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36626发布日期:2022-02-16 16:1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套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


背景技术:

2.钻井套管延伸进井眼中,可防止井壁坍塌,隔离不同地层以防止地层之间液体对流,进而起到打钻时控制地层液体和压力作用。
3.套管是井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套管下移到位对井眼内部进行支撑防护,保证了钻井内的安全,能够辅助地面井控设备和井下生产设备实现各自功能。
4.套管使用在钻井中时,由于套管结构相对于井眼来说,存在着尺寸大、本体刚性强、丝扣连接处扭矩薄弱、表面又光滑、下入期间也不能转动等因素,所以在向井下下套管途中,极易造成套管硬卡、粘卡等事故,这些都会导致下移不到位。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套管结构在下井时极易出现套管硬卡、粘卡等问题,导致套管结构下移不到位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包括:套管;
8.接箍,所述接箍螺纹连接于所述套管的一端的外表面;
9.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套设于所述接箍的外表面,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的上下两端且位于所述接箍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箍环,所述第一弹性片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滚珠。
10.通过在两根套管通过接箍固定在一起,接箍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组件,在套管下井的过程中,防护组件外部的滚珠在与井壁接触后仍可滑动带动套管向下,避免套管在下井时出现硬卡、沾卡等事故,从而避免套管下移不到位带来的风险。
11.优选的,所述接箍外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二弹性片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弹性片内表面的一侧接触。
12.优选的,所述接箍外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
13.优选的,所述接箍内表面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接箍的内表面且位于所述连接环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内螺纹槽。
14.优选的,所述套管外表面的一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表面连通有外螺纹槽。
15.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片内表面的中间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弹性片内表面的中间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弹性片且延伸至所述螺纹孔的内部。
16.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片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螺钉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弹性片的内表面接触。
17.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片的上下两端且位于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块。
18.通过在螺钉将第二弹性片和第一弹性片固定安装在一起,在套管结构井下使用时,便可避免第一弹性片受力后与第二弹性片错位,保证第二弹性片可对第一弹性片提供支撑,避免第二弹性片因弹力不足无法抬起套管的问题出现。
1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通过在两根套管通过接箍固定在一起,接箍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组件,在套管下井的过程中,防护组件外部的滚珠在与井壁接触后仍可滑动带动套管向下,避免套管在下井时出现硬卡、沾卡等事故,从而避免套管下移不到位带来的风险,使用时可靠性更强。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所示的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2所示的防护组件的结构仰视图;
24.图4为图1所示的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图5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27.图中标号:1、套管,2、接箍,3、固定环,
28.4、防护组件,41、第一弹性片,42、箍环,43、转动槽,44、滚珠,
29.5、滑槽,6、第二弹性片,7、连接环,8、内螺纹槽,9、环形槽,10、外螺纹槽,
30.11、螺纹孔,12、限位槽,13、螺钉,14、弹性块,15、连接块,16、斜块。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2.第一实施例
33.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防护组件的结构仰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包括:套管1;
34.接箍2,所述接箍2螺纹连接于所述套管1的一端的外表面;
35.防护组件4,所述防护组件4套设于所述接箍2的外表面,所述防护组件4包括第一弹性片41,所述第一弹性片41的上下两端且位于所述接箍2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箍环42,所述第一弹性片41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43,所述转动槽4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滚珠44。
36.接箍2对两个套管1进行连接,防护组件4位于接箍2外部,对套管连接处这一薄弱地方进行加固,同时也避免套管1在下移过程中与钻井内部发生硬卡、沾卡的情况,第一弹性片41的数量为多个,均与与上下两个箍环42连接在一起,转动槽43与滚珠44大小适配。
37.所述接箍2外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
弹性片6,所述第二弹性片6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弹性片41内表面的一侧接触。
38.滑槽5的位置与第一弹性片41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弹性片6两端与滑槽5大小适配,第二弹性片6可加强防护组件4的弹性。
39.所述接箍2外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3。
40.所述接箍2内表面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环7,所述接箍2的内表面且位于所述连接环7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内螺纹槽8。
41.所述套管1外表面的一端开设有环形槽9,所述环形槽9的内表面连通有外螺纹槽10。
42.固定环3可对防护组件4进行限位,连接环7位于接箍2内部,内螺纹槽8与套管1外部的外螺纹槽10大小适配,连接环7可加强接箍2强度。
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44.在将套管1放入钻井中前,首先将使用接箍2对两个套管1进行相连。
45.之后在将套管1放入钻井的过程中,当井眼的直径发生变化等时,滚珠44与井眼内壁接触,同时将力向第一弹性片41和第二弹性片6处传递。
46.第一弹性片41受力,便可将两个箍环42向两侧挤压,而第二弹性片6受力,便可沿着滑槽5移动。
47.之后滚珠44滚动,套管1仍然向下,直至到达钻井底部。
4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9.通过在两根套管1通过接箍2固定在一起,接箍2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组件4,在套管1下井的过程中,防护组件4外部的滚珠44在与井壁接触后仍可滑动带动套管1向下,避免套管1在下井时出现硬卡、沾卡等事故,从而避免套管1下移不到位带来的风险。
50.第二实施例
51.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6,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52.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片41内表面的中间开设有螺纹孔11,所述第二弹性片6内表面的中间开设有限位槽12,所述限位槽12的内部设置有螺钉13,所述螺钉13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弹性片6且延伸至所述螺纹孔11的内部。
53.第一弹性片41上的螺纹孔11与限位槽12和限位槽12位置对应,且两者分别与螺钉13不用位置处大小对应。
54.所述第二弹性片6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螺钉1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块14,所述弹性块14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弹性片41的内表面接触。
55.弹性块14粘连在第二弹性片6上,是橡胶材质,有良好的弹性,在第一弹性片41和第二弹性片6受力时,弹性块14可增强第一弹性片41的强度,同时避免两者之间摩擦受损。
56.所述第一弹性片41的上下两端且位于所述滑槽5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块16。
57.连接块15与第一弹性片41一端固定在一起,可沿着滑槽5滑动,斜块16可将使用时
进入到滑槽5中的碎石等清理出去,保证第一弹性片41受力可收缩,不受力后可回弹。
5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59.在将套管结构送入钻井中时,由于不同位置处井眼的大小可能不同,防护组件4在下移过程中,会与井眼内壁接触。
60.第一弹性片41外部的滚珠44受力挤压第一弹性片41,第一弹性片41再将力作用在第二弹性片6和弹性块14上。
61.而在第一弹性片41受压后,两端沿着滑槽5移动,在第一弹性片41端部移动的同时,斜块16在滑槽5内部移动,便可将卡在滑槽5中的碎石等清理出去,保证第一弹性片41可正常延伸。
6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钻井套管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3.通过在螺钉13将第二弹性片6和第一弹性片41固定安装在一起,在套管结构井下使用时,便可避免第一弹性片41受力后与第二弹性片6错位,保证第二弹性片6可对第一弹性片41提供支撑,避免第二弹性片6因弹力不足无法抬起套管1的问题出现。
6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