮侧端面,所述豁槽开在所述横杆表面,所述套管活动套装在所述豁槽内,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套管下端面,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锤头上端面,所述第二连接块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之间且上端面与所述连接杆下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部,主要包括:环形槽、环形块、连接槽、弹簧、弧形槽以及球形块;

所述环形槽开在所述锤头侧表面,所述环形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侧表面且套装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连接槽开在所述环形槽与所述环形块相对两表面,所述弹簧连接在所述连接槽之间,所述弧形槽开在所述锤头下端面,所述球形块设置在所述弧形槽内。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侧表面开有气槽,所述顶罩上表面开有气孔。

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为锥形齿轮且之间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采用电动驱动,反复锤动频率高,动力更足,能够保持匀速,快速的进行冲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反循环潜孔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反循环潜孔锤的螺纹槽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反循环潜孔锤的套管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以上各图中,1、外壳;2、顶罩;3、螺纹槽;4、沉头孔;5、螺栓;6、第一连接块;7、驱动电机;8、锤头;9、传动齿轮;10、横杆;11、豁槽;12、套管;13、连接杆;14、固定板;15、第二连接块;16、环形槽;17、环形块;18、连接槽;19、弹簧;20、弧形槽;21、球形块;22、气槽;23、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技术:
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3可知,本方案包括外壳1、顶罩2、螺纹槽3、沉头孔4、螺栓5以及第一连接块6,所述顶罩2套装在所述外壳1上端面,所述螺纹槽3开在所述外壳1上端面,所述沉头孔4开在所述顶罩2上端面,所述螺栓5穿过所述沉头孔4旋拧连接在所述螺纹槽3内,所述第一连接块6设置在所述顶罩2上端面,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驱动结构;

所述驱动结构,主要包括:驱动电机7、锤头8、传动部以及辅助部;

所述驱动电机7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锤头8活动套装连接在所述外壳1内下端,所述传动部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7输出端与所述锤头8之间,所述辅助部设置在所述锤头8与所述外壳1上;

所述传动部,主要包括:传动齿轮9、横杆10、豁槽11、套管12、连接杆13、固定板14以及第二连接块15;

所述传动齿轮9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7输出端以及所述外壳1内侧表面且之间相啮合,所述横杆10设置在所述传动齿轮9侧端面,所述豁槽11开在所述横杆10表面,所述套管12活动套装在所述豁槽11内,所述连接杆13设置在所述套管12下端面,所述固定板14设置在所述锤头8上端面,所述第二连接块15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14之间且上端面与所述连接杆13下端相连接;

所述辅助部,主要包括:环形槽16、环形块17、连接槽18、弹簧19、弧形槽20以及球形块21;

所述环形槽16开在所述锤头8侧表面,所述环形块17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侧表面且套装在所述环形槽16内,所述连接槽18开在所述环形槽16与所述环形块17相对两表面,所述弹簧19连接在所述连接槽18之间,所述弧形槽20开在所述锤头8下端面,所述球形块21设置在所述弧形槽20内;

所述外壳1内侧表面开有气槽22,所述顶罩2上表面开有气孔23,所述传动齿轮9为锥形齿轮且之间相啮合。

具体使用时:通过连接块15与设备连接,运行时,驱动电机7输出端驱动传动齿轮9,使两个齿轮通过传动高速旋转,横杆10随着传动齿轮9的旋转,会拉动连接杆13,横杆10上端的套管12活动套装在横杆10的豁槽11内,使锤头8形成上下运动,通过球形块21向下锤击进行打孔,弹簧19在环形块17与环形槽16之间,起到一定的缓冲辅助作用,锤头8与外壳1之间连接密封,通过气槽22以及气孔23来排气进气,避免形成密封空间,可以排出驱动电机7所产生的部分热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反循环潜孔锤,包括外壳(1)、顶罩(2)、螺纹槽(3)、沉头孔(4)、螺栓(5)以及第一连接块(6),所述顶罩(2)套装在所述外壳(1)上端面,所述螺纹槽(3)开在所述外壳(1)上端面,所述沉头孔(4)开在所述顶罩(2)上端面,所述螺栓(5)穿过所述沉头孔(4)旋拧连接在所述螺纹槽(3)内,所述第一连接块(6)设置在所述顶罩(2)上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驱动结构;

所述驱动结构,主要包括:驱动电机(7)、锤头(8)、传动部以及辅助部;

所述驱动电机(7)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锤头(8)活动套装连接在所述外壳(1)内下端,所述传动部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7)输出端与所述锤头(8)之间,所述辅助部设置在所述锤头(8)与所述外壳(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反循环潜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主要包括:传动齿轮(9)、横杆(10)、豁槽(11)、套管(12)、连接杆(13)、固定板(14)以及第二连接块(15);

所述传动齿轮(9)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7)输出端以及所述外壳(1)内侧表面且之间相啮合,所述横杆(10)设置在所述传动齿轮(9)侧端面,所述豁槽(11)开在所述横杆(10)表面,所述套管(12)活动套装在所述豁槽(11)内,所述连接杆(13)设置在所述套管(12)下端面,所述固定板(14)设置在所述锤头(8)上端面,所述第二连接块(15)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14)之间且上端面与所述连接杆(13)下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反循环潜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部,主要包括:环形槽(16)、环形块(17)、连接槽(18)、弹簧(19)、弧形槽(20)以及球形块(21);

所述环形槽(16)开在所述锤头(8)侧表面,所述环形块(17)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侧表面且套装在所述环形槽(16)内,所述连接槽(18)开在所述环形槽(16)与所述环形块(17)相对两表面,所述弹簧(19)连接在所述连接槽(18)之间,所述弧形槽(20)开在所述锤头(8)下端面,所述球形块(21)设置在所述弧形槽(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反循环潜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侧表面开有气槽(22),所述顶罩(2)上表面开有气孔(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反循环潜孔锤,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9)为锥形齿轮且之间相啮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动反循环潜孔锤,包括外壳、顶罩、螺纹槽、沉头孔、螺栓以及连接块,所述顶罩套装在所述外壳上端,所述螺纹槽开在所述外壳上端面,所述顶罩套装在所述外壳上端面,所述螺纹槽开在所述外壳上端面,所述沉头孔开在所述顶罩上端面,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沉头孔旋拧连接在所述螺纹槽内,主要包括:驱动电机、锤头、传动部以及辅助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锤头活动套装连接在所述外壳内下端,所述传动部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所述锤头之间,所述辅助部设置在所述锤头与所述外壳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驱动,反复锤动频率高,动力更足,能够保持匀速,快速的进行冲击。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旭;宋述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方鑫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6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