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控制双连杆式液压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459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控制双连杆式液压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液压支架技术领域。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液压支架,其架型普遍采用四连杆作为支架的稳定机构,还有少量支架采用单绞结构或单摆杆机构。所有这些液压支架,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点,即支架在支护过程中各部件相互制约,使支架各构件内力过大。造成支架内力过大的关键在于这些支架在承载下缩过程中,支架顶梁由于支架结构本身的特点所决定,按一定的轨迹运动,而煤层顶板并不按这一轨迹运动,这就使支架顶梁与顶板之间时刻存在着相对运动的趋势,从而在两者之间产生了很大的静摩擦力。这一附加载荷将全部由支架的稳定机构承担,因此,要求支架各部件必须有很高的强度。目前国内外支架设计者都在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途径,从现有资料看,还没有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控制的双连杆作为支架的稳定机构,使支架在支撑过程中既具有一定的承受顶板与顶梁之间的静摩擦力的能力,又能在支架达到额定工作阻力卸压下缩时支架顶梁与顶板同步运动。从而减少支架各构件的内力。
为达到此目的,解决的技术方案如下如


图1,是一种带控制双连杆式液压支架,此支架除通常支架上设有的顶梁1,立柱2、3,掩护梁4,底座7之外,还设有由钢性构件做成的连杆5及连杆5的控制油缸6,连杆、油缸和底座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稳定机构。连杆一端与掩护梁在F点绞接,另一端与底座在G点绞接。控制油缸一端与连杆在H点绞接,另一端与底座在I点绞接。
连杆两端及油缸两端的绞接点可以是任何位置,H点与F点也可以重合,都由设计需要来定。
支架立柱的个数以及控制油缸的个数是任何数,也是由设计需要来定。
由连杆,油缸和底座组成的一个三角形稳定机构后,当立柱达到额定工作阻力卸压下缩时,掩护梁将围绕F点旋转,使顶梁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支架顶梁与顶板之间产生一定的静摩擦力,该摩擦力达到一定值时,油缸的安全阀开启,释放各部件间过大的相互作用力。通过调整油缸的安全阀开启压力,实现控制顶梁与顶板间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以满足不同地质条件下支护及支架稳定性的要求。
带控制双连杆式液压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明显的优点及经济效果1.由于带控制双连杆式液压支架从根本上消除了现有支架由于结构本身所引起的过大的支架内力,因此可以相应地降低对支架各构件的强度要求,节省钢材,减轻支架重量,降低支架成本。
2.控制油缸的安全阀开启压力可以调整,因此扩大了支架在不同地区质条件下的使用范围。增加了支架的适应性。
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对附图加以说明。附
图1为带控制双连杆式液压支架原理图。图中各序号为支架顶梁1,支架立柱2、3,掩护梁4,连杆5,控制油缸6,底座7,顶板8。
现正在设计制造并即将投产的QZFS2800-17/25D型液压支架即是此原理的一种,该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承受相同载荷情况下,重量可减轻30%。
权利要求1.一种带控制双连杆式液压支架,适用于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是由顶梁(1),立柱(2)、(3),掩护梁(4),底座(7)等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采用钢性构件连杆(5)及控制油缸(6)作为稳定机构,连杆(5)与掩护梁(4)在F点绞接,连杆(5)与底座在G点绞接,控制油缸(6)与连杆(5)在H点绞接,控制油缸(6)与底座在I点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控制双连杆式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绞接点F可是连杆(5)的任何位置,G点、H点及I点均是任何位置,H点与F点也可以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控制的双连杆式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立柱个数和控制油缸(6)的个数均为任意数。
专利摘要一种带控制双连杆式液压支架,适用于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该支架是由一连杆及连杆的控制油缸来代替原来的四连杆机构,这是对现有液压支架的架型结构进行了本质上的改革,该连杆、油缸与支架底座组成一个三角形稳定机构,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支架顶梁与煤层顶板之间的静摩擦力,消除了支架构件过大的内力,可以相应地降低构件的强度,节省钢材,减轻支架重量,降低支架成本。
文档编号E21D15/44GK2146569SQ92239559
公开日1993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31日
发明者尚广来 申请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