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3298发布日期:2021-05-07 19:35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隧道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道路隧道的建设对缓解中心城区主干道的交通拥堵,减少路面环境污染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隧道均为封闭结构,车辆行驶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粉尘、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为使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得到保证,隧道设计时需配置合适的通风系统以控制其内各种污染物的浓度,现有技术中隧道的通风净化效果不佳,容易把隧道外的杂物和废气灌入隧道内,导致隧道内的空气不佳,污染物的溶度高,导致影响经过隧道车辆内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设计一种隧道通风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提出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隧道通风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通风装置,包括隧道本体、主通风管道、弧形管道、出风口和净化装置,所述隧道本体的正上方固定安装有主通风管道,所述主通风管道的下方贯穿设置有多根弧形管道,所述弧形管道的内侧表面贯穿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所述主通风管道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净化装置;

所述主通风管道包括有左侧鼓风机、左侧连接管、弧形挡板、中央挡板、右侧鼓风机和右侧连接管,所述主通风管道的内侧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左侧鼓风机,所述主通风管道的底部表面左侧贯穿设置有左侧连接管,每根所述左侧连接管右侧均焊接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主通风管道的内侧表面中央焊接设置有中央挡板,所述主通风管道的右端内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右侧鼓风机,所述主通风管道的右侧表面底部贯穿设置有多个右侧连接管,每根所述右侧连接管左侧也均焊接设置有弧形挡板;

所述净化装置包括有净化箱、倾斜纱网、活性炭层和贯穿管,所述净化箱的左侧表面内侧焊接设置有倾斜纱网,所述净化箱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活性炭层,所述净化箱的右侧表面中央贯穿设置有贯穿管。

优选的,所述左侧鼓风机和右侧鼓风机均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呈电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弧形管道的呈半圆形管道,且弧形管道的弧度等于隧道本体的内侧表面弧度。

优选的,所述弧形挡板的半径等于主通风管道的内侧半径,且弧形挡板为半圆形弧形板。

优选的,所述左侧连接管和右侧连接管的底部均贯穿于弧形管道的顶部表面。

优选的,所述倾斜纱网的倾斜角度与水平面所呈的角度为60°,且净化箱的外端也为倾斜状。

有益效果:

1、该种隧道通风装置设置有主通风管道和弧形管道,将左侧鼓风机和右侧鼓风机开启,左侧鼓风机将外部空气吹入到主通风管道的左侧,通过弧形挡板的设置,使得左侧鼓风机吹出的风更好的进入到左侧连接管内,而右侧鼓风机开启,使得外部空气吹入到主通风管道的右侧,通过弧形挡板,使得右侧鼓风机吹出的风更好的进入到右侧连接管,从而使得风吹入到弧形管道内,通过出风口排出,使得增加隧道本体内的空气速度,更好的保证隧道本体内的空气质量。

2、该种隧道通风装置设置有净化装置,通过净化装置的设置,使得风进入到主管道之前,需要首先经过净化箱,通过倾斜纱网的设置,使得净化装置能阻挡住杂物,且通过在净化箱内设置有活性炭层,使得活性炭能吸附外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使得有害物质不会进入到隧道本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通风管道和弧形管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通风管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中:1-隧道本体,2-主通风管道,201-左侧鼓风机,202-左侧连接管,203-弧形挡板,204-中央挡板,205-右侧鼓风机,206-右侧连接管,3-弧形管道,4-出风口,5-净化装置,501-净化箱,502-倾斜纱网,503-活性炭层,504-贯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隧道通风装置,包括隧道本体1、主通风管道2、弧形管道3、出风口4和净化装置5,隧道本体1的正上方固定安装有主通风管道2,主通风管道2的下方贯穿设置有多根弧形管道3,弧形管道3的内侧表面贯穿设置有多个出风口4,主通风管道2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净化装置5;

主通风管道2包括有左侧鼓风机201、左侧连接管202、弧形挡板203、中央挡板204、右侧鼓风机205和右侧连接管206,主通风管道2的内侧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左侧鼓风机201,主通风管道2的底部表面左侧贯穿设置有左侧连接管202,每根左侧连接管202右侧均焊接设置有弧形挡板203,主通风管道2的内侧表面中央焊接设置有中央挡板204,主通风管道2的右端内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右侧鼓风机205,主通风管道2的右侧表面底部贯穿设置有多个右侧连接管206,每根右侧连接管206左侧也均焊接设置有弧形挡板203;

净化装置5包括有净化箱501、倾斜纱网502、活性炭层503和贯穿管504,净化箱501的左侧表面内侧焊接设置有倾斜纱网502,净化箱50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活性炭层503,净化箱501的右侧表面中央贯穿设置有贯穿管504。

本实施例中,左侧鼓风机201和右侧鼓风机205均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呈电信连接,使得外部电源为左侧鼓风机201和右侧鼓风机205提供电源。

本实施例中,弧形管道3的呈半圆形管道,且弧形管道3的弧度等于隧道本体1的内侧表面弧度,方便弧形管道3固定于隧道本体1的内侧表面。

本实施例中,弧形挡板203的半径等于主通风管道2的内侧半径,且弧形挡板203为半圆形弧形板,方便组主管道内的空气进入到左侧连接管202和右侧连接管206。

本实施例中,左侧连接管202和右侧连接管206的底部均贯穿于弧形管道3的顶部表面,使得方便空气进入到弧形管道3内。

本实施例中,倾斜纱网502的倾斜角度与水平面所呈的角度为60°,且净化箱501的外端也为倾斜状,使得倾斜纱网502更好的隔绝杂物。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通风装置时,首先将左侧鼓风机201和右侧鼓风机205开启,左侧鼓风机201将外部空气吹入到主通风管道2的左侧,通过弧形挡板203的设置,使得左侧鼓风机201吹出的风更好的进入到左侧连接管202内,而右侧鼓风机205开启,使得外部空气吹入到主通风管道2的右侧,通过弧形挡板203,使得右侧鼓风机205吹出的风更好的进入到右侧连接管206,从而使得风吹入到弧形管道3内,通过出风口4排出,使得增加隧道本体1内的空气速度,更好的保证隧道本体1内的空气质量,通过净化装置5的设置,使得风进入到主管道2之前,需要首先经过净化箱501,通过倾斜纱网502的设置,使得净化装置5能阻挡住杂物,且通过在净化箱501内设置有活性炭层503,使得活性炭503能吸附外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使得有害物质不会进入到隧道本体1内。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