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

文档序号:29490753发布日期:2022-04-06 13:11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油气藏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


背景技术:

2.剩余油是指已投入开发的油层、油藏或油田中尚未采出的石油。在开发后期主要任务就是要以剩余油饱和度为主要内容,进行精细化、定量化、动态化和预测化的油藏描述。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目的,在于搞清剩余资源的数量及分布,以便尽技术经济之所能予以最大限度地采出,以获取尽可能高的油气采收率。
3.目前国内外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主要有动态分析法、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沉积相法和检查井、观察井研究方法。其中,动态分析是利用油田生产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来研究剩余油分布,较为直接、方便;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油层饱和度,可以计算整个油层中饱和度在空间上和随时间的变化,并可预测未来饱和度的变化,因此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沉积相法利用油层的沉积相类型以及层理等微沉积相类型不同,在注水开发后都会形成特定的剩余油分布的特点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检查井、观察井研究方法利用油基泥浆取心、密闭取心和大直径取心方法,.在水淹油层取心,研究剩余油的分布。上述研究方法各有优缺点,要获得更为真实的剩余油分布规律,亟需综合多学科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获取目标储层的岩样,对所述岩样进行测试,获得岩样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原始含油饱和度;
8.s2:根据所述孔隙度和渗透率制作可视化填砂模型;
9.s3:根据所述原始含油饱和度对所述可视化填砂模型进行原油饱和;
10.s4:对饱和原油后的可视化填砂模型称重后进行水驱,水驱过程中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原油驱替情况,采用图像分析方法分析水驱过程中原油分布形态变化情况;
11.s5:对水驱结束后的可视化填砂模型进行称重,并测定剩余油饱和度。
12.作为优选,步骤s3中,进行原油饱和时,采用的原油中加有油性染色剂或示踪剂。
13.作为优选,步骤s4中,进行水驱时,采用的驱替液中加有水性染色剂,且所述水性染色剂的颜色与所述油性染色剂或示踪剂的颜色不同。
14.作为优选,还包括步骤s6:对水驱结束后的可视化填砂模型中的砂体进行分层,对每层砂体拍照后采用图像分析方法分析各层剩余油分布形态。
15.作为优选,所述可视化填砂模型包括均采用有机玻璃制成的容器体、底板和盖板,所述容器体的底部与所述底板密封连接,所述容器体的顶部与所述盖板可拆卸相连;所述
容器体侧壁对称设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且所述流体进口的出口端和所述流体出口的进口端均设有防止砂体堵塞的滤网。
16.作为优选,所述容器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正方形。
17.作为优选,所述容器体的顶部与所述盖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18.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有密封槽,所述容器体的顶部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发明能够结合剩余油量、含油饱和度、驱替过程中原油分布形态变化情况等多种元素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能够使得结果更加真实可靠,为油藏开发后期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本发明公开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22.本发明提供一种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s1:获取目标储层的岩样,对所述岩样进行测试,获得岩样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原始含油饱和度。
24.需要说明的是,测试岩样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原始含油饱和度均为现有技术,具体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25.s2:根据所述孔隙度和渗透率制作可视化填砂模型。
2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可视化填砂模型包括均采用有机玻璃制成的容器体、底板和盖板,所述容器体的底部与所述底板密封连接,所述容器体的顶部与所述盖板可拆卸相连;所述容器体侧壁对称设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且所述流体进口的出口端和所述流体出口的进口端均设有防止砂体堵塞的滤网。可选地,所述容器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正方形,所述容器体的顶部与所述盖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有密封槽,所述容器体的顶部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
27.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可视化填砂模型主要是为了能够更直观便捷的观察驱替过程中流体的流动情况,除了上述实施例的可视化填砂模型外,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可视化填砂模型也可适用于本发明。
28.s3:根据所述原始含油饱和度对所述可视化填砂模型进行原油饱和。
29.s4:对饱和原油后的可视化填砂模型称重后进行水驱,水驱过程中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原油驱替情况,采用图像分析方法分析水驱过程中原油分布形态变化情况。
3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图像分析方法为现有技术,具体分析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31.s5:对水驱结束后的可视化填砂模型进行称重,并测定剩余油饱和度。
3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直观的观察驱替过程中流体流动情况,可选地,进行原油饱和时,采用的原油中加有油性染色剂或示踪剂,进行水驱时,采用的驱替液
中加有水性染色剂,且所述水性染色剂的颜色与所述油性染色剂或示踪剂的颜色不同。
33.因所述高速摄像机记录原油驱替情况时,仅能记录所述可视化填砂模型壁面处的原油驱替情况,模型中砂体内部的原油分布形态变化情况并不能得到体现,因此,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上述采用染色剂或示踪剂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所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还包括步骤s6:对水驱结束后的可视化填砂模型中的砂体进行分层,对每层砂体拍照后采用图像分析方法分析各层剩余油分布形态。
34.综上所述,本发明结合多种参数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其结果更加真实、准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目标储层的岩样,对所述岩样进行测试,获得岩样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原始含油饱和度;s2:根据所述孔隙度和渗透率制作可视化填砂模型;s3:根据所述原始含油饱和度对所述可视化填砂模型进行原油饱和;s4:对饱和原油后的可视化填砂模型称重后进行水驱,水驱过程中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原油驱替情况,采用图像分析方法分析水驱过程中原油分布形态变化情况;s5:对水驱结束后的可视化填砂模型进行称重,并测定剩余油饱和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进行原油饱和时,采用的原油中加有油性染色剂或示踪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进行水驱时,采用的驱替液中加有水性染色剂,且所述水性染色剂的颜色与所述油性染色剂或示踪剂的颜色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6:对水驱结束后的可视化填砂模型中的砂体进行分层,对每层砂体拍照后采用图像分析方法分析各层剩余油分布形态。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填砂模型包括均采用有机玻璃制成的容器体、底板和盖板,所述容器体的底部与所述底板密封连接,所述容器体的顶部与所述盖板可拆卸相连;所述容器体侧壁对称设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且所述流体进口的出口端和所述流体出口的进口端均设有防止砂体堵塞的滤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正方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的顶部与所述盖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有密封槽,所述容器体的顶部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目标储层的岩样,对所述岩样进行测试,获得岩样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原始含油饱和度;S2:根据所述孔隙度和渗透率制作可视化填砂模型;S3:根据所述原始含油饱和度对所述可视化填砂模型进行原油饱和;S4:对饱和原油后的可视化填砂模型称重后进行水驱,水驱过程中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原油驱替情况,采用图像分析方法分析水驱过程中原油分布形态变化情况;S5:对水驱结束后的可视化填砂模型进行称重,并测定剩余油饱和度。本发明能够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对目标储层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靠。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聂仁仕 张海峰 纪惠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石油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