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勘察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6669发布日期:2023-02-21 19:39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勘察钻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产地质勘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程勘察钻机。


背景技术:

2.钻机是在地质勘探或矿产资源(含固体矿、液体矿、气体矿等)开发中使用的、带动钻具向地下钻进以获取实物地质资料的机械设备,又称钻探机。钻机可用于钻取岩心、矿心、岩屑、气态样、液态样等,以探明地下的地质或矿产资源等情况。
3.现有的钻机在运行时会持续震动,带动机身也震动,影响钻机的工作效果,且容易损坏钻头,通常需要工作人员去手扶钻机以稳定钻机使其持续向下钻进,但用手扶会有一定的危险性,且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钻机运行时持续震动,影响钻机工作效果,容易损坏钻头,需要工作人员手扶维持稳定以减轻震动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勘察钻机,包括机身架和钻机本体,所述钻机本体设于所述机身架的上表面,还包括:
6.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及夹持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机身架上,且所述夹持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夹持件在工作位置和空闲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夹持件处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夹持件能够限制所述钻机本体的摆动幅度,当所述夹持件处于所述空闲位置时,所述夹持件远离所述钻机本体;以及
7.多个角塔,多个所述角塔沿所述机身架的外周底部间隔地设置。
8.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螺纹杆及导轨,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机身架上,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导轨平行且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机身架上,且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螺纹杆转动,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机身架上;
9.所述夹持件包括滑块及夹持部,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螺纹孔及导向孔,所述螺纹孔啮合于所述螺纹杆的外部,所述导轨滑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孔,所述夹持部安装于所述滑块上,所述夹持部具有夹持口,当所述夹持件处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钻机本体设于所述夹持口内。
10.具体地,所述导轨及所述螺纹杆分别设于所述钻机本体的相对两侧。
11.具体地,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夹持臂,所述夹持臂与所述滑块连接,且所述夹持口限定形成于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
12.具体地,所述夹持臂包括连接杆及立板,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立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所述夹持口限定形成于两个所述立板之间。
13.具体地,所述工程勘察钻机还包括多个固定组件,多个所述固定组件沿所述机身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工程勘察钻机100,包括机身架1、钻机本体2、稳定组件3以及多个角塔6,所述钻机本体2设于所述机身架1的上表面;所述稳定组件3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及夹持件5,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安装于所述机身架1上,且所述夹持件5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能够驱动所述夹持件5在工作位置和空闲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夹持件5处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夹持件5能够限制所述钻机本体2的摆动幅度,当所述夹持件5处于所述空闲位置时,所述夹持件5远离所述钻机本体2;多个所述角塔6沿所述机身架1的外周底部间隔地设置。
28.基于以上实施例的工程勘察钻机100,通过设置稳定组件3,所述稳定组件3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及夹持件5,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能够驱动所述夹持件5在所述工作位置和所述空闲位置之间切换,使得当钻机运行时,夹持件5可以切换至工作位置,限制钻机本体2的摆动幅度,无需工作人员进行手扶;钻机停止运行时,夹持件5可以切换至空闲位置,方便工作人员更换钻机。
29.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41、螺纹杆42及导轨43,所述电机41固定于所述机身架1上,所述螺纹杆42及所述导轨43水平布置,所述螺纹杆42与所述导轨43平行且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机身架1上,且所述电机4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螺纹杆42的一端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螺纹杆42转动,所述螺纹杆4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机身架1上;所述夹持件5包括滑块51及夹持部52,所述滑块51上开设有螺纹孔及导向孔,所述螺纹孔啮合于所述螺纹杆42的外部,所述导轨43滑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孔,所述夹持部52安装于所述滑块51上,所述夹持部52具有夹持口521,当所述夹持件5处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钻机本体2设于所述夹持口521内。优选地,所述滑块51的底部与所述机身架1的上表面间隔设置,以免所述夹持件5在进行位置切换时所述滑块51的底部与所述机身架1的上表面产生摩擦。
30.优选地,所述导轨43及所述螺纹杆42分别设于所述钻机本体2的相对两侧,以使所述夹持件5的位置切换能更稳定。
31.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5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夹持臂522,所述夹持臂522与所述滑块51连接,且所述夹持口521限定形成于两个所述夹持臂522之间。
32.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臂522包括连接杆5221及立板5222,所述连接杆5221的下端与所述滑块51连接,所述立板5222连接于所述连接杆5221的上端,所述夹持口521限定形成于两个所述立板5222之间。所述立板5222优选地位于所述滑块51的前方,以使所述夹持件5处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滑块51不与所述钻机本体2的下部造成干涉。
33.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工程勘察钻机100还包括多个固定组件7,多个所述固定组件7沿所述机身架1的外周间隔地设置,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第二驱动机构8及扎地脚9,所述扎地脚9滑动安装于所述机身架1上,且所述扎地脚9的底端凸出设于所述机身架1的底面,所述第二驱动机构8能够驱动所述扎地脚9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通过设置多个固定组件7,固定组件7包括扎地脚9和用于驱动扎地脚9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8,从而能使本工程勘察钻机100在运行时机身可以通过扎地脚9稳固地扎牢在地面,减少机身因为钻机本体
2的运行造成的震动。
3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8包括摇杆81及齿轮82,所述齿轮82转动安装于所述机身架1的底部,所述摇杆81与所述齿轮82连接,所述扎地脚9的侧面设有与各所述齿轮82配合啮合的齿部91,所述摇杆81能够驱动所述齿轮82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扎地脚9上下移动。通过设置齿轮82及摇杆81,扎地脚9上设置与所述齿轮82啮合的齿部91,工作人员可以转动所述摇杆81,驱动所述齿轮82转动,齿轮82与扎地脚9上的齿部91啮合,从而带动所述扎地脚9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将扎地脚9扎入地面,减小钻机运行时的机身架1震动。所述扎地脚9优选地可为齿条。
35.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机身架1的底部设有多个与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8一一对应的安装座10,所述齿轮82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10内,且所述安装座10上所述齿轮82与所述扎地脚9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让位口,所述齿轮82穿过所述让位口与所述齿部91相啮合。
36.优选的,所述扎地脚9的下端设有锥头92,从而能更好地扎入地面。
37.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工程勘察钻机100还包括履带11,所述履带11设于所述机身架1的下方,且与所述机身架1连接,所述履带11前后两侧各设有两个所述角塔6与两个所述扎地脚9,且两个所述角塔6与两个所述扎地脚9均分别位于所述钻机本体2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履带11,可以使本工程勘察钻机100在地面上平稳地进行移动。各所述角塔6优选地能在锁紧状态与活动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角塔6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角塔6与所述机身架1之间固定,当所述角塔6处于所述活动状态时,所述角塔6可沿所述机身架1上下活动。通过设置可以调节与机身架1之间相对位置高度的角塔6,能使本工程勘察钻机100根据地形稳固地放置于地面上。
38.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工程勘察钻机100,其通过设置稳定组件3,所述稳定组件3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及夹持件5,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能够驱动所述夹持件5在所述工作位置和所述空闲位置之间切换,使得当钻机运行时,夹持件5可以切换至工作位置,限制钻机本体2的摆动幅度,无需工作人员进行手扶;钻机停止运行时,夹持件5可以切换至空闲位置,方便工作人员更换钻机;本工程勘察钻机100还设置有扎地脚9,在钻机运行时,扎地脚9可以扎入地面,减轻机身架1的震动,使钻机能稳定地保持角度,便于更好地向下钻入。
3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