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73024发布日期:2021-12-31 20:12阅读:4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


背景技术:

2.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首先需要挖掘出巷道,在巷道挖掘过程中,首先利用掘进机开采出一定宽度的巷道,然后在巷道的顶壁和侧壁进行支护,同时还需要对巷道顶板实施超前预裂,即将巷道顶板与采煤区的顶板割裂开来。割裂的过程中,通常采用聚能爆破来实现,其方法是首先在巷道顶壁的两侧等间距的钻出一系列的钻孔(俗称炮眼),然后在钻孔中塞入具有定向爆破功能的雷管,实现巷道顶板与相邻采煤区顶板的隔离,这样,所形成的巷道就不会因采空区顶板的塌陷而受到影响。
3.在对巷道顶壁钻孔的过程中就需要用到液压钻车,譬如专利号为cncn201510968598.8的发明专利文件,就公开了一种煤矿钻孔用的液压钻车。但由于巷道掘进作业过程中存在交叉作业,最前方的为掘进机,掘进机挖掘下来的煤矿需要经皮带式转载机运输出去,转载机的前端紧邻掘进机,而进行钻孔作业的液压钻车又位于掘进机的后方,这样,在液压钻车进行钻孔作业的过程中,需要跨越转载机进行钻孔,这就会导致现有的液压钻车够不到巷道侧帮的情形,导致不能进行正常钻孔。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
5.本发明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包括龙门支架、前钻机、后钻机、液压站以及两相互平行的履带行走机构,两履带行走机构上均设置有行走马达,所述龙门支架由两支腿和平台组成,两支腿的下端设置于两履带行走机构上,平台水平固定于两支腿的上端,液压站设置于平台上,前钻机和后钻机用于对巷道顶板的钻孔作业且结构相同,所述龙门支架的两支腿与平台之间形成容纳运输煤炭用的转载机通过的空腔。
6.本发明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所述前钻机和后钻机均由方梁、内立板、外立板、外移油缸、倾斜油缸、旋转马达和钻孔机构组成,方梁位于平台的上表面上,方梁两侧的平台上固定有对其定位和导向的第一导向板,外移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平台和方梁上;方梁上固定有多个连板,内立板的下端铰接于连板上,倾斜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方梁和内立板内表面的中部位置上;外立板与内立板平行设置,旋转马达的壳体和输出轴分别与内立板的外表面和外立板的内表面相固定,所述钻孔机构设置于外立板的外表面上。
7.本发明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所述钻孔机构由工字梁、进给油缸、升降油缸、钻孔马达和钻杆夹持机构组成,工字梁以竖向状态设置于外立板的外表面上,外立板的外表面上固定有对工字梁进行限位和导向的第二导向板,钻孔马达经第三导向板设置于工字梁上,钻杆夹持机构固定于工字梁的上端;进给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三导向板和工字梁上,升降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工字梁和第二导向板上。
8.本发明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所述方梁下端的两侧均固定有翼板,翼板位于第一导向板的导向槽中;所述外移油缸位于方梁的内部空腔中。
9.本发明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所述钻杆夹持机构由夹持油缸、下支板、上支板和两弧形夹臂组成,下支板与上支板平行设置,两弧形夹臂的中部铰接于上支板和下支板上,两弧形夹臂的前端之间形成对钻杆夹持和导向的夹持腔,夹持油缸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两弧形夹臂的后端,夹持腔的中心与钻孔马达的输出轴同轴;所述上支板上固定有多个定位杆,定位杆的顶端为尖头。
10.本发明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所述内立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对外移油缸、倾斜油缸、进给油缸、升降油缸和夹持油缸的伸缩方向以及旋转马达、钻孔马达的旋转方向进行控制的液压阀组,液压阀组的每个液压阀上均设置有操控手柄。
11.本发明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所述方梁固定连接有经液压阀组上的操控手柄对前钻机或后钻机进行操控的操作平台。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设置有两支腿和平台构成的龙门支架,通过将两支腿的下端设置于两履带行走机构上,实现了驱使液压钻车在煤矿巷道内的行走,通过将液压站、前钻机和后钻机设置于龙门支架的平台上,实现了对巷道顶板的钻孔作业,以便利用钻孔进行定向爆破以实施超前预裂;由于龙门之间的两支腿和平台之间形成了可供煤矿转载机通过的空间,使得液压钻车可“跨越”转载机进行钻孔作业,解决了液压钻车与转载机不能处于巷道同一位置区域作业的技术问题。
13.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由方梁、内立板、外立板、外移油缸、倾斜油缸、旋转马达和钻孔机构组成的前钻机和后钻机,利用外移油缸的伸缩,可调节钻孔机构与巷道侧壁之前的距离,通过倾斜油缸的伸缩,可调节钻孔机构沿巷道长度方向的倾斜角度,通过旋转马达的转动,可调节钻孔机构沿巷道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以便钻出与预设方向一致的钻孔。
14.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由工字梁、进给油缸、升降油缸、钻孔马达和钻杆夹持机构组成的钻孔机构,通过升降油缸的伸缩,可调节工字梁和钻孔马达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巷道的钻孔作业;通过进给油缸和钻孔马达的同时工作,即可驱使钻杆进行钻工作业。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的后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的左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的右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的俯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的仰视图;图7为本发明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的立体图;图8为本发明中前钻机与平台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9、图10均为本发明中前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中钻杆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履带行走机构,2龙门支架,3行走马达,4支腿,5平台,6前钻机,7后钻机,8液压站,9操作平台,10方梁,11内立板,12外立板,13钻杆夹持机构,14外移油缸,15倾斜油
缸,16旋转马达,17进给油缸,18升降油缸,19钻孔马达,20第一导向板,21翼板,22连板,23第二导向板,24第三导向板,25工字梁,26液压阀组,27夹持油缸,28下支板,29上支板,30弧形夹臂,31夹持腔,32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8.如图1至图7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发明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的主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和立体图,所示的龙门式矿用液压钻车由两履带行走机构1、龙门支架2、前钻机6、后钻机7和液压站8组成,履带行走机构1由履带和行走马达3组成,两履带行走机构1平行设置,行走马达3采用液压马达,通过两行走马达3相同速度的正转或翻转实现液压钻车的前进或后退,经两行走马达3的差速运动实现转向。所示的龙门支架2由两支腿4和平台5构成,两支腿4的下端固定于两履带行走机构1上,平台5以水平状态固定于两支腿4的上端。前钻机6和后钻机7设置于平台5同侧的前后两端,液压站8设置于平台5上,前钻机6和后钻机7的结构相同。
19.由于采用了由两支腿4和平台5构成的龙门支架2,使得两支腿4和平台5之前形成了较大的空间,可容纳运输煤矿用的转载机通过,实现了转载机与液压钻车在巷道同一位置的同时作业,解决了在有转载机的位置处液压钻车不能进行钻孔作业的问题。
20.如果想要在巷道的顶板上钻出与预设方向一致的钻孔,这就要求前钻机6和后钻机7能够进行多角度的位置调节。如图8所示,给出了本发明中前钻机与平台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9和图10给出了本发明中前钻机的结构示意图,前钻机6与后钻机7的结构相同,所示的前钻机6由方梁10、内立板11、外立板12、外移油缸14、倾斜油缸15、旋转马达16和钻孔机构组成,方梁10位于平台5的上表面上,方梁10的长度方向与履带行走机构1的长度方向垂直,方梁10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翼板21,平台5上设置有对方梁10导向的第一导向板20,翼板21位于第一导向板20的空腔中,这样,通过第一导向板20与翼板21的配合,就实现了第一导向板20对翼板21的限位和导向。所示外移油缸14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平台5和方梁10上,这样,通过外移油缸14的伸缩,即可驱使前钻机6向外侧移动,以调节在巷道宽度方向上的钻孔位置。
21.所示方梁10上固定有多个l形的连板22,内立板11的下端铰接于连板22上,内立板11和外立板12均竖向设置,且内立板11与外立板12平行设置。倾斜油缸15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方梁10和内立板11内侧面的中部。外立板12经旋转马达16与内立板11相连接,旋转马达16的壳体和输出轴分别固定于内立板11的外表面和外立板12的内表面上,钻孔机构设置于外立板12的外表面上。这样,通过倾斜油缸15的伸缩,利用钻孔机构与外立板12和内立板11的同步运动,即可调节钻孔机构在巷道长度方向上的倾斜角度;通过旋转马达16的正转和反转,利用钻孔机构与外立板12的同步运动,即可调节钻孔机构在巷道宽度方向上的倾斜角度。
22.所示的钻孔机构由工字梁25、升降油缸18、进给油缸17、钻孔马达19和钻杆夹持机构13组成,工字梁25以竖向方向设置于外立板12的外表面上,外立板12的外表面上固定有对工字梁25进行限位和导向的第二导向板23,升降油缸18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二导向板23的下端和工字梁25的上端,这样,通过升降油缸18的伸缩,即可驱使工字梁25上下移动,以
适应对不同巷道高度的钻孔作业。
23.所示钻孔马达19经底座固定于第三导向板24上,第三导向板24与工字梁25相配合,进给油缸17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三导向板24和工字梁25的上端。这样,在钻孔作业时,钻杆下端与钻孔马达1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钻杆夹持机构13实现对钻杆上部的限位,钻孔马达19驱使钻杆进行转动的同时,进给油缸17带动钻孔马达19和钻杆同步上移,以实现钻孔作业。
24.如图11所示,给出了本发明中钻杆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示的钻杆夹持机构由下支板28、上支板29、两弧形夹臂30和夹持油缸27构成,下支板28与上支板29平行设置,两弧形夹臂30位于下支板28与上支板29之间,两弧形夹臂30的中部经转轴铰接于上支板29和下支板28上。夹持油缸27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两弧形夹臂30的后端,两弧形夹臂30的前端之间形成夹持腔31,夹持腔31的中心与钻孔马达19输出轴的中心线同轴。这样,当夹持油缸27的伸缩杆伸长时,即可实现对钻杆的夹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