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冻结联络通道附近既有结构变形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32453760发布日期:2022-12-07 02: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冻结联络通道附近既有结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需要设置联络通道(1)的底部隧道(2)间钻设水平冻结孔,所述水平冻结孔沿联络通道(1)的外轮廓均匀排布设置;s2、在步骤s1中钻设的水平冻结孔中,选取最高孔位,沿最高孔位的水平冻结孔进行斜向上方向钻孔作业,延长钻设斜向上的倾斜冻结孔,所述倾斜冻结孔的钻设方向与上侧隧道(4)的圆周相切设置;s3、沿水平冻结孔、倾斜冻结孔方向依次钻设若干测温孔和泄压孔,并在水平冻结孔、倾斜冻结孔、测温孔和泄压孔中对应插入水平冻结管、斜向冻结管(6)、测温孔和泄压管;s4、将水平冻结管、斜向冻结管(6)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冻结站系统,调试并运行冻结站系统,进行同步冻结作业,并形成第一冻结帷幕(3)和第二冻结帷幕(5);s5、在同步冻结作业过程中,随时根据底部隧道(2)的变形情况调整倾斜冻结孔的冻结参数,以控制上侧隧道(4)的冻胀变形量;s6、在底部隧道(2)、上侧隧道(4)的冻胀变形量符合设计数值的前提下,进行联络通道(1)的修建作业;s7、注浆作业控制底部隧道(2)、上侧隧道(4)的融沉现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冻结联络通道附近既有结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冻结帷幕(3)呈方形帷幕结构,所述第二冻结帷幕(5)呈剖面v型的帷幕结构,所述第一冻结帷幕(3)、第二冻结帷幕(5)的冻结温度均不高于-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冻结联络通道附近既有结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冻结孔的开孔位置误差不大于150mm,若干所述水平冻结孔的最大允许间距为15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冻结联络通道附近既有结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冻结孔的最大允许偏斜100mm,若干所述倾斜冻结孔的最大允许间距为10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冻结联络通道附近既有结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的同步冻结作业前,需在底部隧道(2)、上侧隧道(4)靠近第一冻结帷幕(3)、第二冻结帷幕(5)的管片内壁侧敷设保温层,敷设范围为第一冻结帷幕(3)、第二冻结帷幕(5)设计边界的3000mm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冻结联络通道附近既有结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冻结管、斜向冻结管(6)均包括外管体(7)和套接在外管体(7)内的内管体(73),所述内管体(73)的两端均固定有旋转环(72),所述旋转环(72)通过轴承结构转动连接在外管体(7)内壁,所述内管体(73)的外壁设有外螺旋片(731),所述内管体(73)的内壁设有内螺旋片(73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冻结联络通道附近既有结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旋片(731)与内螺旋片(732)跟随内管体(73)旋转时,二者驱动液体的流向呈相反方向。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冻结联络通道附近既有结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外管体(7)间设有连接件(8),所述连接件(8)包括对称设置的外螺纹头(81),所述外管体(7)的两端均设有与外螺纹头(81)相匹配的内螺纹(71),所述外螺纹头(81)内转动连接有旋转连接头(83),所述旋转连接头(83)与内管体(73)的端部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冻结联络通道附近既有结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头(81)上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82),所述旋转环(72)上设有与第二通孔(82)相匹配的第一通孔(721)。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冻结联络通道附近既有结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连接头(83)的两端呈锥形结构,所述内管体(73)的端部固定有与旋转连接头(83)相匹配的耐磨橡胶圈。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应用于联络通道施工领域的一种冻结联络通道附近既有结构变形控制方法,该申请通过第一冻结帷幕、第二冻结帷幕的设计,整体施工均在底部隧道内进行,无需从隧道顶部土层进行自上而下的钻孔作业,施工影响小,同时利用第二冻结帷幕在上方既有隧道的周边形成冻结壁,将其包裹住,配合第一冻结帷幕的冻结壁成型,此时其受周围冻胀力从而限制其变形。即按图和图所示形成冻结壁,此时上方由于受到周边均匀冻胀力,因此变形受到限制,从而能有效控制底部隧道和上侧隧道冻胀变形量,进而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增加了施工安全性。增加了施工安全性。增加了施工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陆路 石荣剑 孙猛 洪泽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矿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2/1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