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清淤机的吸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8570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下清淤机的吸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清淤作业机械,特别是水下清淤机的吸泥头。
现有清淤机械包括绞吸式、抓斗式、链斗式挖泥船等,只适用于大型河道的清淤疏浚工程,机组设备庞大,造价昂贵,无法进入小河道开展水下清淤作业。小型水下清淤机也有多种,常用的一种办法是采用泥浆泵在一特制的密封罩内冲吸,但一次只能冲吸一个小坑,且只能间歇工作,清淤效果很不理想;也有采用潜水泵在水下吸淤,但不安全,又不能在电源缺乏地区施工。目前,在小型水下机械的研究方面,虽经过艰苦的努力,但诸如杂物对泵及管道的堵塞、无电源地区的施工作业、泥浆浓度的控制、硬板土层如何浚深等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施水下连续冲吸、清淤、浚深作业的小型水下清淤机的吸泥头。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含有一个浮箱,浮箱下部设有充排水孔,充排水孔由螺塞密闭,吸泥管从浮箱中部通过,吸泥管的下端设有呈喇叭状的吸泥吞口,在浮箱下表面装有内倾角度可调的高压水嘴,高压水嘴分布在吸泥吞口的四周,高压水嘴与高压水管相通连。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控制泥浆的浓度,克服水下清淤工程中的堵塞现象,可实现连续作业,提高了工效,无电地区也可正常施工,且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小河、小沟、鱼塘及港口均可施工。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浮箱1设计成内凹的夹层密封箱体,外形呈状,采用流量为100立方米每小时的无堵塞型自吸式吸泥泵,浮箱对泥浆的有效笼罩面积为0.4平方米,可有效地减少高压水冲起的泥浆向河水中央扩散。浮箱1的壳体下部设有两只充排水孔,充排水孔分别由螺塞2密闭,实现用充排水的方法调节浮箱的浮力,以控制本实用新型整机的接地比压。吸泥管3的下端装有吸泥吞口4,吸泥吞口4呈喇叭状,吸泥管3从浮箱1中部通过,并与浮箱1活动连接,使吸泥吞口4与浮箱1底面的相对高度可根据泥浆层的最佳浓度进行调节,以保证吸入的泥浆浓度和流量达到最优效果。吸泥管3上端与无堵塞型自吸式吸泥泵的进口相连,在吸泥吞口4四周的浮箱1下表面上装有10只高压水嘴5,高压水嘴5与高压水管6活动连接,高压水管6与高压泵相连,高压水嘴5的出水压力通过高压泵调节,以适应冲吸不同淤泥的要求,高压水嘴5的内倾角度在5°-10°之间可调。
权利要求水下清淤机的吸泥头,其特征在于;含有一个浮箱,浮箱下部设有充排水孔,充排水孔由螺塞密闭,吸泥管从浮箱中部通过,吸泥管的下端设有呈喇叭状的吸泥吞口,在浮箱下表面装有内倾角度可调的高压水嘴,高压水嘴分布在吸泥吞口的四周,高压水嘴与高压水管相通连。
专利摘要水下清淤机的吸泥头,含有一个浮箱,浮箱下部设有充排水孔,充排水孔由螺塞密闭,吸泥管从浮箱中部通过,吸泥管的下端设有呈喇叭状的吸泥吞口,在浮箱下表面装有内倾角度可调的高压水嘴,高压水嘴分布在吸泥吞口的四周,高压水嘴与高压水管相通连。可有效地控制泥浆的浓度,克服堵塞现象,能实现连续作业,提高了工效,无电地区也可正常施工,且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小河、小沟、塘及港口均可施工。
文档编号E02F3/88GK2293597SQ9720703
公开日1998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21日
发明者姚立人, 马洪生, 杨建红 申请人:盐城市运达水利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