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抽油光杆密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269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抽油光杆密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有杆抽油井上的抽油光杆密封装置。
在油田现场生产中,抽油光杆密封器安装在采油井口,用于防止原油随抽油光杆的上下运动而向外渗漏。油田现场通常使用的常规式抽油光杆密封器,是将密封器直接固定安装在井口的,但由于抽油光杆在上下运动的同时,也伴随产生一定方向的水平位移,即“摆动”。当使用常规式抽油光杆密封器时,“摆动”使抽油光杆与密封圈之间的运动摩擦阻力增大,密封圈急剧磨损,使得原油向外渗漏,必须停机更换抽油光杆密封器。因此,常规式抽油光杆密封器的使用寿命较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局89220279.3号专利申请提出采用由挠性材料制成的软管安置在井口和密封器之间,使得密封器跟随抽油光杆“摆动”,以减少抽油光杆与密封圈之间的摩擦。这种跟踪式抽油光杆密封器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减少抽油光杆与密封圈之间的摩擦,延长密封器的工作寿命。但由于是采用挠性材料制成的软管,抽油光杆的长期“摆动”使得软管容易产生断裂,而降低密封器的工作寿命,且这种装有软管的密封器不能承受特殊情况下井下液体产生的高压和超高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抽油光杆密封器,使之能随抽油光杆同时产生同方向的位移,以减少抽油光杆和密封圈之间的摩擦,并能承受洗井或地面输液管堵塞而产生的高压和超高压,延长密封器的使用寿命,保证安全生产,提高抽油机的系统工作效率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是在抽油光杆密封器中设置有两端带球面的空心球铰体(9),球铰体的下端置于下球铰座(12)与下球铰盖(11)之间,球铰体的上端置于密封圈盒(6)与上球铰盖(8)之间,下球铰座与井口固定连接。由于球铰体的上下两球面可以在球铰座内自由地晃动,所以密封圈盒也可以跟随抽油光杆产生同方向的水平位移。为了防止原油沿球面缝隙向外渗漏,在球铰体的上下两端球面上分别安置有O型密封圈。另外,在球铰体的外侧设有外套筒(10),在外套筒的上端开有若干孔眼,卸载销(5)穿过孔眼固定在密封圈盒上,卸载销可以在孔眼内自由地晃动,当抽油光杆上下运动时,抽油光杆传递给密封圈盒的负载通过卸载销传递给外套筒,再经过外套筒传递到井口,以减少球铰体和球铰座的载荷,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抽油光杆密封器,与现有的抽油光杆密封器相比,具有工作寿命长,能承受井底高压,保证安全生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压帽;(2)压盖;(3)密封圈;(4)垫片;(5)卸载销;(6)密封圈盒;(7)O型密封圈;(8)上球铰盖;(9)球铰体;(10)外套筒;(11)下球铰盖;(12)下球铰座。
实施本实用新型,球铰体可用内径为60毫米的无缝钢管或其他管材,管的两端联接直径为100毫米的球面,也可以用圆钢直接加工成两端带球头的中空管子,在球面上切割一个或多个O型密封圈槽,装上O型密封圈,再将上下球头分别置于上下球铰座内,然后用上下球铰盖盖上,使球铰体联接于密封圈盒和井口之间,便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由密封圈(3)、密封圈盒(6)、外套筒(10)组成的新型抽油光杆密封器,其特征在于密封器中设有两端带球面的空心球铰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抽油光杆密封器,其特征在于球铰体的下端置于下球铰座(12)与下球铰盖(11)之间;球铰体的上端置于密封圈盒(6)与上球铰盖(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型抽油光杆密封器,其特征在于在球铰体上、下两端的球面上安置有O型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抽油光杆密封器,其特征在于设有两端带球面的空心球铰体(9),其上端与密封圈盒(6)相连接,其下端与下球铰座(12)相连接,当抽油光杆上下运动时,由于球铰体的作用,密封器可以跟随抽油光杆产生同方向的水平位移,以减少抽油光杆与密封圈之间的摩擦,延长密封器的使用寿命,提高抽油机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E21B17/00GK2064818SQ9020431
公开日1990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4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4日
发明者李绪炎, 刘昌明, 唐新华, 符彦惟 申请人:江汉石油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