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井下三腿电缆穿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0239发布日期:2022-02-25 23:5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温井下三腿电缆穿越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人工举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高温井下三腿电缆穿越器。


背景技术:

2.据统计,2019年全球稠油已探明储量大约8150亿吨,占全球石油剩余储量的70%,中国渤海油田的稠油储量也达到85%以上,稠油热采变得日益重要。而稠油热采油井井下温度较高,一般可达到300℃以上,井下动力电缆的穿越安全保障尤其重要,但目前没有耐温300℃以上的井下电缆穿越产品,给稠油热采的人工举升造成了负面影响。
3.目前的电潜泵井下动力电缆穿越器为一体式结构,外径大于40mm,对于一些小套管油井或复杂管柱油井,井下电缆穿越因尺寸受限而无法安装使用,急需开发小尺寸紧凑式的井下电缆穿越器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现有的电缆穿越器因尺寸受限而无法安装使用,提供了一种耐高温井下三腿电缆穿越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分芯线单独穿越工艺,可将封隔器或其他井下工具电缆穿越孔直径缩小至10mm,大幅度降低了电缆穿越的需求空间,为小套管或复杂管柱油井的电缆穿越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耐高温井下三腿电缆穿越器,包括上接头、密封筒、中接头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的尾端与所述密封筒的首端相连,所述密封筒的尾端与所述中接头的首端相连,所述下接头安装在封隔器或者其他井下工具的表面通孔处,上部线缆的芯线线芯单独穿过上接头,伸入密封筒内,下部线缆的芯线线芯单独依次穿过下接头和中接头,上部线缆的芯线线芯过连接铜套与下部线缆的芯线线芯相连,以实现上部线缆和下部线缆的连接的目的。
7.所述上接头包括上接头卡套、上接头螺母和上接头主体,在所述上接头主体的首端外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上接头螺母通过外螺纹与所述上接头主体的首端相连,所述上接头卡套设置在上接头螺母与上接头主体的首端形成的空间内,连接时,上接头卡套会卡紧上部电缆的芯线护套,以实现上接头与上部电缆的芯线护套的密封,所述上接头主体的尾端外壁开设有外螺纹,以实现连接上接头主体和密封筒的目的。
8.所述上接头卡套采用中间具有通孔的倒置圆锥形结构。
9.所述中接头和所述下接头的结构与所述上接头相同。
10.所述密封筒包括密封筒壳体、绝缘材料和连接铜套,在密封筒壳体的首尾两端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上接头主体的尾端与所述密封筒壳体的首端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铜套设置在所述密封筒壳体内,且在所述密封筒壳体和所述连接铜套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所述绝缘材料,以实现电缆连接点的耐高温绝缘的目的,所述密封筒壳体的尾端与所述中接头的首端螺纹连接。
11.所述绝缘材料采用矿物质绝缘材料。
12.所述上部电缆和所述下部线缆均由三根芯线组成,所述芯线由芯线线芯、芯线护套和耐高温绝缘材料组成,在所述芯线线芯的外侧包覆所述耐高温绝缘材料,在所述耐高温绝缘材料的外侧包覆所述芯线护套。
13.在封隔器或者其他井下工具的表面开设有贯穿封隔器或者其他井下工具的通孔,通孔的数量大于等于芯线线芯的数量,通孔的首端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下部电缆的芯线线芯分别从通孔中穿过,并通过下接头主体尾端的外螺纹以实现下接头与通孔螺纹连接与密封的目的。
14.一种耐高温井下三腿电缆穿越器的连接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5.步骤1,上部电缆的每根芯线尾端去除芯线护套和耐高温绝缘材料后露出芯线线芯,每根芯线线芯分别单独穿过上接头后,伸入单独的密封筒内;
16.步骤2,下部电缆的每根芯线尾端去除芯线护套和耐高温绝缘材料后露出芯线线芯,每根芯线线芯分别单独穿过下接头,经由中接头后,伸入单独的密封筒内,利用连接铜套将伸入密封筒中的上部电缆的芯线线芯与下部电缆的芯线线芯进行连接,以实现上部线缆和下部线缆的连接的目的。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矿化物作为井下电缆穿越连接的绝缘材料,实现井下电缆穿越的耐温问题,可适用井下环境温度90-800℃,满足蒸汽吞吐等各种热采工艺需求;本实用新型采用分芯线单独穿越工艺,可将封隔器或其他井下工具电缆穿越孔直径缩小至10mm,大幅度降低了电缆穿越的需求空间,为小套管或复杂管柱油井的电缆穿越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接头、密封筒、中接头、下接头的构成方式,密封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作业方便,有利于油井井下电缆低成本、高可靠性的穿越生产。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为上部电缆,2为芯线护套,3为耐高温绝缘材料,4为芯线线芯,5为上接头卡套,6为上接头螺母,7为上接头主体,8为密封筒壳体,9为绝缘材料,10为连接铜套,11为中接头主体,12为下接头主体,13为下部电缆,101为上接头,102为密封筒,103为中接头,104为下接头,201为油管,202为封隔器;
21.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23.实施例一
24.一种耐高温井下三腿电缆穿越器,包括上接头101、密封筒102、中接头103和下接头104,上接头101的尾端与密封筒102的首端相连,密封筒102的尾端与中接头103的首端相连,下接头104安装在封隔器202或者其他井下工具的表面通孔处,上部线缆1的芯线线芯4
单独穿过上接头101,伸入密封筒102内,下部线缆13的芯线线芯单独依次穿过下接头104和中接头103,上部线缆1的芯线线芯4过连接铜套10与下部线缆13的芯线线芯相连,以实现上部线缆1和下部线缆13的连接的目的。
25.实施例二
26.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上接头101包括上接头卡套5、上接头螺母6和上接头主体7,在上接头主体5的首端外壁开设有外螺纹,上接头螺母6通过外螺纹与上接头主体7的首端相连,上接头卡套5设置在上接头螺母6与上接头主体7的首端形成的空间内,连接时,上接头卡套5会卡紧上部电缆1的芯线护套2,以实现上接头101与上部电缆1的芯线护套2的密封,上接头主体7的尾端外壁开设有外螺纹,以实现连接上接头主体7和密封筒102的目的。
27.上接头卡套5采用中间具有通孔的倒置圆锥形结构。
28.中接头103和下接头104的结构与上接头101相同。
29.实施例三
30.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密封筒102包括密封筒壳体8、绝缘材料9和连接铜套10,在密封筒壳体8的首尾两端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上接头主体7的尾端与密封筒壳体8的首端螺纹连接,连接铜套10设置在密封筒壳体8内,且在密封筒壳体8和连接铜套10形成的空间内填充绝缘材料9,以实现电缆连接点的耐高温绝缘的目的,密封筒壳体8的尾端与中接头103的首端螺纹连接。
31.绝缘材料9采用矿物质绝缘材料。
32.实施例四
33.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上部电缆1和下部线缆13均由三根芯线组成,芯线由芯线线芯4、芯线护套2和耐高温绝缘材料3组成,在芯线线芯4的外侧包覆耐高温绝缘材料3,在耐高温绝缘材料3的外侧包覆芯线护套2。
34.在封隔器202或者其他井下工具的表面开设有贯穿封隔器202或者其他井下工具的通孔,通孔的数量大于等于芯线线芯4的数量,通孔的首端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下部电缆13的芯线线芯分别从通孔中穿过,并通过下接头主体12尾端的外螺纹以实现下接头104与通孔螺纹连接与密封的目的。
35.实施例五
36.一种耐高温井下三腿电缆穿越器的连接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37.步骤1,上部电缆的每根芯线尾端去除芯线护套和耐高温绝缘材料后露出芯线线芯,每根芯线线芯分别单独穿过上接头后,伸入单独的密封筒内;
38.步骤2,下部电缆的每根芯线尾端去除芯线护套和耐高温绝缘材料后露出芯线线芯,每根芯线线芯分别单独穿过下接头,经由中接头后,伸入单独的密封筒内,利用连接铜套将伸入密封筒中的上部电缆的芯线线芯与下部电缆的芯线线芯进行连接,以实现上部线缆和下部线缆的连接的目的。
39.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
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40.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4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