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34805发布日期:2021-04-02 10:1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巷道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巷道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巷道支护装置是一种有效的巷道支护手段,尤其是在软岩、碎岩区的巷道支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矿井深度的增加及日益提升的矿井建设需求,大断面深巷道是矿井巷道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技术中,巷道支护装置以u型钢巷道支护装置、工字型钢巷道支护装置为主。矿井巷道环境易导致型钢巷道支护装置中外部钢材的腐蚀、磨损,造成巷道支护装置力学性能的退化。随着巷道截面增大、受周边岩体压力增加,传统巷道支护装置往往难以满足巷道支护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巷道支护装置。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巷道支护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件,其中,第一支撑件与巷道直接接触,第一支撑件为采用钢性材料的支撑件;

第二支撑件,其中,第二支撑件外表面覆盖有复合材料,第二支撑件嵌在第一支撑件的腔体内,第二支撑件的外表面与第一支撑件的内表面形成密闭区域;

第三支撑件,其中,第三支撑件为混凝土支撑,第三支撑件由填充在密闭区域内的混凝土固化后形成的;

第四支撑件,其中第四支撑件为混凝土支撑,第四支撑件由填充在第二支撑件的腔体内的混凝土固化后形成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巷道支护装置,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的第三支撑件,作为夹层混凝土,可以对第一支撑件形成一个支撑,可以延长第一支撑件长期使用发生形变的时长。第二支撑件上的缠绕复合材料和夹层混凝土可以对第四支撑件即核心混凝土起到双重约束作用,能够提供随变形增大而持续增长的承载力,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支架的屈曲承载,并且能够显著缓解巷道支护装置长期使用下的变形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巷道支护装置,复合材料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巷道支护装置,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巷道支护装置,复合材料缠绕在第二支撑件的外表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巷道支护装置,第二支撑件位于第一支撑件的截面中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巷道支护装置,用于形成第三支撑件的混凝土的强度小于用于形成第四支撑件的混凝土的强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巷道支护装置,第三支撑件由工厂预制浇筑或者第一支撑件外表面预留注浆孔,通过注浆孔现场灌注混凝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巷道支护装置,第四支撑件由工厂预制浇筑。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巷道支护装置,包括:

多个支护单元,每个支护单元包括每个支撑件的分段形成,其中,多个支护单元在现场完成拼装形成巷道支护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巷道支护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的形状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巷道支护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巷道支护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支撑件1、第二支撑件2、第三支撑件3和第四支撑件4。

其中,第一支撑件1,其中,第一支撑件1与巷道直接接触,第一支撑件1为采用钢性材料的支撑件。

第二支撑件2,其中,第二支撑件2外表面覆盖有复合材料,第二支撑件2嵌在第一支撑件1的腔体内,第二支撑件2的外表面与第一支撑件1的内表面形成密闭区域。

第三支撑件3,其中,第三支撑件3为混凝土支撑,第三支撑件3由填充在密闭区域内的混凝土固化后形成的。

第四支撑件4,其中第四支撑件4为混凝土支撑,第四支撑件4由填充在第二支撑件2的腔体内的混凝土固化后形成的。

第一支撑件1位于支架截面最外侧直接与巷道接触,两端与巷道地面进行可靠连接。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件1的截面可以为圆形。可选地,第一支撑件1的截面也可以为圆形、浅底拱圆形、椭圆形或者门式形状等,如图2所示。本申请中对第一支撑件1的形状不做限定。

第二支撑件2置于第一支撑件1的截面中心,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近圆形。第二支撑件2与第一支撑件1可以形成一个密封区间,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件1的内表面和第二支撑件2的外表面之间可以形成一个环形密封区间。

可选地,第三支撑件3填充于第一支撑件1与第二支撑件2之间所形成的密封区间内。第三支持件3在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之间形成夹层混凝土支撑,通过该夹层混凝土对第一支撑件1形成有效约束,能够不断增长的变形条件下为第一支撑件1提供可靠的承载力,从而使得第一支撑件1在巷道中长期使用下不会发生较大变形。

第四支撑件4填充于第二支撑件2内部,用于形成对巷道起到强支撑作用的核心混凝土。本申请中第二支撑件2外部缠绕的复合材料,对内部填充的第四支撑件4即核心混凝土可以进一步形成环向约束,使得核心混凝土能够随变形增大而供持续增长的承载力,可以更好地对巷道起到支护作用。

本申请提出的巷道支护装置,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的第三支撑件作为夹层混凝土,可以对第一支撑件形成一个支撑,可以延长第一支撑件长期使用发生形变的时长。第二支撑件上的缠绕复合材料和夹层混凝土可以对第四支撑件即核心混凝土起到双重约束作用,能够提供随变形增大而持续增长的承载力,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支架的屈曲承载,并且能够显著缓解巷道支护装置长期使用下的变形问题。

进一步地,在巷道出现大变形情况下,该形式仍能够提供很高的支撑力,力学性能显著优化从而避免了局部屈曲或整体屈曲而导致的承载力提前丧失的问题,保证装置承载力稳定发挥。

由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大、材料性能具有可设计性、抗腐蚀性和耐久性能好、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的相近等特点,因此能满足现代结构向大跨、高耸、重载、轻质高强以及在恶劣条件下工作发展的需要。本申请中结合巷道的支护要求,可以选用这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提高支护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可选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以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其中玻璃纤维比有机纤维耐温高,不燃,抗腐,隔热、隔音性好,抗拉强度高,电绝缘性好,且价格低廉。本申请中可以选用玻璃纤维这类复合材料。

可选地,第二支撑件2为由缠绕工艺生产而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缠绕在第二支撑件的外表面。

可选地,复合材料中纤维方向为环向或近似环向。本申请在第二支撑件2上缠绕复合材料时,可以采用平面缠绕或螺旋缠绕。在本申请中采用近似环向的缠绕方式在第二支撑件2上缠绕复合材料,能够充分利用了纤维主方向力学强度大的优点。

可选地,第三支撑件3所用的混凝土可以选择强度较低的普通混凝土、灌浆料。可选地,普通混凝土可以选用c40强度以下的混凝土。环境友好型混凝土可以为矸石混凝土。

可选地,第三支撑件3由工厂预制浇筑或者第一支撑件外表面预留注浆孔,通过注浆孔现场灌注混凝土。

可选地,第四支撑件4,可以选择高强混凝土,例如高强混凝土可以为c60强度以上的混凝土。第四支撑件4可以由工程预制浇筑填充成型。

可选地,本申请中的巷道支护装置包括多个支护单元,每个支护单元包括每个支撑件的分段形成,其中,多个支护单元在现场完成拼装形成巷道支护装置。简化施工的同时也能节省生产与安装成本。可选地,本申请中的巷道支护装置可由工厂一次预制成型,运至施工现场直接安装。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巷道支护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件1的截面形状为方形,而第二支撑件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