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薄煤层支护用液压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28193发布日期:2023-01-20 20:0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薄煤层支护用液压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井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极薄煤层支护用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2.在我国已探明煤炭矿区中有80%以上都是薄或极薄煤层,部分地区其储量占有很大比重,随着我国综采综放技术在中厚及以上煤层的成功应用,不少矿井的厚煤层已近枯竭,薄煤层和极薄煤层的开采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对于薄煤层开采,由于地质条件特殊,工作面狭窄,采用综采设备开采,相关采、运、支设备布置受限,设备维护、检修、操作均受到空间影响,虽然我国很早就开始对薄煤层综采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于极薄煤层(采高小于650mm),在开采的时候如何增加支架的人行通道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将人行通道设置在支架的底座前端,采用板式的推移杆,从而增加人行通道高度,极大的减少了推移杆占用的人行通道空间的极薄煤层支护用液压支架。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极薄煤层支护用液压支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方的顶梁、对称设置在底座和顶梁之间的两个前立柱、对称设置在底座和顶梁之间的两个后立柱、前端与底座尾部铰接的掩护梁、一端与掩护粱的尾部相铰接和另一端与底座的尾部相铰接的后连杆、以及上端与掩护粱的中部相铰接和下端与底座相铰接的前连杆,两个前立柱位于两个后立柱的前方,前连杆位于后连杆的前方,所述的底座为全开档箱型焊接结构,所述的顶梁为薄型箱体焊接结构,所述的底座中间安装有推移千斤顶,所述的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的端部连接有推移杆,所述的推移杆为板式结构,所述的推移杆位于底座的前方,所述的底座前方设置有人行通道,所述的顶梁的宽度宽于所述的底座的宽度,所述的顶梁的两侧较薄。
6.所述的顶梁的两边和前端薄,中间厚。
7.所述的顶梁包括盖板一、对称设置在盖板一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板一、对称设置在两个侧板一内侧的两个外主筋一、对称设置在两个外主筋一内侧的两个内主筋一、以及设置在盖板一前端的顶板,所述的两个后立柱和前立柱的上端与盖板一相铰接。
8.所述的底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箱体,所述的两个箱体从前到后通过前过桥和后过桥相连,所述的箱体包括盖板二、盖板二外侧设置的外主筋二、盖板二内侧设置的内主筋二、以及盖板二后侧设置的底板,前过桥和后过桥设置在两个内主筋二之间。
9.所述的掩护梁为箱体结构,所述的掩护梁包括顶板三、设置在顶板三两侧的两个侧板二、对称设置在两个侧板二内侧的两个外主筋三、对称设置在两个外主筋三内侧的两个内主筋三、以及设置在两个内主筋三之间的盖板三。
10.所述的前连杆和后连杆为箱体结构,所述的前连杆和后连杆均有两条主筋和两块
盖板四拼焊而成箱型结构。
11.所述的推移杆包括锁紧销轴相连接的前推杆和后推杆,所述的后推杆的尾端与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的端部相连接。
12.所述的前立柱和后立柱均为双伸缩结构型式,所述的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中缸均为内注液式。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在人行通道设置在支架的底座前端,采用板式的推移杆,从而增加人行通道高度,极大的减少了推移杆占用的人行通道空间。
15.2.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两个箱体从前到后通过前过桥和后过桥相连,增加底座整体的抗扭能力。
16.3.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上安装有两个前立柱和两个后立柱,两个前立柱和两个后立柱的上端连接顶梁,顶梁和底座后部铰接有掩护梁、前连杆和后连杆,构成液压支架的稳定机构。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架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架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架左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侧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梁侧视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掩护梁侧视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杆侧视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推移杆侧视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柱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图中序号:1为底座、2为顶梁、3为前立柱、4为后立柱、5为掩护梁、6为前连杆、7为后连杆、8为推移杆、9为推移千斤顶、1-1为外主筋二、1-2为内主筋二、1-3为前过桥、1-4为后过桥、1-5为盖板二、1-6为底板、1-7为柱窝、2-1为内主筋一、2-2为外主筋一、2-3为侧板一、2-4为顶板一、2-5为盖板一、2-6为柱帽、3-1为外缸体、3-2为中缸体、3-3为活柱、3-4为导向套、5-1为内主筋三、5-2为外主筋三、5-3为侧板二、5-4为顶板二、5-5为盖板三、6-1为主筋和6-2为盖板四、8-1为前推杆和8-2为后推杆。
27.本实用新型一种极薄煤层支护用液压支架,包括底座1、顶梁2、前立柱3、后立柱4、掩护梁5、前连杆6、后连杆7、推移杆8、推移千斤顶9、液压管路系统、电液控制系统等。在底座前方设置有人行通道,方便人员进入工作面操作综采设备及进行检修工作。
28.顶梁2在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底座1和顶梁2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前立柱3和两个后立柱4,两个前立柱3位于两个后立柱4的前方,两个前立柱3和两个后立柱4的上端均与顶梁2相铰接,两个前立柱3和两个后立柱4的下端均与底座1相铰接,底座的尾部铰接有掩护梁5,掩护粱5的尾部铰接有后连杆7,后连杆7的另一端与底座1相铰接,前连杆6的上端与掩
护粱5的中部相铰接和下端与底座1相铰接的,前连杆6位于后连杆7的前方,前连杆6和后连杆7各为两个,底座1为全开档箱型焊接结构,顶梁2为薄型箱体焊接结构,底座1中间安装有推移千斤顶9,推移千斤顶9的活塞杆位于前方,推移千斤顶9的活塞杆的端部连接有推移杆8,推移杆8为板式结构,推移杆8位于底座1的前方,底座1的前方设置有人行通道,顶梁2的宽度宽于底座1的宽度,顶梁2的两侧较薄。
29.顶梁2为薄型箱体焊接结构,工作时接触煤层顶板,底座1为整体刚性的全开档箱型焊接结构,推移千斤顶9的活塞杆位于前方即推移千斤顶9正装,通过推移千斤顶9伸收,实现采煤时的推溜和移架;前连杆6和后连杆7的上部铰接于掩护梁5,下部铰接于底座1,形成四连杆稳定机构;两个前立柱3和两个后立柱4为主要承载元件,上部铰接于顶梁,下部铰接于底座,两个前立柱和两个后立柱4的伸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高度的升降。
30.底座上安装有两个前立柱3和两个后立柱4,两个前立柱3和两个后立柱4上端连接顶梁2,顶梁2和底座1后部铰接有掩护梁5、前连杆6和后连杆7,构成液压支架的稳定机构。
31.底座1位于支架的下部,整体全开档结构,底座1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箱体,两个箱体从前到后通过前过桥1-3和后过桥1-4相连,增加底座1整体的抗扭能力。箱体包括盖板二1-5、盖板二1-5外侧设置的外主筋二1-1、盖板二1-5内侧设置的内主筋二1-2、以及盖板二1-5后侧设置的底板1-6,前过桥1-3和后过桥1-4设置在两个内主筋二1-2之间,两个箱体的后部设置有铰接孔,用于安装前连杆6和后连杆7。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四个与两个前立柱3和两个后立柱4的下端相连接的柱窝。
32.顶梁2位于底座1的上部,和煤层顶板接触,整体为箱型焊接结构,顶梁包括盖板一2-5、对称设置在盖板一2-5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板一2-3、对称设置在两个侧板一2-3内侧的两个外主筋一2-2、对称设置在两个外主筋一2-2内侧的两个内主筋一2-1、以及设置在盖板一2-5前端的顶板一2-4,盖板一2-5上嵌焊接有四个柱帽2-6,两个后立柱4和前立柱3的上端通过相应的柱帽2-6与盖板一2-5相铰接。
33.掩护梁5位于本实用新型的后部,掩护梁5的上部与顶梁2铰接,掩护梁5下部与前连杆6和后连杆7铰接,与底座1共同构成稳定支架的四连杆机构。掩护梁5为箱体结构,掩护梁5包括顶板二5-4、设置在顶板二5-4两侧的两个侧板二5-3、对称设置在两个侧板二内侧5-3的两个外主筋三5-2、对称设置在两个外主筋三5-2内侧的两个内主筋三5-1、以及设置在两个内主筋三5-1之间的盖板三5-5。
34.前连杆6和后连杆7位于支架后部,前连杆6和后连杆7为分体单连杆,左右各1件。前连杆6和后连杆7的上部与掩护梁5铰接相连,前连杆6和后连杆7的下部与底座1铰接相连。前连杆6和后连杆7的结构相同,均有2条主筋6-1和2块盖板四6-2拼焊而成箱型结构,两端设铰接孔。
35.推移杆8通过推移千斤顶9连接与底座1中档,通过推移千斤顶9的伸缩,实现采煤时的推溜和拉架。推移杆8为板式结构,包括前推杆8-1和后推杆8-2,前推杆8-1和后推杆8-2通过锁紧销轴8-3相连接。前推杆8-1采用板式结构,极大的减少了推移杆占用的人行通道空间。后推杆8-2作为推溜移架时的导向使用。后推杆8-2上设置有铰接孔,与推移千斤顶9的活塞杆端相连。
36.前立柱3和两个后立柱4为支架承载的主要执行元件,通过前立柱3和两个后立柱4可将顶粱2压力传递到底座1,维持采煤作业空间的安全稳定,为使本实用新型有较大的伸
缩比,前立柱3和两个后立柱4采用双伸缩结构型式,前立柱3和两个后立柱4的中缸为内注液式,前立柱3和两个后立柱4均包括外缸体3-1、中缸体3-2、活柱3-3、导向套3-4和密封件组成。前立柱3和两个后立柱4的外缸体3-1的缸底采用大圆球面,与底座上设置的柱窝铰接,中缸体缸臂打深孔,使内外环形腔相通,活柱3-3采用整体实心结构,柱头端开铰接孔与顶梁上的柱帽相连铰接。
37.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比大(支架最小高度450mm,支架最大高度750mm),且四根前立柱3和两个后立柱4接近竖直,承载能力强。本实用新型采用薄型整体的顶梁2,顶梁2宽、底座1窄,且顶梁1两侧较薄,方便人员进入架间检修;人行通道设置在底座1的前端,为增加人行通道高度,采用板式的推移杆8;为增加支架伸缩比,将前立柱3和两个后立柱4的中缸设计为内注液式,加大立柱行程。
3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