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拱隧道异型中隔墙自行式液压升降衬砌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67958发布日期:2021-12-17 23:5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拱隧道异型中隔墙自行式液压升降衬砌台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拱隧道异型中隔墙自行式液压升降衬砌台车,属于隧道施工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连拱隧道异型中隔墙衬砌的施工多采用普通衬砌台车或者组合拼装模板,其缺点是:无法独立完成隧道混凝土中墙的施工,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况的不同,需要不同的辅助设备;模板的拼装及拆卸均相对复杂、耗时长;脱模及行走均需要人工来完成,效率低。现有的中隔墙台车无液压升降装置,在模板行走时两侧的侧模和竖梁会碰到洞壁,造成行走不畅,需要人工使用倒链来带动模板行走,行走效率低,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同时也会影响模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拱隧道异型中隔墙自行式液压升降衬砌台车,此衬砌台车在现有的普通中隔墙模板的基础上增加液压升降系统和电机行走系统,以提高其脱模和行走效率,且不会对台车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隧道施工效率。
4.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拱隧道异型中隔墙自行式液压升降衬砌台车,它包括对称布置的主梁架,主梁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其升降调节的升降滑柱,升降滑柱支撑在驱动其行走移动的行走系统,主梁架的顶端之间通过顶部弧形梁固定相连,主梁架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平移轨道,平移轨道上滑动配合有平移纵梁,平移纵梁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用于浇筑中隔墙的模板装置,主梁架的背部固定有定位纵梁,定位纵梁和模板装置之间设置有液压支撑装置。
5.所述升降滑柱采用液压升降装置。
6.所述行走系统包括轨道轮架,所述轨道轮架固定在升降滑柱的底端,在轨道轮架上支撑安装有轨道轮,所述轨道轮的轮轴与用于驱动其转动的液压马达相连;所述轨道轮与铺设在隧道底部基础的轨道相配合。
7.所述主梁架的前进端之间通过多根不同高度的加强横梁固定相连。
8.所述平移轨道和主梁架之间固定有斜加强杆。
9.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弧形模板,所述弧形模板的底端设置有底部模板。
10.所述液压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在模板装置和定位纵梁之间的上支撑液压油缸和中支撑液压油缸,所述模板装置和升降滑柱之间安装下支撑液压油缸。
11.浇筑过程中,所述定位纵梁通过多个横向支撑丝杆千斤顶与洞壁接触配合。
12.所述主梁架和顶部弧形梁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相连。
13.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上述结构的台车,其采用了液压升降和平移装置,使模板定位更准确,脱模更容易,大幅提高中隔墙施工效率。
15.2、通过上述的液压升降装置能够用于驱动整个主梁架实现升降,进而对其高度进行调节。
16.3、通过上述的行走系统能够实现整个台车的行走移动。
17.4、通过上述的多根加强横梁能够对主架梁之间进行可靠的固定和支撑。
18.5、通过上述的液压支撑装置能够对模板装置进行支撑,而且方便其脱膜。
19.6、通过上述的横向支撑丝杆千斤顶能够对整个台车进行支撑固定。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衬砌台车主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衬砌台车前端视图。
23.图中:1主梁架、2平移导轨、3模板、4上支撑液压油缸、5中支撑液压油缸、6下支撑液压油缸、7滑柱、8行走系统、9轨道、10平移纵梁、11横向支撑丝杆千斤顶、12定位纵梁、13顶部弧形梁、14连接螺栓、15斜加强杆、16底部模板、17中间隔墙、18加强横梁、19轨道轮架、20轨道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25.参见图1

2,一种连拱隧道异型中隔墙自行式液压升降衬砌台车,它包括对称布置的主梁架1,主梁架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其升降调节的升降滑柱7,升降滑柱7支撑在驱动其行走移动的行走系统8,主梁架1的顶端之间通过顶部弧形梁13固定相连,主梁架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平移轨道2,平移轨道2上滑动配合有平移纵梁10,平移纵梁10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用于浇筑中隔墙17的模板装置,主梁架1的背部固定有定位纵梁12,定位纵梁12和模板装置之间设置有液压支撑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液压升降衬砌台车能够实现隧道内部中间隔墙的浇筑使用,其能够在隧道内部移动,并且通过液压支撑装置能够方便的实现模板装置的脱膜。
26.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滑柱7采用液压升降装置。通过上述的液压升降装置能够用于驱动整个主梁架1实现升降,进而对其高度进行调节。
27.进一步的,所述行走系统8包括轨道轮架19,所述轨道轮架19固定在升降滑柱7的底端,在轨道轮架19上支撑安装有轨道轮20,所述轨道轮20的轮轴与用于驱动其转动的液压马达相连;所述轨道轮20与铺设在隧道底部基础的轨道9相配合。通过上述的行走系统8能够实现整个台车的行走移动。工作过程中,通过液压马达能够驱动轨道轮20,通过轨道轮20与轨道9相配合实现其移动。
28.进一步的,所述主梁架1的前进端之间通过多根不同高度的加强横梁18固定相连。通过上述的多根加强横梁18能够对主架梁1之间进行可靠的固定和支撑。
29.进一步的,所述平移轨道2和主梁架1之间固定有斜加强杆15。通过上述的斜加强杆15保证了平移轨道2的结构强度。
30.进一步的,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弧形模板3,所述弧形模板3的底端设置有底部模板16。通过上述的模板系统能够用于中间隔墙的浇筑。
31.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在模板装置和定位纵梁12之间的上支撑液压油缸4和中支撑液压油缸5,所述模板装置和升降滑柱7之间安装下支撑液压油缸6。通过上述的液压支撑装置能够对模板装置进行支撑,而且方便其脱膜。
32.进一步的,浇筑过程中,所述定位纵梁12通过多个横向支撑丝杆千斤顶11与洞壁接触配合。通过上述的横向支撑丝杆千斤顶11能够对整个台车进行支撑固定。
33.进一步的,所述主梁架1和顶部弧形梁13之间通过连接螺栓14固定相连。通过上述的固定支撑方式,能够实现两者的可拆卸固定安装。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35.本例为异型中间隔墙模板台车,当台车在洞口拼装完成后,铺设轨道9,通过行走系统8行走至钢架绑扎完成的施工部位,升降滑柱7将模板调整到设计标高位置,再通过上支撑液压油缸4、中支撑液压油缸5和下支撑液压油缸6在平移导轨2上滑动到设计位置,台车的定位加固通过定位纵梁12和横向支撑丝杆千斤顶11与洞身接触,混凝土入仓通过模板上预留的混凝土入仓孔入仓;
36.中隔墙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拆模,首先支撑液压油缸回油,模板向外移动脱模,升降滑柱7降下,模板完全与中隔墙脱离,随后松开丝杆千斤顶,模板行走到下一段中隔墙。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拱隧道异型中隔墙自行式液压升降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对称布置的主梁架(1),主梁架(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其升降调节的升降滑柱(7),升降滑柱(7)支撑在驱动其行走移动的行走系统(8),主梁架(1)的顶端之间通过顶部弧形梁(13)固定相连,主梁架(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平移轨道(2),平移轨道(2)上滑动配合有平移纵梁(10),平移纵梁(10)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用于浇筑中隔墙(17)的模板装置,主梁架(1)的背部固定有定位纵梁(12),定位纵梁(12)和模板装置之间设置有液压支撑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拱隧道异型中隔墙自行式液压升降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滑柱(7)采用液压升降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拱隧道异型中隔墙自行式液压升降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系统(8)包括轨道轮架(19),所述轨道轮架(19)固定在升降滑柱(7)的底端,在轨道轮架(19)上支撑安装有轨道轮(20),所述轨道轮(20)的轮轴与用于驱动其转动的液压马达相连;所述轨道轮(20)与铺设在隧道底部基础的轨道(9)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拱隧道异型中隔墙自行式液压升降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架(1)的前进端之间通过多根不同高度的加强横梁(18)固定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拱隧道异型中隔墙自行式液压升降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轨道(2)和主梁架(1)之间固定有斜加强杆(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拱隧道异型中隔墙自行式液压升降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系统包括弧形模板(3),所述弧形模板(3)的底端设置有底部模板(1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拱隧道异型中隔墙自行式液压升降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在模板装置和定位纵梁(12)之间的上支撑液压油缸(4)和中支撑液压油缸(5),所述模板装置和升降滑柱(7)之间安装下支撑液压油缸(6)。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拱隧道异型中隔墙自行式液压升降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浇筑过程中,所述定位纵梁(12)通过多个横向支撑丝杆千斤顶(11)与洞壁接触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拱隧道异型中隔墙自行式液压升降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架(1)和顶部弧形梁(13)之间通过连接螺栓(14)固定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拱隧道异型中隔墙自行式液压升降衬砌台车,主梁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其升降调节的升降滑柱,升降滑柱支撑在驱动其行走移动的行走系统,主梁架的顶端之间通过顶部弧形梁固定相连,主梁架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平移轨道,平移轨道上滑动配合有平移纵梁,平移纵梁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用于浇筑中隔墙的模板装置,主梁架的背部固定有定位纵梁,定位纵梁和模板装置之间设置有液压支撑装置。此衬砌台车在现有的普通中隔墙模板的基础上增加液压升降系统和电机行走系统,以提高其脱模和行走效率。脱模和行走效率。脱模和行走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钟小军 盛平青 陈伟 王庆 王祺东 艾元亮 周明 周长伟 黎陈 郭韵琦 张永康 邹吉龙 刘新华 谢永涛 张科 姚骏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葛洲坝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8
技术公布日:2021/1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